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哼鳴是聲樂發(fā)聲訓練方法之一,因之具有很大的主觀性色彩,所以聲樂界對它的合理性、有效性褒貶不一。客觀地看,哼鳴的訓練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能幫助歌唱者找到正確平衡的聲音焦點并獲得鼻咽腔共鳴;可以增加聲音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幫助錯誤發(fā)聲者糾正不良發(fā)聲習慣,使病變的聲帶恢復機能。但哼鳴作為練習手段不是萬能鑰匙,只有多種方法靈活運用才是最終正確的聲樂訓練方法。
關鍵詞:歌唱哼鳴 聲樂藝術共鳴效果
由于人聲樂器構造的特殊性,歌唱者根據(jù)自身在歌唱實踐過程中的體會,總結出各成體系的發(fā)聲方法。因之僅僅是停留在個人主觀意識層面上的感性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聲樂界人士對于聲樂訓練方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于這個緣故,對于“哼鳴”的合理性、有效性,有著很多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見解。
哼鳴可以使音色優(yōu)美、喉頭放松、聲音通暢,可以幫助他們很快建立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哼鳴是開發(fā)鼻腔共鳴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鼻腔共鳴能力是聲音獲得高位置共鳴的直接保證。他們認為通過哼鳴練習,可以較快地建立歌唱者的內(nèi)在協(xié)調(diào)能力,使鼻腔和其他發(fā)聲腔體有效地相互配合,使聲音更具共鳴效果。
筆者認為,發(fā)聲訓練方法殊途同歸,只要能讓嗓音得到開發(fā),讓歌者在輕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唱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就達到了這種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至于誰是誰非、孰優(yōu)孰劣,并無太多的爭論價值。
一、“哼鳴”的概念
“哼”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作,就是在發(fā)聲的時候,雙唇微微閉攏,聲音通過鼻腔發(fā)出的狀態(tài)。平日里人們在心情愉快的時候往往情不自禁地“哼”著歌曲,這時雖不是有意地在唱,但是聲音卻很松弛、通暢和清晰。聲樂練習中的“哼鳴”與生活中的各種“哼”(愉快地“哼”唱,生氣地“哼”及輕蔑地“哼”)實際上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只是發(fā)聲練習中的“哼鳴”要求腔體的狀態(tài)更夸張一些,注意力更集中一些。
歌唱發(fā)聲時經(jīng)常做的“哼鳴”練習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叫做開口“哼鳴”;另一種是閉口“哼鳴”。其中閉口“哼鳴”是大家在做基礎練習中經(jīng)常用的一種加強歌唱共鳴的方法,“哼鳴”雖然可以幫助學唱者鞏固歌唱的基礎狀態(tài),對于初學歌唱者的音色和歌唱的共鳴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但是,由于此種方法需要練習者付出較多的練習時間和耐心,因此,這一有效的練聲方法雖然為多數(shù)聲樂學習者所知,卻因其看似容易且費時較長而被許多歌唱學習者忽視了。
歌唱的“哼鳴”練習,要求在“哼”的時候保持著半打哈欠的狀態(tài):利用深呼吸將喉嚨打開,用嘆氣的感覺將聲音用氣息“嘆”到眉心。如果方法正確,“哼”出來的聲音則非常通暢、圓潤而且輕松,并不覺得怎樣用力就能體會到共鳴效果。
二、哼唱可以增加聲音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世界偉大的歌唱家卡魯索說過:“許多歌唱家每天都閉口練習,我的親身經(jīng)驗可以證明這種練習的好處,閉口哼鳴使聲音增加靈活性?!蓖柹舱f:“輕聲哼唱可以培養(yǎng)聲音的自由和柔韌性?!崩准取た死姿古说膶W習經(jīng)驗是用哼鳴練習快速的流動的音階,這樣快速地移動聲音使之靈活、輕巧。比爾吉特·尼爾松在有演出的當天,用哼鳴從上到下地溜嗓子。
在哼鳴時,當保持深呼吸、下降橫膈膜,氣息在腹肌、腰肌有控制的支點上穩(wěn)穩(wěn)地下沉時,哼鳴能使氣息均勻、節(jié)省又有控制,使歌唱者能用最少的氣息獲得最大的聲音效果,使氣息靈活流暢又有支持,使聲音靈巧輕松又富有彈性。
三、糾正不良發(fā)聲習慣,恢復聲帶機能
莫頓·庫柏庫認為:“哼鳴可以使治療中的嗓音恢復健康,并有效減少嗓音遭受損害的可能性?!蹦切┮驗殄e誤的歌唱發(fā)聲而導致失聲的患者,通過哼鳴練習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jù)卡魯索所知,某些歌唱家由于過度疲勞而損壞了聲音,就是采用哼鳴這種方法而恢復正常的。哼鳴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醫(yī)學療效?這是因為,哼鳴雖然也是一種發(fā)聲形式,但其發(fā)聲狀態(tài)決定它不會像放聲歌唱一樣,由于習慣追求音量而那么用力。哼鳴練習時,身體各器官在非常協(xié)調(diào)的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氣息可以對聲帶產(chǎn)生良性的按摩作用,因此,可以用哼鳴練習輔之以氣泡音來恢復聲帶疲勞,治療聲音嘶啞。
哼鳴也會明顯改善與解決一些聲音空、散,不集中,共鳴薄弱,咽肌無力,下巴僵硬等歌唱毛病。其實,這些問題的癥結所在就是沒能找到正確的“聲音出口”,即聲音焦點。閉口哼鳴使氣流不能從口腔出來,使軟腭后面的氣息震動,從而有效增強咽喉肌肉的韌性,擴展鼻咽腔共鳴。有了集中的聲音折射點,聲音就不空不散,音色會明亮優(yōu)美,共鳴也會豐滿起來。那過度緊張的下巴或脖子肌肉也會慢慢松弛下來。
在解決喉音的訓練中,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哼鳴來幫助尋找所要求的高位置聲音。這種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比較容易使整個發(fā)聲的通道處于放松的、自然的狀態(tài)。馬國林在他的著作《歌唱法》里寫道:“開口哼唱能使力量和音波都盡量上升集中于鼻腔處,可以用于治療喉音。彭麗佳認為可以用哼鳴克服咽喉肌肉過分使勁的毛病,養(yǎng)成喉嚨松弛開放的發(fā)聲習慣從而來克服喉音?!焙啉Q常用的“M”音為鼻音聲母,發(fā)音時先將雙唇緊閉,然后氣息帶動聲音從鼻腔流出,此時已將聲音拉向口腔前端,這樣就可以有意識地且是必然地阻止舌根的后縮。舌頭放松了,喉部肌肉也放松了,喉音問題自然也解決了。
哼鳴聯(lián)系必須嚴格遵循聲樂發(fā)聲基本原則。首先,哼鳴應該建立在穩(wěn)定的呼吸基礎上。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持的哼鳴會導致喉頭緊縮,氣息上提,聲音色彩單薄,聲帶快速疲勞。哼鳴過程中應將軟腭提起、喉頭放下來,并將頜關節(jié)張開,上下頜之間保持平行位置張開約半寸;上唇應當和牙齒分開,使唇齒間充滿空氣。哼唱應從高位開始,使鼻道和鼻咽腔活躍,讓發(fā)聲共鳴通道與鼻腔連接起來。要強調(diào)發(fā)聲器官和共鳴腔體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所以,王秉銳教授說,練習哼鳴就是練習氣、聲的結合,就是練習歌唱的整體配合。
總之,在聲樂藝術的學習過程中是沒有速效藥的?!昂啉Q”作為一個嗓音練習的秘訣,雖為大家所知,但堅持練習者較少,究其原因就是練習者的速成心理干擾了正常的學習心態(tài)。聲樂藝術的學習和其他科學一樣,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那些扎扎實實、刻苦練習的人,才能享受到練習的快樂。他們是距離成功最近的人,只有他們才能品味到“哼鳴”這個秘訣帶來的神奇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映辰.哼鳴新探[J].中國音樂.2003.2
[2]彭麗佳.嗓音的科學訓練與保健.[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