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來積極引導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然后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文章的寫作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緊密聯(lián)系,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一、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積累詞句。豐富語言
寫作是多數(shù)學生最為煩惱的,不少學生感到?jīng)]有詞匯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是苦思冥想出來的語句卻詞不達意,甚至有的學生知道自己的文章缺乏文采而又無計可施,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厚積語句,缺少通過閱讀積累語句的過程。當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學校為了應考,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課堂教學中了,忽視了學生的閱讀教學,學生的知識面就有了局限性;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家長不理解閱讀的重要性,為了能讓孩子在學習中有好的成績,剝奪了孩子的閱讀權(quán)利;還有就是由于學生受自身年齡特點影響,閱讀只是為了追求故事情節(jié),不知道積累詞語,不能將學到的知識很好地利用到寫作中。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明確的目標,積極引導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和積累,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詞、句的理解是閱讀教學中對給定文章的詞、句的解釋和體會,體會這些詞、句在整篇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心理,學習作者用詞的精確性、運用的妙詞佳句。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積累的詞匯自然就增多了,寫作時也就有話可說了,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將不再困難。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詞語的興趣。
二、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寫作技巧
在我們的學習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可以是我們進行寫作教學的范文,所以要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范文的寫作技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動靜結(jié)合運用巧妙
在朱自清的《春》一文中,作者寫了“春花”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作者抓住了春花的靜態(tài)美;“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則體現(xiàn)了動態(tài)的美。
2.語言準確、生動
如,“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個“鬧”字準確表現(xiàn)出春花的繁盛和香氣濃郁的景象。
三、在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訓練不可沒有依傍和模仿,就像兒童模仿大人學說話一樣,從描紅開始學寫字,從臨摹練筆開始學繪畫一樣。茅盾說:“‘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低形式?!蹦7率莿?chuàng)造的基礎,創(chuàng)造是模仿的目的。通過模仿能使學生具有成就感,進而促進他們?nèi)ラ喿x,從而更有動力去寫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生對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或自己喜歡的句子生發(fā)美感享受的那一刻,在閱讀興味正濃時,教師要及時提出讓他們仿寫他們喜歡的句子,此時,學生的情感體驗正處于高峰階段,正是仿寫的好機會,這時候我們就應該適時地讓學生寫下來。
四、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寫作的源泉
沒有文章的材料,是無法寫出文章來的。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感悟到哲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之所以有涓涓清泉,是因為有不竭的生命活水。如果閱讀好比“源頭活水”,那么寫作就好比是“如許清泉”。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學習課文中的表達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開掘?qū)懽鞯脑慈e累材料,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來。
于是,在教課文時,我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觀察,才能寫出形象生動、語言流暢、景色優(yōu)美的好文章來。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很平凡的事情也可以成為很好的題材,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寫作的素材無所不在。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理解教材,把課文內(nèi)容化為他們的自我認識。反過來,這些寫作好了,又能促使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更趨深入。
(作者單位陜西省楊凌區(qū)姚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