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的真正價值在于她是體現(xiàn)俄羅斯民族精神和文化沉淀的源頭。她是俄羅斯國家民族未來復(fù)興的象征。代表文化和藝術(shù)的詩以及代表勇氣和抗爭的劍,是這座城市簡潔而完整的寫照。
俄航美制波音767~300客機掠過蒙古高原向歐洲飛去,我殷切地期盼著早一些走近俄羅斯,走近那座唯一因為城市本身的經(jīng)典文化藝術(shù)而獲得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遺產(chǎn)”殊榮的圣彼得堡。
一早來到圣彼得堡,盡管清晨7點鐘的圣彼得堡還在黑暗中酣睡,我們卻明顯地感到了她的不同。這座城市給我們的最初印象是恬靜、整潔、古典、優(yōu)雅和非常歐洲,這正好符合我先前的想像和期待。
圣彼得堡的地位無疑是世界級的——這座剛好三百周歲的城市曾經(jīng)是彼得大帝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帝都,如今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是歐洲的第四大城市,是北極圈內(nèi)唯一的大城市,是俄羅斯最靠近歐洲中心的中央直轄市,還是一座唯有巴黎才可以與之媲美的文化藝術(shù)都市——而巴黎還沒有能夠得到她所獨獲的殊榮(“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圣彼得堡的地圖像極了一只雄鷹——市區(qū)是鷹身,沿著芬蘭灣北岸向西延伸的帶狀建成區(qū)如同鷹的頭和脖頸,而芬蘭灣南岸的土地如同鷹爪,頭和爪都朝著歐洲。這張地圖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當年彼得大帝與生俱來的征服歐洲的情結(jié)。
古今中外有許多文明和文化是由水孕育出來的。江河湖海創(chuàng)造著人類的立體文化史。圣彼得堡的位置顯然得水獨厚。溝通西歐、北歐、中歐和東歐的波羅的海在芬蘭的南部向東突入而形成了巨大的芬蘭灣,圣彼得堡就坐落在芬蘭灣的東岸。這個城市的東北部是面積近兩萬多平方公里(相當于八個太湖)的歐洲最大淡水湖——拉多加湖。全長只有75公里但既寬且深的大涅瓦河把拉多加湖和波羅地海聯(lián)接在一起,水也就成了圣彼得堡這座藝術(shù)帝都取之不盡的文化源泉。
以城市建筑論,法國首都巴黎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建筑藝術(shù)之城,上海外灘建筑帶的全城翻版便是巴黎。如果要在全世界尋找第二座在規(guī)模和藝術(shù)水準上與巴黎相媲美的城市,也許非圣彼得堡莫屬了。所不同的是,巴黎的建筑以石頭為主,圣彼得堡的建筑外表多為各色艷麗的涂料,顯得不如巴黎那樣穩(wěn)重,卻多了幾分豐嬈。圣彼得堡有三千多座建筑物是世界級文物,在一座巨大的都城中,古建筑能如此完整地保留的并不多見也極不容易。
與只有一條塞納河穿城而過的巴黎相比,圣彼得堡坐落在由涅瓦河及其許多支流與河汊肢解而成的一百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和半島上,由七百余座橋梁聯(lián)接而成,這里的橋舉目皆是并且各有特色,眾橋本身就足以成為一個主題博物館。所以,這座城市還有巴黎所沒有的一些美名——“千島之城”、“千橋之城”和“北方威尼斯”等等。
圣彼得堡的發(fā)展有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教育。這座城市有一百多所大學(xué),多半是公立的、近半是私立的,其中不乏名校。舉世聞名的列賓美院就是這里。據(jù)說,曾經(jīng)只有三位中國學(xué)生考取了這所學(xué)校,都是來自中國美院的青年教師,但都未能堅持念完大三,足見這所學(xué)校的水準和嚴苛。
圣彼得堡市在治安方面也不錯——市政府門前沒有武裝警衛(wèi),可以自由出入;博物館和大劇院里,除了看門、收票和看管外衣的老太太們,甚至看不到任何青壯年的保安人員。也許,這座如此美麗的城市容不得任何破壞社會的齷齪。
我認為,圣彼得堡的真正價值在于她是體現(xiàn)俄羅斯民族精神和文化沉淀的源頭,她是俄羅斯國家民族未來復(fù)興的象征。代表文化和藝術(shù)的詩以及代表勇氣和抗爭的劍,是這座城市簡潔而完整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