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一個由諸多因素構成的綜合體,作文需要多方面的修養(yǎng)歷練和持之以恒的實踐鍛煉。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從整體著眼、局部著手,做到每個學段、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一次作文教學都有所側重,逐步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切不可“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我們可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和新課標確立的不同學段的作文教學目標來確定中高學段不同的作文訓練形式與能力訓練重點:
中年級(第二學段)是兒童觀察的活動的“敏感期”,觀察能力迅速發(fā)展,特別是觀察的目的性、持續(xù)性、細微性和概括性顯著提高,因此最佳的習作訓練形式是觀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動物、人物動作、人物外貌、人物對話和周圍環(huán)境素描等),重點是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并讓他們通過想象生動地表現(xiàn)典型表象,即培養(yǎng)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策略與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生作文要“對寫話有興趣”,"習作起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這不僅是一種教學要求,更重要的反映一種新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重要向導。
1.命題引趣
題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習作情緒。新穎有趣的命題,能引發(fā)學生的習作情趣。小學生正處于作文的起步階段,如果作文命題的范圍過大、過籠統(tǒng),缺乏趣味感、樸實感,必會造成學生作文的心理負擔。這樣不僅效果不佳,還會使學生對作文失去信心和興趣??s小作文的命題范圍、肢解題目、化繁為簡、循序漸進,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致的有效途徑。
2.情境創(chuàng)趣
有趣的情境是習作的催化劑。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猶如給學生再現(xiàn)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學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象)。在作文之前,經(jīng)常有意設計并組織一些小游戲、小表演、小動畫、小音樂欣賞等活動,并相機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聯(lián)想和想象。這樣,就很容易地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樂說。
3.高分勵趣
作文評價的目的,并不是評判學生的好壞,而是激勵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不要吝嗇作文的分數(shù),可利用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動機。筆者曾經(jīng)做過各種各樣的調查,小學生極少看老師的評語,最看重的是老師給的分數(shù)。給學生的作文打高分,是激勵寫作興趣的一種好方法。
4.競賽激趣
爭強好勝,不甘落后、喜歡比賽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組織一些寫作大賽,或賽開頭,或賽結尾,或賽觀察,或賽想象,或賽系列日記……學生在競賽中嘗到了競爭的樂趣,得到了個性的張揚,引爆了情趣想象的火花,續(xù)接了習作興趣的鏈條。另外,競賽游戲活動的本身,也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興趣。
5.評價固趣
“激勵”、“評價”是心理學上講得兩大功能。只有正確合理地使用這兩個心理功能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成功后的愉快,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傳統(tǒng)的評價是“玉中指瑕”——找缺點找毛病。正確的做法是“沙里淘金”——找優(yōu)點找亮點。特別是針對文章中的那些“個人的獨特感受”,都倍加“珍視”。
二、限時作文策略與方法
在我們平時的習作教學中,往往忽視成文時間的限制,有不少教師常常將文題布置給學生后,讓其帶回家去完成,而把習作課時用來進行課文教學。表面看來,這樣做既未影響學生的作文訓練,又擠出了一些時間來學課文,豈不是兩全其美。其實,這種做法弊多利少,不利于學生習作水平的真正提高。對于限時習作,應該成為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與訓練的重要層面。對此,《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階段目標”中也有一定的體現(xiàn)和要求:在“第三學段(5—6年級)”提出“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應該引入和建立當堂限時寫作訓練規(guī)制,使限時習作與非限時作文兩者“雙軌運行”、相輔相成。
限時習作訓練有兩層意思:
一是對學生寫作而言,即所謂“寫作過程限時法”。每次學生寫作只能安排一個課時,一定要嚴格要求,當堂完卷。40分鐘完成400字,時間大致這樣分配:審題立意和謀篇布局不超過5分鐘,寫作30分鐘,修改5分鐘。40分鐘寫不完400字的,寧減字數(shù)不增時間,可以從實際出發(fā),先要求寫200字,第二次寫250字,第三次寫300字,第四次寫350字,這樣逐步加快,一直訓練到40分鐘能寫滿400字為止。
二是對教師組織教學而言,即所謂“寫作教學周期限時法”。這種方法實際是把拖沓松散的寫作習慣改為快節(jié)奏的作文訓練。一個寫作周期從布置到評講總結,最長一天,最短兩個課時。每寫一篇習作,從學生成文交卷到教師處理發(fā)卷都嚴格限定時間。老師巡回觀察,掌握典型材料,學生寫完作文以后,立即收卷進行講評,讓學生通過議論明確寫什么和怎樣寫,然后再指導他們修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