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貫穿于課內外的各項活動中,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采用靈活多變的訓練手段,拓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聽說能力訓練自信心
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往往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交際語言的功能,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讀寫和基礎知識的教學,忽略了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交際能力非常不利,不能適應眼下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勢在必行。
一、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語言學家krashen認為,信息的獲得下面條件能更好的完成,①學習者有明確的目的;②學習真有自信心,自我感覺良好;③學習者的焦慮指數(shù)低。當學習者內心充滿憂慮、缺乏自信的時候,情感濾斗便提高,使信息無法接收。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聽說能力時,必須先降低學生的焦慮指數(shù),尊重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筆者在近年來的教學中積累了幾個淺顯的做法,分享如下:
①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特別是男生占大部分,課堂用英語時他們聽不懂,也不愿意開口說英語,我能理解他們的困難,用和藹的態(tài)度,及時引導,不去責備,更不大肆批評;②一旦學生有點小小的進步,我便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以增強其自信心;③在進行聽說能力訓練中,學生有時會聽不懂或回答錯誤,我不會一味地責罵,更不恥笑,而是耐心的啟發(fā)他們回憶所聽到的內容,并幫助學生對對所聽到的內容作進一步的理解,引導他們找出正確的答案。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學生因聽不懂而偷懶、回避、輕易放棄,另一方面,也使學生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聽得更好一點,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降低焦慮指數(shù)。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訓練手段
過去英語教學,一般是以講解課文、語法、句型為主,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鍛煉,人為的消弱了學生整體英語水平。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中,結合現(xiàn)行課程標準,采用靈活多變的手段,把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人才有機結合起來,改變課堂的主角,改變講練時間和內容的分配指數(shù),改變聽說地點和內容的設置,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素質,強化聽說能力的訓練。
(1)教師多使用課堂用語進行教學,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使用英語”的各種場景,引導學生在貼近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英語,進行語言實踐,是學生的聽說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2)度較低的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先聽錄音,然后試著復述課文,在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情況下,教師根據(jù)所學課文設置問題,比如:“GoodNews”這一課,可以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回答:
T:Whowantedtoseeyou?
S:MrHarmsworthwantedtoseeme 。
T:Howdidyoufeelaboutthis?
S:Ifeltverynervous 。
在回答問題時,其他學生認真聽辨,注意說話是否清楚、簡潔、連貫、完整、然后口頭表達自己的看法S:Idonotagreewithhim 。IthinkIdonotfeelnervous 。
(3)教師完全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畫畫特長,根據(jù)課文內容畫一幅畫,讓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4)精心選擇和設計練習項目,把語言知識有機地融合在實際交際當中。例如:在學習lendborrow這兩個單詞時,可讓學生自由組合,每三人一組,用自己的文具進行以下對話:
S:MayIborrowyourpencil?
S:Sorry ,Idonothaveapencil.Ilentmypenciltohimyesterday。這樣,學生就能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訓練自己的聽說能力。
三、 拓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要聽懂母語以外的語言,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只在課堂上提供的訓練機會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共同活動,鼓勵學生用英語交談,大力開展用英語做各種報告。要求每個學生備一臺隨身聽復讀機,堅持每天聽一個小時的聽力訓練,學校語音室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英語錄像帶、錄音帶,使學生有更多機會鍛煉自己的聽說能力。
總而言之,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貫穿于課內外的各項活動中,只要師生都能堅持不懈的,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