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程的聽覺訓練是視唱練耳教學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由小到大、由近及遠依次進行音程訓練,遵循唱、聽、記結合及先易后難的訓練原則以及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的主張。
【關鍵詞】視唱練耳 音程 聽覺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187-01
筆者在多年的中職音樂專業(yè)視唱練耳教學中,通過不斷學習及探索,針對入學時音樂素質較為薄弱的音樂專業(yè)學生,摸索出了一些有關音程聽覺訓練的方法。
一 由小到大、由近及遠依次進行音程訓練①
音程的聽覺訓練最好從二度開始,依次到三、四、五、六、七、八度等。這是因為二度是最小的音程,結構最簡單,較容易掌握。同時,旋律音程的模唱與聽辨應該先于和聲音程的模唱與聽辨進行,具體的做法如下。
1.唱、背熟悉的音調,幫助學生記憶各類旋律音程的音調特點與音響色彩
以大、小三度為例進行介紹:大、小三度均包含三個音級。大三度含有兩個全音,小三度含有一個全音、一個半音。五線譜上兩音相距一線或一間。
旋律音程的大小三度,既不同于二度的級進,又不同于四度以上的大跳進,而形成獨特的小跳效果。音程的聽覺訓練特別是旋律音程,就必須先通過唱、背一定數量包含所訓練音程的熟悉音調(或樂曲片段),從感性上幫助學生確立該旋律音程的音調特性,逐步建立固定的內心聽覺,最終形成唱準這些旋律音程的技能。
2.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旋律音程的構唱訓練
第一,構唱指定音程。要唱準各類旋律音程,關鍵在于正確掌握各類音程兩音之間的音高趨勢??刹捎弥付ǜ粲上孪蛏蠘嫵付ㄒ舫?,或指定冠音由上往下構唱指定音程,以達到訓練目的。
第二,“搭橋”模進構唱旋律音程?!按顦颉狈ň褪墙Y合已經學過的小音程為基礎,采用類似“搭橋”的方法進行模進構唱大音程的練習。
第三,直接模進構唱旋律音程。運用直接模進構唱旋律音程時要注意音程之間的對比效果。
第四,利用音程轉位構唱旋律音程。視唱練耳的教學應與基本樂理滲透進行,在構唱大音程時,可以利用小音程的轉位來進行,既方便構唱又可以起到鞏固復習小音程的作用。
第五,作節(jié)拍、節(jié)奏變化來構唱旋律音程。為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可以在簡單模式的基礎上,適當做一些節(jié)奏、節(jié)拍變化來進一步構唱旋律音程。
二 遵循唱、聽、記結合及先易后難的訓練原則
在視唱練耳教學與實踐中,唱、聽、記是緊密關聯(lián)、不可分割的三個練習環(huán)節(jié)。
1.構唱與視唱相結合,共同促進
讓學生通過反復演唱練習曲,獲得對相關音程兩音之間的音高感,最終形成對此類音程的內心聽覺。同時,也可以運用模唱的方法,即老師在鋼琴上隨機彈出一些旋律音程,讓學生用唱名或“啊”“啦”等哼唱,并說出音程的性質。
2.構唱與聽辨兩者緊密結合
構唱與聽辨訓練的進度要一致,相似的聽唱練習可以結合在一起。
3.聽、記結合,強化旋律音程的綜合訓練
根據目前各類音樂高考中有關旋律音程考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程度,采用靈活多變的習題,通過聽、記結合的方法強化旋律音程的聽覺訓練。當旋律音程相對鞏固后,可進入和聲音程的模唱、聽辨、聽記的訓練。
三 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
視唱練耳的教學法也應體現(xiàn)時代性,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的課改形勢下,不能在教學中簡單沿用鋼琴加黑板,聽琴聲隨琴唱的傳統(tǒng)模式。筆者認為利用多媒體等數字化教學手段來進行視唱練耳的輔助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
1.豐富傳統(tǒng)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多元化音樂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師生一起在學生熟練演唱此曲的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運用MIDI技術、打譜軟件等多種手段進行重新演繹。在進行音程的聽覺訓練教學中,可以適時播放包含一些訓練音程的中外名曲片段,讓學生對這些音程的音響效果有更直觀的感覺,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各類音程的內心聽覺,同時也擴大了他們的音樂視野。也可事先錄好旋律音程或和聲音程供學生模唱、聽辨,讓學生熟悉各種音源產生的音響效果,以便適應各類學校的招生考試。
2.運用微格訓練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微格訓練即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利用現(xiàn)代的錄音、錄像等設備,幫助培訓者訓練某一技能的教學方法。運用數字化教學手段可把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的練習進行有選擇性的錄音、錄像,通過錄音、錄像的回放來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練習進程、學習狀況,通過自己與其他同學的比較、討論,明確自己下一步的練習重點,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數字化視唱練耳教學還可以提供個別化的學習環(huán)境。利用MIDI及計算機等,教師可以利用監(jiān)控系統(tǒng)跟任何學生相互通話,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狀況。另外,筆者也在不斷進行視唱練耳試題庫的建設,并嘗試把視唱練耳的考試放到學校錄音棚進行,既避免了分數評判中的人情分,使分數更加客觀、公正,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實踐表明,運用數字化手段進行視唱練耳輔助教學,可極大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一方面,它有效地豐富了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手段;另一方面,也縮短了學生與實際音樂作品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這種聽、看、唱同時又結合實踐創(chuàng)作的立體教學過程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注釋
①本文中涉及音程訓練的實例,除特別注明外均以大小三度為例。
參考文獻
[1]劉小明、楊曉、趙亮.旋律聽覺訓練教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6
[2]尤家錚、蔣維民.和聲聽覺訓練[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