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析了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所體現(xiàn)的美國文化,分析了美國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美國夢,婚姻家庭狀況,體育熱等文化,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美國文化。
關(guān)鍵詞:《當幸福來敲門》;美國文化;美國夢;多元文化
作者簡介:王曉俠(1976-),女,陜西韓城人,陜西科技大學外國語與傳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及影視文化。
[中圖分類號]:I10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5-0243-02
電影是文化的一面鏡子,是通過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和生活場景來傳達某一特定文化的重要途徑。美國電影是美國文化在銀幕上的重要表達方式之一,是宣揚美國人的價值觀和展現(xiàn)美國文化的重要途徑。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全面展示了美國獨特的文化。
一、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簡介
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取材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電影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chǎn)、老婆離家的落魄業(yè)務(wù)員,刻苦耐勞地善盡單親責任,奮發(fā)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后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納(威爾·史密斯飾演),在28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父親,所以當時他下定決心在有了孩子之后,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爸爸。但他事業(yè)不順,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醫(yī)院,靠賣骨密度掃描儀為生。在他偶然間認識到做證券經(jīng)紀人并不一定需要大學生文憑,而只要懂數(shù)字和人際關(guān)系就可以做到后,就主動去找維特證券的經(jīng)理Jay Twistle。憑借自己的執(zhí)著和非凡的妙語,以及高超的魔方技巧,克里斯得到了一個實習的機會。但是實習生有20人,他們必須無薪工作六個月,最后只能有一個人錄用,這對克里斯來說實在是難上加難。這時,妻子因為不能忍受窮苦的生活,獨自去了紐約,克里斯和兒子也因為極度的貧窮而失去了自己的住所,過著東奔西跑的生活。他一邊賣骨密度掃描儀,一邊作實習生,后來還必須去教堂排隊,爭取得到教堂救濟的住房。但是克里斯一直很樂觀,并且教育兒子,不要灰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自己的努力,克里斯最終脫穎而出,獲得了股票經(jīng)紀人的工作,后來還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
二、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文化解讀
這部電影源于真實生活,影片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美國的典型文化,如:多元文化,宗教文化,美國夢,婚姻家庭狀況,體育熱等文化。
(一)多元文化
美國歷來被稱為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爐”。不同膚色,不同文化的少數(shù)民族在美國這片土地上與白人主流社會相互影響,相互糅合。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時時處處展現(xiàn)出這一點。無論在舊金山的街道上,地鐵上,公交上,還是在公司里,商場里,教堂里,我們都可以看到有著不同膚色,來自不同國家,代表不同文化的人們。這正是“大熔爐”的真實寫照。影片中曾多次出現(xiàn)代表著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唐人街。
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影片中也流露出美國的種族不平等。在代表著高收入階層的證券交易所里,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白人,而在代表著社會底層的收容所門前的人群中,黑人明顯居多。電影中的主人公的遭遇亦是如此,在實習期間,培訓主管經(jīng)常安排他做一些與工作無關(guān)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受到歧視。
(二)宗教文化
美國是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美國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猶太教、東正教、佛教、伊斯蘭教、道教等宗教亦有一定信眾。信仰宗教的公民在總?cè)丝谥屑s占90%以上?;浇淌谴蠖鄶?shù)美國人選擇的教派,上帝在他們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片中,兒子給爸爸講了個關(guān)于上帝的故事:有一天,一個人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這時,一只船過來問他:“需要幫助嗎?”,他說:“不用,謝謝,上帝會救我的”。后來,又一只船過來問他:“需要幫助嗎?”,他說:“不用,謝謝了,上帝會救我的”。后來,他淹死了,上了天堂,他問:“上帝,你為什么不救我?”,上帝回答說:“我不是派兩艘大船去了嗎,笨蛋?!边@個笑話巧妙地暗示了基督教教義:自助者,天才助也!在實習開始,當培訓主管將Security Analysis 那本像字典一樣厚的書發(fā)給實習生時,他說:“這將是你們的‘圣經(jīng)’,你們要吃睡不離身。”由此可見,圣經(jīng)在美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影片中落魄的父親帶著兒子在教會收容所聽牧師布道時,教徒唱著圣歌,上帝指引著虔誠的教徒。
宗教在美國人的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國人一生的很多重要場合,都離不開宗教,如出生、結(jié)婚、死亡時,美國人都會舉行正式的宗教儀式。
(三)美國夢
美國夢一直伴隨著美國這個年輕的國家的成長。它的精髓就是人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個人的成功。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quán)力和自由,只要努力拼搏,遇到困難勇往直前,終究會有一天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成功靠的是個人奮斗和個人才能。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是美國夢的最佳詮釋者。當克里斯在街上偶遇一名成功人士開著名車上班時,他問道:“老兄,請教你兩個問題。你是干什么的?你是怎么干的?”當這位陌生人告訴他做股票經(jīng)紀人不需要大學文憑,只要你精通數(shù)字并善于和人交往,你就可以做好它,他就萌生了做股票經(jīng)紀人的夢想。后來他也的確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
周末陪兒子打球時,兒子因打得不好而垂頭喪氣,父親勸兒子 “別讓大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 即使是我也不行, 好嗎? 你有夢想的話,你就得保護他。那些自己沒有成才的人也會說你不能成才。 你要什么的話,就要努力得到” 。父親的這一席話惟妙惟肖地闡釋了“美國夢”。
(四)婚姻家庭狀況
西方人的婚姻觀與中國人的婚姻觀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他們認為:婚姻屬于個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時,婚姻不屬于道德問題,一個人有權(quán)選擇和他/她最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婚姻是一個錯誤,他/她有權(quán)做出第二次選擇。他們認為強迫兩個不相愛的人在一起時殘忍的。美國的離婚率甚至高達50%,美國的單親家庭和離婚問題是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電影一開始,主人公在與寶貝兒子在日托中心分別時,回憶到:我第一次見到我父親時,已經(jīng)28歲了,我兒時就決定,將來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一定得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
可是,命運和這位好父親開了個玩笑,雖然孩子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可遺憾的是,妻子卻因為不能忍受貧苦的生活,毅然離開了父子二人。這正是美國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
雖然美國的離婚率較高,美國人的家庭觀念還是很強的。許多美國人很重視自己的家庭,他們十分呵護自己的家人,父母會盡一切努力出席孩子成長中的重要場合,如:畢業(yè)典禮,學校運動會等活動。影片中太平洋貝爾電話公司退休基金會執(zhí)行長沃爾特·瑞本的辦公桌上擺放著自己家人的照片,他也會忙中抽閑,陪自己的兒子去看橄欖球賽。
(五)體育熱
體育運動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很多美國人而言,體育運動不僅僅是業(yè)余愛好,而是生活的主要部分。美國人熱衷于三大球類運動:橄欖球、籃球和棒球。除了參與這些運動,無數(shù)的運動迷為了能夠目睹他們喜愛的球隊或運動員比賽不惜高價購買門票。其他的球迷則寸步不離地守在家里收看電視轉(zhuǎn)播。美國的家庭、學校以及社區(qū)都配有許多專門的球場供人們休閑運動。
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體育運動的場景。影片開始,克里斯送兒子上學的路上,一個男孩在路邊的籃球場打籃球;周末,克里斯陪兒子去打籃球;影片中的瑞本也是一個熱衷的球迷??死锼沟谝淮胃凹s遲到,瑞本急著去看舊金山市橄欖球隊49人隊的比賽。電話中他還提到,周一晚上可是橄欖球比賽時間呀。在周末克里斯帶兒子特意去瑞本家的路上,一個小男孩抱著個籃球從路邊跑過。見到瑞本后,瑞本邀請父子二人一起去燭臺球場觀看橄欖球球賽。在比賽場上,我們可以看到球場數(shù)以萬計的熱衷的球迷。
除了以上幾點,影片中處處傳遞著美國的文化。美國人的時間觀念特別強:實習生面試的時間具體安排到個人;瑞本和克里斯的約會時間預約好是20分鐘;美國人喜歡養(yǎng)寵物:休閑公園,橄欖球看場都可以看到寵物的影子;美國人的稅務(wù):美國人除了買賣未加工的農(nóng)產(chǎn)品,買賣其他產(chǎn)品都應(yīng)該上稅,電影中政府敦促克里斯因賣骨質(zhì)掃描儀而向政府繳稅;美國人的飲食很簡單:一日三餐主食面包、漢堡、披薩,配以牛奶、果汁和飲料,肉食以煎、烤為主。
三、 結(jié)語
電影作為一門視聽藝術(shù),通過藝術(shù)形象的展示,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反映不同的社會文化。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主人公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都打上了美國文化的烙印。通過欣賞影片,我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加深對美國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參考文獻:
[1]、 袁明. 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2]、 簡悅. 美國社會文化細節(jié)觀察[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3]、 潘立春. 美國夢想的體現(xiàn)——《當幸福來敲門》[J]. 電影文學, 2008(13).
[4]、 蔡焱. 《當幸福來敲門》和美國隱蔽文化 [J]. 電影文學,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