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我國的作文教學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遠離學生的真實情感,已失去傳統(tǒng)的“文以載道”的人文精神。學生作文的克隆化傾向突出,一些學生為應試而作文,把寫作視作畏途,作文的想象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想象力極度缺乏。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寫作想象力
作文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新的形象用言語表達出來。一個哲學家說過:創(chuàng)造都是從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開始,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思想有多遠人才能步足多遠,思維是科技的前沿,先有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創(chuàng)造!每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的源泉。一位美學人物說過:最杰出的藝術就是想象。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先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新,世界上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來源于科學家們的想象。世上存在的東西在幾個世紀以前往往都是神話,而現(xiàn)在往往都成為了現(xiàn)實。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想象之源;捕捉、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中的想象之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想象,養(yǎng)成想象習慣,從而提高寫想象作文水平。小學階段我們每位老師都該肩負起指引學生發(fā)揮想象作文的義務和責任,打開每一位學生的思維。
一、引導想象
作文同于藝術,它的題材與其他藝術題材一樣同樣來源于生活。取源于生活加以升華,要來源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離開了生活源泉,就沒有表象和感知,是死物,沒有靈動性,也就沒有創(chuàng)造,想象就成為無源之水,只有干涸,無本之木,必然枯死。因此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廣泛接觸自然、社會,體會生活,要善于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多閱讀課外書籍,充實作文素材,增強感悟力,善于思考、理解,多鼓勵創(chuàng)造,激勵學生獨立思考,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別是要人為地創(chuàng)設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思考,學生會釜底抽薪,想象薪火會越燃越旺,從而產生種種天方夜譚、奇特怪異的想象。如:在課堂上督促學生獨立思考,例如:在春天燕子飛回來了,積極引發(fā)學生思考,燕子為什么回來?它給我們帶回來什么?我們有什么話可以對它說等等。學生們就會情緒激動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他是來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它是來看我們學習是否專心”;……真是無奇不有。于是我順勢利導,要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想說的都一一書寫下來,以《春天的故事》等為題,當作一次作文。很快學生就寫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那些抓腦袋、咬筆桿的現(xiàn)象沒有了,其效果令人驚奇。
二、借助課文,拓寬思維
課文是編者根據學生各年齡段特點、認識規(guī)律、學習能力,經過認真篩選而成,它本身就是學生習作的范例。
在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只要我們仔細挖掘,有些故事情節(jié)、內容會給讀者留下懸念,值得想象。如《窮人》一課,故事就在“桑娜拉開了帳子”處結束了,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他們后來的生活怎么樣呢?于是我讓學生以《桑娜夫婦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孩子之后》為題,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主線和人物性格特點,將課文續(xù)寫下去。這樣的想象作文,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著自己的思維構想,故事的發(fā)展就會在他們的想象中延伸。又如:教完《世紀寶鼎》一文后,我讓學生為 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計一個吉祥物,按照《世紀寶鼎》一課的表達方法,根據自己的構思,將“吉祥物”的藝術造型、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有序地寫出來,并以《吉祥物》為題。這些訓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靈感的發(fā)揮。
三、觀察圖形,任憑思維
想象的基礎是表象,而圖形則是表象的縮影,是人們最形象直觀的表象。同一圖形,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可以產生不同想象,教師經常引導學生對一些簡單的圖形,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細觀察想象,可以培養(yǎng)學生求異想象思維、逆向想象思維,拓寬學生想象空間。如:教師畫一個“○”,有的學生會想到是一個“0”,于是一樁關于“0”的往事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有的略加幾筆會想到像一個紅太陽或像向日葵等。又如:在一次考試時,我出了這樣一個作文:將“□、△、○、◇”等圖形進行組合,再產生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想象作文。學生大膽想象、設計,有的想象成一輛汽車;有的想象成未來的建筑物;有的想象課桌椅等等。這樣的想象任意馳騁,通過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會漸漸提高。
四、展望未來,憧憬人生
想象來源現(xiàn)實生活,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為線索,想方設法超越現(xiàn)實。往往小學生的想象不太現(xiàn)實,但充滿憧憬的神奇色彩,對未來生活信心十足,我們教師要大膽鼓勵學生展開理想的翅膀,讓他們敢于繪制未來的藍圖,因為未來是屬于他們的。沒有美好的想象就沒有新的創(chuàng)造,就沒有美好的現(xiàn)實。這類訓練的內容包括展望未來美好的想象,如《20年后的×××》、《 2040我們再相會》;問題完滿解決的想象,如《太空治癌醫(yī)院》;科學超常發(fā)展想象,如《尋找人體黑匣子》等。憧憬想象極具創(chuàng)造性與挑戰(zhàn)性,訓練時,由于兒童的想象神奇色彩與成人不同,教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創(chuàng)意,適當之時提出參考意見。
五、變換角度,換位思考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態(tài)度去觀察、思考、探索,有時會產生奇跡般的驚訝。真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比缃虒W《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后,我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假如我是……》。要求學生變換角度,設身處境,把自己當作是邱少云或文中的“我”,來描述自己當時的心理活動,變換角度想象。又如學生對學校有什么建議,就可以讓學生寫《假如我是校長》,用不同觀點產生不同的想象。因此教師在教學或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換位想象,可以增強學生認知感。
教育家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敝灰覀兘處熃洺撘庾R地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就會越來越豐富,創(chuàng)造力就會不斷提高。在生活中作文來源于一個人的豐富的想象力,要寫好一篇好的作文沒有豐富的閱歷和見識,顯得比較空洞,我們教師要大膽的讓學生去發(fā)揮想象力,讓她們覺得寫文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參考文獻:
[1]李成飛.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0,(56)
[2]朱蘭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