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之善也,卻甚似于師之德也。高校輔導員工作既是良心的“活”,更是藝術的“活”,需要愛心,更需要智慧。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工作 師德師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010-02
學生時代,筆者對輔導員工作也進行過仔細的觀察,當時的感覺是:這是一個無需思考卻要處理繁雜事務的機械運動,當然這份工作也就不會存在任何的樂趣了。就業(yè)以后,出于工作的需要,筆者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這個崗位,并經(jīng)過總結與深入剖析,提升了對這個崗位的認識。即輔導員輔導的對象是人,更加具體一點是大學生人群,工作的內(nèi)容就是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這個過程中需要獨特的人格魅力,需要良好的為人處事方法,還需要較高的品質(zhì)感染力。經(jīng)過一年的具體工作開展,本人對于輔導員這個崗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重新界定為:輔導員乃學生的知心朋友,更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輔導員工作要想做好、做優(yōu),一定要具備堅實的內(nèi)功,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思想、文化、政治以及學業(yè)等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發(fā)展。
德育為先。這是任何階段的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在此原則下,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尊重尊敬教師,教師的工作才會更具有帶領和示范的作用。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作為老師,一定要愛自己的學生,這是必須的,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工作素養(yǎng)?!睂Υ耍瓭擅裢疽苍v過:“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學習,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如何教會學生更好地做人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生涯和日常生活中能夠注意自己的儀表,關注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則,遵紀守法,言語禮貌,舉止得體,時時刻刻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檢查、自我進步,再去要求學生。教師不能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如果教師師德高尚,讓人尊崇,其人生觀必定是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必然是富含感染力的。因此,作為教師,要想提供高水平的教學服務,就一定要提高師德,做到“方正為人,德高為范”。
“方者,有棱有角;正者,不偏不斜?!蔽覀円屑闻d學院的校訓,使自己成為一個正直誠實、正氣浩然的人,做一個有棱角、有脊梁、有擔當、善創(chuàng)新的人,不虛妄、不邪佞、不諂媚,不投機取巧以獲寵,不巧言令色以惑眾。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境界,就是魯迅先生所言的中國人的脊梁。一個人的人品氣節(jié)正是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只有把人做好了,做端正了,學問才能做得實在,做得真切,這是治學的根本,也是大學教育的核心。
教書育人,是一份充滿關愛的事業(yè),作為教師,給予學生關愛,這是基本的責任。教師的愛不同于父母的愛,不但給予了學生愛,還給予了學生嚴,不但付出了熱情,還教會了他們理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教師職業(yè)曾經(jīng)給予這樣勉勵性的話:“老師的教鞭中有未來的瓦特,老師的譏笑里可能會有未來的愛迪生,老師的冷眼中說不定就存在下一個牛頓。”翻開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畫卷,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始終是把“修身”作為做人的基本追求,《禮記》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一個人的舉手投足,無不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氣質(zhì)與修養(yǎng)。文明修養(yǎng)不僅是自我發(fā)展的需要,更是適應現(xiàn)代文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身在象牙塔中的我們,尤其是考慮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要培養(yǎng)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必須要把德育工作作為第一要務,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同學們,才能真正做到“德高為范”。
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必定是一個率先垂范的人,對自身的要求高過對學生的要求。他不但要求學生熱愛自己的祖國,更以身作則感染學生;不但身先垂范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和未來,更用自己的愛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借助于言行達到的詮釋和教育力度是語言永遠無法比擬的。在此方面,陶行知先生讓他的學生們永遠難以忘懷。曾經(jīng)有一次,陶先生碰到一名男生要用磚頭砸另外一名學生,他制止了這個男生的行為,并且讓他到辦公室等自己。經(jīng)過對情況的了解之后,陶先生回到了辦公室,該男生已經(jīng)在那里等他了。陶先生沒有疾言厲色地批評學生,而是首先從口袋里掏出一塊糖,遞到學生手里,并說:“這塊糖是給你的獎勵,因為你準時?!苯又痔统隽说诙K糖給學生,并說:“這個也是給你的獎勵,獎勵你聽從老師的教導,不讓你打人你馬上住手,這表明你作為學生做到了最基本的尊重老師這一條。”接下來他對學生說:“經(jīng)過了解,我知道你之所以要打那個同學,是因為他先欺負了別的女同學,這一點你也是值得表揚的,這證明你富有正義感,所以再給你第三塊糖?!钡搅诉@里,要打人的男生已經(jīng)開始淚流滿面了,主動地對陶先生說:“老師我錯了,不管同學如何不正確,我用磚頭砸人來處理問題就是不對的?!碧障壬俅翁统鲆粔K糖,送給該生說:“這塊也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已經(jīng)知道錯了。今天我們的談話就結束了,我的糖也分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正確的育人方法對于教師工作的開展,真的很重要。在很多時候不要覺得學生不夠好,作為老師,應該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有失公正,有沒有真的站在愛的立場上來關懷自己的學生。師德的提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更不能爭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教師們堅持不懈于努力。
余秋雨先生在《行者無疆?布拉格不后悔》中曾經(jīng)說過:“我們習慣于口是心非,習慣于互相嫉妒,習慣與自私自利,對于人類的互愛、友誼、憐憫、寬容,我們雖也曾高喊,卻失落了它們本身的深度。但是,我們又應相信,在這些道德病癥的背后,又蘊藏著巨大的人性潛能,只要把這些潛能喚醒,我們就能重新獲得自尊?!薄胺秸秊槿?,德高為范”,這不應該只是一句空話,而是每一名輔導員,作為國家未來建設力量的主要培養(yǎng)者,都應該把這八個字落到實處,從自身做起。修身養(yǎng)性,這看似平凡實際卻非凡,一種簡簡單單的勞動,同時卻也是讓每個思想政治輔導員認識勞動價值、共建文明的一種渠道。只有“方正為人,德高為范”,輔導員工作才能體察每一種勞動的辛苦;只有經(jīng)歷了“方正為人,德高為范”,我們才能體會到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獨具特色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只有經(jīng)歷了“方正為人,德高為范”,我們才能具有更堅定的責任意識。
嘉興學院的師德和師風不僅是學校教師人文素質(zhì)的基本體現(xiàn),更是學校教書育人的獨特精神風貌之所在。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爭創(chuàng)一流的大學,更能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只有教師的辛勤、努力和奉獻,學校建設才會更有希望,宏偉藍圖才能得到更好的實現(xiàn)!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蘇軾所說的至高境界:“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參考文獻
[1]陳湉.塑造學生美的心靈[J].西北職教,2009(5)
[2]盛雅欣.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關于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0(12)
[3]劉竟群.率先垂范 為人師表[J].吉林教育,2009(7)
[4]郭超來.以師德引擎未來 用愛心譜寫新篇[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