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態(tài)度、個性以及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課程。它的概念有點枯燥乏味,在課堂中如果一味地采用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會使課堂沉悶而缺乏活力,因此要實現(xiàn)思品課的智育和德育的雙重功能,達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就要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受到熱烈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那么怎樣使思想品德課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快樂呢?
一 走近學生,走進學生心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xiàn)如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與以前有很大的差別,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同時還要和學生有心靈上的溝通,即“走近學生,走進學生”。要從近處了解學生,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多交流,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教師才能更好地去教授學生,每位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如果教師方法得當,有些道理,學生就能慢慢悟出來。師生之間心靈相通就一定會提高教學效果,即學生喜歡這位教師就相信這位教師所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教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對教師講授的知識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如果不喜歡這位教師,當然會對他講授的知識不感興趣。可見,師生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思想政治課老師要利用自己的職業(yè)優(yōu)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師生之間要建立信任、尊重的良好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才能達到思想政治課的效果。
二 情境導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尋求恰當?shù)那腥朦c,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興趣。因此政治教師應從實際入手,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甚至是學生親身經歷的生活場景,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探索,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找答案。有時也可以從教學資源中找一些案例,從多方面收集素材,以真實的生活事件來促進真實的學習過程。例如,筆者在講《孝敬父母》這一節(jié)時,使用了多媒體課件播放了生活中的兒女孝敬父母的場景,使學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與不易,讓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來報答父母。課后給學生留了一道實踐題:為父母洗一次腳。雖然學生現(xiàn)在生活不能獨立,但為父母做這樣的事是完全有能力的,這樣用實際行動教育了他們,使其明白孝敬父母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幫助學生做一個孝順有責任感的公民,培養(yǎng)其正確的道德觀。
三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一,在網上搜集小幽默,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激發(fā)興趣,讓乏味枯燥的學習成為一種精神享受。另外思品課有許多生動的教學插圖,使學生產生好奇心理,帶領學生仔細品味,讓干巴巴的理論課生動化。
第二,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富有直觀性。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有利于解決脫離感知的矛盾,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記憶。如筆者在講法律知識時,用生動形象的教學來引導學生,并讓他們主動參與,收集相關法律要聞、案例,從正反面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遵紀守法使家庭社會安定國家發(fā)展,違法要承擔法律責任。
四 課堂教學要收好尾
一堂成功的思品課尾聲尤為重要,其結果恰如樂曲的尾聲一般扣人心弦,教師可讓學生參與先說說本節(jié)重點內容,教師再進行總結。筆者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記筆記、劃重點,以便為復習做準備,同時還能加強學生記憶。
總之,要使課堂成為最有活力的地方,就要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成績,使學生更好的發(fā)展,一個好的教師就要不斷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所有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讓思想品德課熱情洋溢、生機勃勃。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