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泰國電影《暹羅之戀》毫不吝惜地用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長來訴說一些寂寞的故事,而這寂寞很大程度上來自家庭。本文通過分析影片中兩位男主角同性戀傾向的成因,探討父親的缺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編導(dǎo)將同性戀與異性戀放在同一個平臺上來加以呈現(xiàn),從而告訴觀眾這兩種戀情都是自然的,正常的。從母親的焦慮到最終允許兒子自己選擇,意味著社會對同性戀的寬容。
關(guān)鍵詞:同性戀父親寂寞愛
作者簡介:孫韡(1984-),女,浙江杭州人,貴州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10級課程與教學(xué)論專業(yè),語文教育研究方向在讀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106.3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5-0248-01
青少年性意識的覺醒、性的沖動與困惑,是許多創(chuàng)作家所關(guān)注的。比如年輕的泰國導(dǎo)演Chukiat Sakveerakul,就通過電影《暹羅之戀》敏銳地反映了青少年在成長中的性取向問題。但它并不是單純的同志電影,導(dǎo)演聲稱他是透過這部電影表達(dá)人類最深奧的“愛”的主題。阿嬤和Mew的祖孫之愛,Tong一家人的愛與傷害,Ying對Mew執(zhí)著的愛,甚至阿嬤與阿公之間能讓阿嬤等上一輩子的愛情,都是這部電影的主干部分。
《暹羅之戀》從一開始就如《盛夏光年》一樣,也有音樂和童年情結(jié),以及校園,成長,同性戀,家庭變故等一系列關(guān)鍵詞。而它之所以能夠中國觀眾的眼光,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影片涉及了同性戀議題,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內(nèi)地電影人較少接觸的題材;其次是兩位主角,Tong的飾演者M(jìn)ario和Mew的飾演者Pchy,因其出色的表演而成為年輕人的偶像;第三,中國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作為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貫穿影片始終,也很容易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
一、引子
具有同性戀傾向的愛欲,是觀看過泰國青春片《暹羅之戀》后無法回避的話題。影片中的兩個男孩Mew和Tong之間之所以會產(chǎn)生愛情,與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Mew從小在一個父親缺席的環(huán)境里長大,他與阿嬤生活在一起,對父親沒有感情。阿嬤喜歡音樂,通過琴聲表現(xiàn)她與失蹤的丈夫之間的愛情。童年的Mew問阿嬤:“會彈琴有什么用???”阿嬤說:“也許有一天,你可以用音樂把你的心聲告訴給某個人,就像阿公告訴阿嬤一樣?!边@對Mew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父親的缺失,使Mew渴望有人來替代他。當(dāng)Mew遭到其他男生欺負(fù)時,和他一般大的Tong挺身而出,勇敢地保護(hù)了Mew,也溫暖了他孤獨(dú)寂寞的心。所以當(dāng)Tong的父母問起兒子怎么成了熊貓眼時,Mew跟著Tong一起撒謊說是被球踢的,共同的小秘密使他們把對方視為最珍貴的朋友。所以,Tong和家人從清邁旅游回來之后,給Mew和阿嬤都帶了禮物,而給Mew禮物的方式更是特別。當(dāng)Mew得知這一好玩的送禮方式是Tong從父親那里學(xué)來的時候,平靜地說了一句:“你們家真有趣?!倍谶@句淡淡的對話背后,是Mew對Tong家的親情濃濃的羨慕。Tong的父親那種獨(dú)特的按圖索驥的尋寶游戲,正是孩子們感受父愛與親情的過程,這對Mew來說是既陌生又新鮮的。雖然最后一個零件——鼻子已經(jīng)被伐木工人連同藏鼻子的樹一起運(yùn)走,但Mew說,他已經(jīng)很高興了。
命運(yùn)捉弄人,它在突然之間破壞了Tong的幸福家庭。原來要求在清邁再多玩幾天的姐姐Tang失蹤了,陰影從此降落在了這個原本充滿歡樂的家庭,但這卻給了Mew和Tong親密接觸的機(jī)會。在Tong的父母去清邁尋找愛女的時候,Mew陪著Tong度過了那段痛失親人的揪心日子。白天,他們一起上學(xué),夜晚,他們同床而臥,Mew在心里默默隨著基督徒Tong一起向上帝祈禱,兩個小伙伴之間的友情就這樣發(fā)展起來。
這段日子使Mew和Tong情同手足,但徒勞而歸的Tong的父母不忍再在物是人非的老屋里傷心回憶,決定搬家去另外一座城市,他們不得不被分離。Mew沒有勇氣去送別他最好的朋友,大家都不知道Mew在什么地方,但Tong很快找到了他??墒菬o論Tong說什么,Mew始終背對著鏡頭,一句話也不說。車發(fā)動起來后,Tong回身張望,終于看到了Mew的身影。沒有夸張的奔跑與眼淚,但是兩人深深的不舍一目了然。兩個男孩第一次品嘗到了分離的痛苦滋味,第一次意識到對方在自己心目中是如此重要。而Mew也開始學(xué)著明白:“離別這種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暹羅之戀》的序幕,為我們刻畫了兩位男孩之間友情產(chǎn)生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因素,表現(xiàn)風(fēng)格質(zhì)樸、清新而詩意,為整部電影的人物關(guān)系發(fā)展與故事走向奠定了基礎(chǔ)。
二、覺醒
《暹羅之戀》正片開始時,Tong和Mew都長成了英俊少年??釔垡魳返腗ew更成為了August樂隊的靈魂:主唱加詞曲創(chuàng)作者。為了樂隊的一張唱片,Tong和Mew在暹羅廣場不期而遇了,沒有夸張的擁抱,眼睛里卻溢滿了興奮。自從姐姐失蹤后,Tong的父親日日借酒澆愁,一天天萎靡下去;母親則一個人苦苦支撐起一個家,無暇真正關(guān)心自己。而Mew也是自從最親愛的阿嬤去世后一直獨(dú)自生活,他們的內(nèi)心都是深深的寂寞。久別重逢,兩個人都充滿了喜悅,當(dāng)他們并肩走在一起時,Mew開始感覺到自己似乎和別人不一樣。這時候,影片依舊保持著清純質(zhì)樸的風(fēng)格,畫面含蓄而自然。
為了給Tong刻一張已經(jīng)絕版的August的唱片,Mew邀請Tong回到了他家。Tong在Mew的房間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那個缺了鼻子的木偶,兒時的合影。就在Mew那張象征著青澀少年情愛的綠色小床上,Tong和Mew像小時候一樣睡在同一條被子下,Mew靜靜地訴說著內(nèi)心深處的寂寞。他說:“長大以后,寂寞是比沒有朋友還要寂寞?!笨伤膊幻靼祝且驗檫@寂寞才發(fā)現(xiàn)了他對Tong的愛,還是因為這愛才催生了寂寞?
Mew一番真實(shí)的表白聽得人心疼,而Tong非常理解他的這種感受。姐姐的失蹤,與親如兄弟的Mew分離,父親放棄了責(zé)任只與酒精為伍,這是一種事實(shí)上的父親的缺位,這一切讓Tong如何不感到寂寞呢?他忍不住伸出手臂,把Mew攬入懷里,一切盡在不言中。心扉敞開了,他們忽然意識到,盡管分別了幾年,但都在心底深處為對方留了一個小小的空間,固守著那份說不清的情感。
起初,自我意識處于混沌狀態(tài)的Mew和Tong并不明白那些女孩子的美貌與愛意為何不能打動他們,而此刻,他們才意識到對方的存在就是心靈的安慰。一直為不懂戀愛卻要受命創(chuàng)作情歌而苦惱的Mew突然有了靈感,歌詞與音韻從他的心里汩汩流出:“或許你聽過的情歌不計其數(shù),但這首是只屬于你的情歌。”
《暹羅之戀》把同性戀與異性戀放在同一個平臺上,交錯著從不同層面進(jìn)行敘述,讓人明白這兩種戀情都是自然的。在這兩個純真少年的身邊都不乏少女的追求,Mew的鄰居,純情的Ying對他一往情深,她閨房的墻上貼滿了Mew的照片,而Mew似乎不解風(fēng)情,急得Ying捧著《愛情寶典》翻了又翻。Tong的女友Donut小姐美麗而自負(fù),她努力想駕馭Tong的感情,偏偏Tong卻常常表現(xiàn)得木訥和心不在焉。比如,Donut希望Tong為她挑選一副耳環(huán),Tong表現(xiàn)得不置可否,卻在看到那個和送給Mew的造型一樣的木偶時,扔下Donut沖進(jìn)店內(nèi)要買木偶的鼻子。就在那個為找到“Tang姐姐”而舉行的家庭宴會上,Mew的歌聲穿透了Tong的心。沐浴在皎潔的月色下,Tong與Mew在靜謐的花園里相依而坐,接下來是輕輕的一吻。這是幸福的遲緩到來,然而,是不是“如果有愛,就會有希望”呢?
單純的Ying愛Mew愛得真誠而熱烈,她傻傻地按照《愛情寶典》的指點(diǎn),買了99朵玫瑰,一朵一朵地剪去上面的刺,并試圖悄悄綁在Mew的家門口,卻意外得知Mew是個同性戀者。猶如五雷轟頂,傷心欲絕的Ying奔回家,撕下墻上所有Mew的照片。她問Mew,我還應(yīng)該有希望嗎?Mew說,你永遠(yuǎn)是我的好朋友。初戀就像來不及綻開的花朵一樣枯萎了,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將情敵Tong推向了Mew那一邊。青春的覺醒,神圣的初戀,美好與殘酷,熱情與無奈,少男少女們就這樣在人生的坎坷、歡笑與哭泣中慢慢長大。
三、選擇
然而,傳統(tǒng)社會往往容不下像Mew和Tong這種少年之間的情感。Tong的媽媽在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兒子與Mew接吻的那一幕,大驚失色,她不能容忍這對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將友情向著愛情的方向發(fā)展,自認(rèn)為有責(zé)任把兒子引到正途上來。第二天她背著Tong找到了Mew,明確告訴他,她的兒子將來要娶妻生子,她表達(dá)了大多數(shù)父母的態(tài)度與意志。
Tong母親的裁決對Mew來說,是個極其殘酷的打擊。因為Tong,他剛剛建立起一種安全感和幸福感,而現(xiàn)在,在強(qiáng)勢的母親面前,在強(qiáng)大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體系面前,Mew覺得自己是如此無助,他不得不選擇了服從。失魂落魄的Mew遵守了諾言不再見Tong,甚至也不接他的電話,重新回到了他的寂寞中。
Tong也同樣經(jīng)受了猝不及防的精神打擊,他來到Mew家樓下,對著窗子拼命呼喊。然而,跟小時候一樣,任憑Tong如何呼喚,Mew還是一直背對著鏡頭,保持沉默。這說明從小到大,Mew的內(nèi)心一直就甩不開深深的寂寞。最后在鄰居的咒罵中,Tong只能無奈地回到死氣沉沉的家。兩個15歲的少年,在懵懂之中渴望愛與被愛,覺醒了的青春卻又飽受內(nèi)心的折磨與外界的阻撓,這,也許就是成長的煩惱。
在人物刻畫方面,Tong的母親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生活的打擊與困境面前,她始終堅忍不拔,遠(yuǎn)遠(yuǎn)勝于那個自暴自棄的丈夫,事實(shí)上她在家庭中已經(jīng)取代了父親的位置。自從突然痛失女兒之后,Tong的父親不但再也沒有出去工作過,而且酗酒成癮。而與此形成強(qiáng)烈的對比,Tong的母親不但沒有抱怨終日浸泡在酒精里的丈夫,也沒有再提起丈夫的過失,她的臉上從來沒有顯露出過多的委屈和哀愁。生活的艱辛與操勞都不能壓垮這位美麗的母親,但她唯一無法接受的,是兒子Tong和Mew之間非傳統(tǒng)的性取向,這是社會對同性戀的固執(zhí)成見。為了強(qiáng)調(diào)恐同主義這一外部環(huán)境因素,影片用不同的鏡頭表現(xiàn)了Tong的母親那焦慮不安的眼神,她和丈夫之間爆發(fā)的激烈爭吵,以及受到朋友們嘲笑后Tong的尷尬與憤怒。
但最終Tong母親的態(tài)度還是有所轉(zhuǎn)變,這主要是由于受雇假扮Tang的女孩June的批評。June指出了Tong母親的自私,這讓母親開始反省自己。最終,在圣誕節(jié)之夜,通情達(dá)理而又深愛兒子的母親讓Tong自己決定人生。當(dāng)Tong最終把小男孩人偶掛在圣誕樹上時,母親還是報以理解的微笑。這意味著《暹羅之戀》對以人為本的強(qiáng)調(diào)。
以人為本,不僅體現(xiàn)在母親對Tong的性向的接受上,更體現(xiàn)在Tong在家庭和Mew之間所做的選擇上。同樣在圣誕夜,Tong拒絕了Donut的約會邀請,帶著木偶的鼻子堅定地朝Mew的表演場地跑去。他誠懇地對Mew說:“我可能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但這并不代表我不愛你?!边@是一個少年身處成人世界中的無奈選擇,雖然這樣的選擇對于這個年齡的Tong來說,似乎是過于懂事了。不過,有了這一場銘心刻骨的經(jīng)歷,Tong和Mew會真正成熟起來。影片的結(jié)尾很耐人尋味,Mew一個人對著雖然完整了,但鼻子由于不匹配而長出一截的木偶哭著說:“謝謝你”。這種悲傷中摻雜的幸福是苦澀而深刻的,木偶看似完整了,卻和Tong與Mew的人生一樣,仍然留下了遺憾。
總之,《暹羅之戀》以一以貫之的干凈鏡頭,將每個角色的情感表達(dá)得細(xì)膩而精準(zhǔn),富有詩意。該片敘事流暢、含蓄、質(zhì)樸,具有一種清新的氣息。難能可貴的是編導(dǎo)沒有對同性戀做任何道德批評,而是更多地給予主人公深切的人道主義關(guān)懷。
參考文獻(xiàn):
[1]、 楊宇姣.《暹羅之戀》:泰國青春電影的成長[J].電影評介,2011,(19):37-39.
[2]、 趙麗.惆悵的年華,淡淡的感傷——解讀《暹羅之戀》中的顯性與隱性話語表達(dá)[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0,(10):104-104,106.
[3]、 周曉秋.論《暹羅之戀》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性[J].電影文學(xué),2010,(15):28-29.
[4]、 春子.爸爸,用愛打開孩子的童年之窗——“父教缺失”給我們的思考——當(dāng)父親這個角色缺席時[J].為了孩子:下半月號3-7歲,2009,(6):9-10.
[5]、 麥永雄,付飛亮.《夜訪吸血鬼》中的男同性戀[J].電影評介,2007,(3):39-40.
[6]、 陳丹.幼兒園活動中的父親參與不可或缺——基于性別心理學(xu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9):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