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同國際接軌,綜合國力顯著提高,同其他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在國際環(huán)境中已經(jīng)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很多國家開始主動與我們進行文化、物質的交流,因此,漢語開始轉變?yōu)閲H語言,近幾年刮起了漢語學習熱潮,但是外國人在學習漢語過程中有很多障礙,漢語對他們來說既難學又難運用,如何提高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效率成為了對外漢語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漢語教學的發(fā)展、目前外國人學習漢語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意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辦法。
關鍵詞: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困境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2-0000-02
1.前言
外國語言學習屬于留學生跨國文化問題,在國外跨國文化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在亞洲還處于起步時期,可用文獻很少,隨著大量的外國留學生到中國生活和學習,漢語學習問題日益凸顯,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留學生都面臨著語言匱乏的問題,語言學習和文化交融是留學生國外求學面臨的兩個挑戰(zhàn),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目前外國留學生在漢語學習中,遇到很多的障礙,在認知方面、心理因素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2.漢語學習問題的提出
漢語言是一種文化,漢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載體,語言在國際上的推廣、普及范圍,主要受綜合國力的影響,當前我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漢語成為外國人學習的熱門語言,各國的學生交流活動頻繁,國外相繼創(chuàng)辦孔子學院,加強文化交流,外國留學生最初接觸漢語學習往往會感到不知所措,掌握漢語必須要學習漢字,與其他外國語言不同,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體系相當?shù)凝嫶螅Y構和形體相當復雜。因為漢字學習難度大,雖然很多留學生能夠進行流利的口語表達,但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大部分留學生在閱讀雜志報紙、文學作品等書面資料時都有很大的困難,而且至今沒有有效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
3.留學生漢語言學習難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留學生,甚至所有外國人在漢語書面表達方面學習困難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3.1漢字系統(tǒng)復雜
漢語的口語依靠有限的語音元素,這和英語的學習相似,簡單的拼音音節(jié)組合就形成了發(fā)音系統(tǒng),而漢字的書面表達使用的符號有上千個,常用漢字多大3000個,各種偏旁部首進行復雜組合形成了漢字系統(tǒng),由于漢字的特殊性,漢字的含義又非常豐富,選用表達同一意思的漢字與使用場合、適用對象等都有關系,漢語發(fā)音系統(tǒng)和漢字書面表達系統(tǒng)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目前漢字教學沒有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漢語推廣的速度緩慢。
3.2漢語學習中的焦慮心理
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可以用自己的母語思維完整的思考問題,但是難以轉換成漢語思維,這使很多學習者產(chǎn)生焦慮感,焦慮對漢語的學習可以產(chǎn)生兩種影響效果,對部分留學生來說,焦慮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而對另一些人來說,焦慮使他們產(chǎn)生逃避和排斥心理,增加了漢語言學習的難度,事實上,焦慮的消極作用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占主導地位。
負面消極心理影響留學生對交際策略的使用,有焦慮心理的學生通常在學習中表現(xiàn)不積極,不愿意主動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大多使用簡短的詞句回答問題,也不愿意去琢磨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和技巧。
負面消極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決定著語言學習目標的完成程度,不同的學生對學習漢語的看法不同,有些人認為短時間根本學不好,有些人認為漢語學習需要天賦,一旦出現(xiàn)負面心理就會打消漢語言的學習興趣,還可能影響外國留學生對學習專業(yè)的選擇。
4.留學生漢字的學習過程
留學生的漢字學習通常會經(jīng)歷兩個階段,首先是感知階段,起初不能夠正確寫出漢字,不能準確記住漢字的筆畫和部首,記憶方式依靠機械記憶,對漢字的細微差別不重視,經(jīng)常出現(xiàn)缺少筆畫、結構變形等錯誤。第二個階段是漢字記憶階段,漢語言的學習通常把語音和漢字聯(lián)系起來學習,外國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會先記憶漢語拼音,然后和自己的母語進行對照,當和自己的母語形成一定的聯(lián)系后,再進行漢字的記憶,在這個階段,比較適合記憶具象的實詞,即可以同實物、情景聯(lián)系起來的詞語。
5.漢語學習的探討
5.1漢語學習形式和學制
第二語言的學習,少數(shù)人是在自然環(huán)境中學習,大部分留學生都是在教學環(huán)境中學會的,這兩種學習方式有很大區(qū)別,自然學習注重學習者的交際,而教學指導性學習注重整個語言系統(tǒng)的學習,自然學習的主要學習環(huán)境是生活環(huán)境,時間顯示,最佳的漢語學習形式是在課堂上經(jīng)教師指導性的學習。
漢語學習的學制要從多種因素考慮,除了考慮語言學家和教師的專業(yè)施教計劃,還要結合教育部門的教育經(jīng)費和教育資源考慮。調查表明,漢語學習比較合適的學制為半年。
5.2漢語學習的編班方式
從語言學習的心理角度看,留學生個體間存在著差異,但是大都處于同一層次,年齡、心理發(fā)展水平和文化基礎,以及漢語學習需求大體相同。從外語教學角度看,傾向于將不同性別和學習水平的留學生混合編制,綜合看來,不同國籍的同一層次漢語水平的留學生適合編排在一起。
5.3留學生的住宿方式
外語的學習一般采用家庭入住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在國外很普遍,有利于第二語言學習的因素很多,除了在課堂上學習,還可以參加各種交際活動,家庭能為漢語學習創(chuàng)造便利環(huán)境,家庭生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領域,如用餐、交友、電視、家庭座談等方面,是課堂以外的最好的學習拓展形式,尤其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育來說意義重大,這種家庭模式可以讓留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感受漢語言的精髓,補充課堂教學的遺漏,國內很多的師生都贊成入住模式,這對國內外學生雙方的語言學習都是有益的。
5.4留學生漢語課堂學習
優(yōu)秀的課堂教授應該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滿足留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能有效提高語言教學效果,2000年國外總結出13種教育心理需求,在此基礎上提煉總結出了5種第二語言課堂上的教學需求,分別是:有心理安全感,知道學習的目標,有計劃的總結學習內容,掌握學習過程和反饋有效信息。外國留學生要了解課堂上制定的學習過程的目的,這樣就會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另外在各環(huán)節(jié)之間要留出供留學生整合新知識的時間,強化記憶。長時間連續(xù)記憶學習會降低學習者的“自覺效應”,調查顯示,學生需要在課前了解教學過程和本節(jié)課的目標,在課中按照自己的認知方式利用一小段時間整理剛剛學到的知識。
5.5漢語學習的策略
語言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達到學習目標而采用的行為和技巧,好的學習策略可以讓留學生快速掌握漢語學習規(guī)律的,將所學知識盡快消化理解,提高了漢語學習的速度和效率,經(jīng)過長期的分析、總結,最終獲得了比較適合留學生學習漢語的一些策略: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策略,適時借用母語策略,脫離母語策略,優(yōu)化記憶策略。這些策略的選擇要根據(jù)漢語學習的階段有所側重和取舍,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目前很多師生都開始認識到漢語學習策略的重要性。
5.6漢語學習的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就是教師授業(yè)解惑的手段,和教師的語言、板書一樣,也是知識傳遞的載體,教學活動在第二外語教學領域尤為重要,目前教師喜歡的幾種教學活動包括:分組,語言游戲,閱讀,角色扮演。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有幾個調查結果,結果之一是課堂自由討論,情景會話,抄寫,語法練習。結果二,語音練習,對話練習,修整錯誤,看錄像。而學生不喜歡的教學活動有自己修改錯誤,抄筆記。綜合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和老師對教學活動的觀點基本一致,即多采用對話交談、角色扮演、語言游戲。
5.7漢語學習的教輔工具
情景教學在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中比較普及,漢語的教學也可以借助教學場景,讓漢語學習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感官的刺激有助于記憶的持久性,還可以很好的激發(fā)留學生對漢語的興趣,我國課堂內的漢語教學工具主要是課本,輔助的聽力材料、錄像等比較少見。目前中央電視臺制作的“跟我學漢語”節(jié)目非常成功,節(jié)目采用中外主持人組合,每集都會進行一段旅程,通過在目的地的學習和活動過程中教外國朋友學習漢語,包括漢字的字體、讀音、使用場合、適用對象等,效果非常顯著。
通過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結論: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最適合指導性學習,學制半年為佳,到中國后選擇中國家庭入住,根據(jù)國籍和現(xiàn)有的漢語水平分班;課前,讓外國留學生預先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在課堂中設置間隔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按自己認知方式鞏固所學知識的時間;教學要以學生需求為出發(fā)點,在課堂中進行對話交談、角色扮演等活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合理的布置課后作業(yè),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中的錯誤最好由教師或其他學生當面修正;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漢語和檢測自己的漢語水平。
6.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xiàn)了大范圍的漢語熱潮,這為漢語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條件,漢語是語義型語言,是世界了解中國的工具,而學習漢字是學習漢語言的基礎,解決漢語學習問題首先就要扭轉漢字學習難的局面,雖然目前外國留學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漢語學習問題,但是,隨著漢語學習環(huán)境的改善、漢語教學形式的變化,相信對外漢語教學能夠迅速發(fā)展,為外國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掃除障礙。漢語正由我們的民族語言轉變?yōu)閲H通用語言,對外漢語教學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機遇和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田靚,高立群.影響外國留學生漢語語音短時記憶的因素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5(2).
[2] 崔靜.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中的元認知策略分析[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8(6).
[3] 喻寶華,肖巧玲.在華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初探[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4] 劉明男.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態(tài)度調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