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發(fā)展,我們廣大體育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任務。本人結合自身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研究,提出了小學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 有效教學 設計
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是指教師能根據(jù)學生需要組織教學,學生在學習中能一直保持學習的熱情并積極投入到練習中,而且在通過多次練習后,學生能喜歡上、能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或技術動作。如何在有限的場地與有限的時間內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合理設計課程內容,力求體現(xiàn)實效性與生活性
課程內容的設計要體現(xiàn)其引導性,不能按部就班,通過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想象力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探索、展示個性,從而提高體育理論素質。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是指將豐富、生動的生活場景引入課程中,使課堂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緊密結合,在生活情境中再現(xiàn)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的場地,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練習,提高學生生活實踐的能力。此外,在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合作學習,學會交流、溝通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良好技能,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使體育教學更富實效性與生活性。
二、明確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當前,小學體育的教材內容略顯單調,教學目標也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局限化,逐漸對體育這門課程失去了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首先要改變學生只是簡單地認為體育課就是跑跑跳跳的觀念,充實、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具體可從以下兩點入手:第一,巧設疑問,激發(fā)學生情感。如在練習短跑100米時,可以提問“咱們班誰跑得最快”、“100米誰用的時間最少”等問題,激發(fā)學生們的運動情感。第二,師生互動,豐富學生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參加體育鍛煉,比如一起跑步、一起跳繩等。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學習本身是一個不斷重復的活動過程,有成功也有失敗。對于那些失敗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找出為什么會失敗、如何才能糾正自己的錯誤,鼓勵他們重新拾起勇氣、克服困難,最重實現(xiàn)成功;面對那些成功的學生,教師要尊重他們內心的滿足感,對他們提出表揚的同時,指出他們存在的不足之處,積極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改正不足,實現(xiàn)成績的進一步提高。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首要條件也是必要條件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再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與引導。
如在教四年級體育時,其中有個女生在練習仰臥起坐時竟然一個也起不來。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指責批評,而是教給她方法,鼓勵她再繼續(xù)嘗試,果然,堅持了幾次,能夠做出好幾個。當時我馬上就表揚了她,鼓勵她繼續(xù)努力。到學期末,這位女同學仰臥起坐的成績已經名列前茅,隨之而來的是對體育課也充滿了興趣,上課特別認真。其次,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條件與機會。成功的條件與機會會給成績差的學生帶來成功的希望,讓他們感到只要再努力,一定會摘得成功的果實。因此,在平時練習測試時,我會暫時不給差生定下分數(shù),再給他們幾次嘗試的機會,讓他們抱有希望,從而激發(fā)練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四、創(chuàng)新分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人際交往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只有師生之間的交往而無學生之間的交往,是不可能全面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小群體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如:耐力跑教學,讓學生在目標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力互利的前提下,自由組合成5—6人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我事先不告訴學生跑的路線,而是在學校自然地形的某個點放上寫好的提示,全程設有三到四個提示,讓學生根據(jù)提示跑完全程。學生帶著一種好奇、探究的心情進行練習,效果很好。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本身很盼望上體育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這種好奇心與積極性,這是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心理基礎。可以從創(chuàng)新教學的分組形式開始,使學習小組形式重新組合,滿足小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與學習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學習的興趣。
五、加強意志品質教育,全面鍛煉學生
學生存在氣質類型、心理素質、運動愛好等方面的差異。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尊重他們。如:接力跑教學一般都是教師分好組,排好隊,依次進行??捎幸淮卧诮恿ε芙虒W時,突然一位學生告訴我:“老師,第二組有同學調換人。”我聽了很惱火,走過去問:“你們?yōu)槭裁匆{換人?”學生都低頭不語。這時體育委員跑來告訴我:“他們這組老是輸,而且總是輸在這個同學這一棒,其他同學都讓他跑下一棒,讓后面跑得快的同學先上……”聽了他的話,我一下子明白了。于是,我?guī)е⑿θw學生說:“輸并不可怕,怕就怕輸了還不知道輸在哪。第二組同學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讓我們一起祝愿他們在比賽中獲勝?!痹谖业囊龑Ч膭钕拢瑢W生練習的興趣更加高漲了。
要讓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目的,把鍛煉的作用與以后的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懂得:只有體格強健、品質優(yōu)秀,才能從容不迫地迎接未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例如,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認識,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些運動員為國爭光的經典片段供學生欣賞,陶冶他們的情操等等,這樣,不但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道德得到了升華,學習興趣也就隨之激發(fā)出來了。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重視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感受到體育課的生命與活力,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素養(yǎng)與自覺鍛煉的習慣,從而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