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鸬耐顿Y運營對社會經濟發(fā)展以及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相互促進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論對社?;鸬耐顿Y運營中的委托代理雙方行為進行研究,探討消除機會主義行為,以確保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的健康發(fā)展。研究結果表明,社?;鹜顿Y運營代理方的策略選擇與營私舞弊收益和被懲罰成本的相對比例有關;委托方的策略選擇與監(jiān)督成本、監(jiān)督收益、不監(jiān)督的損失三者的相對比例有關?;谝陨辖Y論,提出相關管理啟示。
關鍵詞:社?;鹜顿Y運營;演化博弈;機會主義
一、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保障制度逐漸完善。在制度完善的同時,社?;鸬臄的恐鹉晏岣?,到2010年底我國社?;鹳Y產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8 577.90億元。社?;鹗歉鶕蚁嚓P政策和法律用于社會保障事業(yè)開支的專項基金。受到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社?;鹈媾R著貶值的壓力,因此需要科學合理的對社?;疬M行投資運營,實現增值保值的目的。我國社?;疬\營投資工作已經取得很多可喜成果,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如2006年審計署第6號審計公告發(fā)布,審計出逾70億社保違規(guī)問題資金,上海、遼寧等社?;鹁揞~挪用案,說明我國社保基金投資運營中存在很多機會主義行為,此外我國社?;鹜顿Y運營中還存在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探討解決社會保障基金運營與管理問題,對社會經濟發(fā)展以及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相互促進有重要意義。
針對社?;鹜顿Y運營問題,已有很多學者做出研究?,F有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人力資源視角強調社保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第二,從資金安全角度強調投資多元化;第三,從立法視角強調完善社保法律體系;第四,從管理體制視角強調加強組織結構建設;第五,從監(jiān)督視角強調強化監(jiān)察執(zhí)法力度。以上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社?;鹜顿Y運營問題,但卻沒有解釋社?;疬\營機構管理者在運營中發(fā)生違規(guī)、不作為等現象的深層原因,而運營機構管理者的行為對社?;鹜顿Y運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這一研究空白,本研究將以演化博弈理論,基于委托—代理視角,建立非對稱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社?;鹜顿Y運營過程中,委托代理雙方長期演化穩(wěn)定策略,以此挖掘運營管理者經營不利的深層原因,為提高我國社保基金投資運營效率提供有益啟示。
二、 前提假設
社?;鸬耐顿Y運營是指是社?;鸸芾頇C構或其委托的投資機構,將積累或暫時閑置的部分社保基金直接或間接投入國家法律或政策許可的金融資產或實物資產,以獲取收益,保證基金價值的增長不貶低受損。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社?;鹜顿Y運營存在委托—代理關系,本文將該關系的具體行為主體界定如下:委托方是指社?;鹚姓撸ㄈ鐣矸绞侵高\營社?;鹜顿Y的管理者。
1. 委托代理雙方利益存在不一致性。社保基金委托方(基金所有者)和代理方(投資管理者)均為獨立的經濟主體,雙方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委托方的目標是達到社?;疬\營收益最大化,這就要求代理方付出很多工作努力、所有決策都圍繞運營收益最大化為依據;而代理方的目標是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中包括付出盡可能少的工作努力,決策以個人的賞罰得失為依據。從委托代理的雙方收益可以看出,雙方利益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沖突,因而出現社?;鹜顿Y于高風險低收益的項目現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代理方尋租。
2. 委托代理雙方均為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假設是演化博弈論的基本假設,區(qū)別于經典博弈論的理性。社?;鹜顿Y運營委托代理雙方均為有限理性的經濟主體。社?;鸸芾斫Y構作為委托方,其策略空間為[監(jiān)督、不監(jiān)督],投資運營管理者作為代理方,策略空間為[努力、不努力]。當委托方監(jiān)督不力時,代理方會不付出工作努力或為個人尋租,以此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當代理方盡職盡責時,委托方往往出于節(jié)約成本的角度考慮,而不加以監(jiān)督。因此委托代理雙方在“監(jiān)督與不監(jiān)督”以及“盡職與不盡職”之間進行博弈選擇,做出利益最大化決策。
三、 演化博弈分析
1. 雙方支付矩陣。在最理想的情形下,代理方盡職盡責增加社?;鹜顿Y運營利潤最大化,委托方合理監(jiān)督,此時,可以假設雙方的收益均為0。假設在代理方盡職且委托方不監(jiān)督情形下,委托方節(jié)省的監(jiān)督成本為C1;在代理方不盡職且委托方不監(jiān)督的情形下,代理方的收益為S2(以權謀私、尋租行為);當代理方不盡職且被委托方發(fā)現的情形下,代理方損失為S1(被解聘、降職、刑事懲罰以及民事責任等),此時委托方獲得的收益為C2(避免或挽回了一部分不恰當基金投資)。
根據以上假設,博弈雙方的支付矩陣如下:
2. 雙方期望收益。假設在社?;鹜顿Y運營中,代理方選擇盡職盡責的概率函數為x=f1(t),委托方選擇認真監(jiān)督的概率函數為y=f2(t),則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代理方的期望收益。代理方選擇盡職盡責時的期望收益為:
E11=0(1)
代理方選擇盡職盡責時的期望收益為:
E12=-yS1+(1-y)S2(2)
綜合以上兩種情況,代理方的平均收益期望為:
E1=xE11+(1-x)E12(3)
(2)委托方的期望收益。委托方選擇認真監(jiān)督時的期望收益為:
E21=(1-x)C2(4)
委托方選擇放棄監(jiān)督的期望收益為:
E22=xC1+(1-x)(C1-C3)(5)
綜合以上兩種情況,代理方的平均收益期望為:
E2=yE21+(1-y)E22(6)
3. 演化博弈方程。根據博弈前提假設,參加博弈的行為主體具有有限理性,對行為結果具有事前概率抉擇以及事后結果判斷能力?;谝陨戏治隹芍?,在長期動態(tài)博弈過程中,收益較低的行為主體會在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收益較低的原因,并開始模仿對方的行為,最終以達到與對方收益一致的狀態(tài)。因此,委托—代理雙方的行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博弈雙方的行為是時間的函數。委托代理雙方會隨著時間變化調整自己選擇決策的概率。
委托人選擇認真監(jiān)督的概率函數為:
■=x[E11-E1]=x(1-x)[E11-E1]=[y(S1+S2)-S2]x(1-x)(7)
代理人選擇盡職盡責的概率函數為:
■=y[E21-E2]=y(1-y)[E21-E22]=[(C2+C3-C1)-x(C2+C3)]y(1-y)(8)
為了對代理方的選擇概率函數進行分析,我們使用簡化方程,令
a=■(9)
當y 當y>a時,可知方程(7)為一元二次方程,令方程(7)=0對其求解,得到兩個均衡點,分別是x=0以及x=1。其中,x=0是演化穩(wěn)定策略,即代理方不盡職概率較高時,委托方趨向于選擇嚴格監(jiān)督。 當y 為了對代理方的選擇概率函數進行分析,我們使用簡化方程,令 b=■(10) 當x=b時,y在所有時間點上的取值均為穩(wěn)定狀態(tài),即代理方的盡職行為概率與委托方的監(jiān)督行為概率達到相互制衡的狀態(tài)。 當x>b時,可知方程(8)為一元二次方程,令方程(8)=0對其求解,得到兩個均衡點,分別是y=0以及y=1。此時,y=1是演化穩(wěn)定策略,即委托方監(jiān)督嚴格時,代理方趨向于選擇盡職策略。 當x 當0 4. 博弈結果分析。從圖1可知,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委托方與代理方的策略選擇不存在演化穩(wěn)定策略。從經濟意義上解釋如下,當委托方為了抑制社?;疬\營管理者的不盡職行為而采取監(jiān)督策略時,社?;疬\營管理者就會暫時采取盡職策略。社保基金運營管理者采取盡職策略一段時間后,委托方就會逐漸放松監(jiān)管,社?;疬\營管理者將會重蹈不盡職策略的覆轍。在實際情況中,由于社?;鸸芾肀O(jiān)督機構不能時時刻刻對代理方進行監(jiān)督,代理方受到利益驅使仍人會存在僥幸心理而繼續(xù)產生營私舞弊或者不盡職的行為。博弈雙方總是處于一種動態(tài)平衡中,而不會處于某一靜止平衡點。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社?;鹜顿Y運營的實際管理中,委托方與代理方之間存在一種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分析兩者策略的演化路徑可知,當委托方監(jiān)督力度加大時,即y>a時,經過長期衡量和策略調整,代理方趨向于選擇盡職策略;當委托方監(jiān)督力度減小時,即ya時,經過長期衡量和策略調整,委托方監(jiān)督力度將降低;而當代理方頻頻發(fā)生失職,即x (2)代理方的策略選擇與不盡職收益和被懲罰成本的相對比例有關。由代理方行為的決策分水嶺點a=S2/S1+S2可知,a值大小是不盡職獲得收益S2的增函數,是受到懲罰S1的減函數。而代理方的策略選擇,最終取決于兩者的相對比例:當S2遠遠大于S1時,可知代理方的不盡職的可能性為1;當S2遠遠小于S1時,可知代理方不盡職的可能性為0。 (3)委托方的策略選擇與監(jiān)督成本、監(jiān)督收益、不監(jiān)督的損失三者的相對比例有關。由委托行為的決策分水嶺b=(C2+C3-C1)/(C2+C3)=1-C1/(C2+C3)可知,委托方監(jiān)督的可能性是監(jiān)督成本C1的減函數,是監(jiān)督收益和監(jiān)督可避免損失的增函數。而委托方策略的選擇,最終取決于三者的比例,當監(jiān)督成本C1遠遠高于監(jiān)督收益C2和可避免損失 C3時,監(jiān)督可能性較小;而當監(jiān)督收益C2和可避免損失 C3時遠遠高于監(jiān)督成本C1時,監(jiān)督可能性增大。 四、 管理啟示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論,對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委托代理雙方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社?;鹜顿Y運營的實際管理中,委托方與代理方之間存在一種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代理方的策略選擇與不盡職收益和被懲罰力度的相對比例有關;委托方的策略選擇與監(jiān)督成本、監(jiān)督收益、不監(jiān)督的損失三者的相對比例有關?;谏鲜鼋Y論,我們可以獲得如下有利于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管理啟示: (1)對社?;疬\營投資代理方不盡職行為采取靈活的懲罰力度,降低代理方不盡職的概率。懲罰力度的大小應根據代理方不盡職獲得收益而制定,而不能對所有不盡職行為采用“一刀切”式的懲罰力度。政府法律部門應該不斷的補充和健全相關法律,從懲罰成本以及可執(zhí)行力度方面加大對代理方不盡職行為的打擊,基于不同的不盡職行為采取變動的懲罰力度措施。只有懲罰力度遠遠大于獲得收益時,才能夠起到警戒代理方不盡職的作用。 (2)控制監(jiān)督成本,提高監(jiān)督的概率?,F有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干擾,導致監(jiān)督部門在查處社?;鹜顿Y運營工作產生很多困難,監(jiān)督成本很高。因此,有必要用制度手段減低監(jiān)督費用的成本。例如,建立透明的財務制度,把社?;鹜顿Y的財務情況公之于眾,讓每個社會利益相關者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監(jiān)督社保基金的運作情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1. 2. 唐珊珊.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的現狀及對策. 商業(yè)文化,2012,(4):311-311. 3. 李曉芳.淺談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運營.經營管理者,2012,2011(3):30. 4. 魯毅.關于社?;鸨O(jiān)管的若干思考.特區(qū)理論與實踐,2002,(6):35-38. 5. 張麗華.社?;鸬亩嘣顿Y與風險控制.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4,18(3):40-42. 6. 樊小鋼.社會保險基金多元化投資模式及監(jiān)管機制構建.特區(qū)經濟,2004,(8). 7. 巴曙松,譚迎慶,丁波.社?;鸨O(jiān)管的現狀,問題與建議.當代經濟科學,2007,29(5):75-79. 8. 李連友,趙孟華.集中監(jiān)管還是分散監(jiān)管——社會保險基金監(jiān)管組織結構分析.湖南社會科學,2004,(4): 70-72. 9. 馮果,李安安.濫用與規(guī)制:我國社?;鸬谋O(jiān)管缺失及其補救.當代法學,2007,21(4):25-32. 作者簡介:王小華,東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