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畢業(yè)就失業(yè)讓人很難接受,那么畢業(yè)馬上有工作是不是一定感覺很幸運呢?對于我認識的一位帥哥和一位美女,卻未必如此。
去年的畢業(yè)季,王哲前腳走出校門后腳就被公司錄用,還是專業(yè)對口的金融顧問工作。步入職場,王哲沒有一絲緊張,有的是無限興奮和期待。他真心渴望能夠在理想的崗位上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機會,以證明在學校優(yōu)秀的自己,在職場同樣出色。
入職一個月,部門經理找他談話,上來就說工作完成得不合乎要求。王哲聽了著實委屈,自己新加入又沒有工作經驗,公司沒有給培訓,入職后做的都是些半途工作,能和那些有經驗的人做得差不多已經非常困難。做領導的,不表揚也就算了,現在還來批評,真是沒天理了!
想到這些,王哲毫不猶豫地找到人事經理,請求換部門。談話中,人事經理了解到具體的情況,對王哲說:“你已經不是孩子了,在職場上不能意氣用事,對人對事太情緒化影響的不僅僅是團隊,更是你自己的發(fā)展。要知道,上班就是完成工作,這是職業(yè)人的基本態(tài)度,不能因為自己不具備相應能力,就怪公司,怪領導?!?/p>
王哲還要爭辯,人事經理又對他說:“不明白可以學,職場里的學是旁觀、請教、實踐的過程,不是別人比你資格老就必須無條件主動幫你提升的。你要知道,學生和員工的最大區(qū)別,就是一個是被動學,一個是主動學;一個是別人趕著你學,一個是自己趕著要學?!?/p>
經歷三個月的蛻變,王哲才定下心來,并獲得了部門經理的認可。一年后,他晉升了。當王哲聽到同學說“你好幸運”時,他卻說:“從學生到員工,我真覺得像蛻皮一樣!職業(yè)思維和學生思維最大的不同,是你不能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考,而是要站在團隊,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你不再只是為了個人成績而獨自奮斗,還要考慮整體利益同事領導,爭取協(xié)調一致的完成工作。”
王蘭是2008年時我招聘的應屆生,初入職場,她就做部門助理,遇到一位結果導向型的硬朗領導。合作中,王蘭感覺壓力巨大,每天有數不清的事要辦,還都要求完成得盡善盡美。就在她努力適應的時候,領導突然提出部門活動經費由她保管。王蘭越想越氣,什么事都是自己的,名義上說是助理其實就是個勤雜工。
就在王蘭對工作越來越反感的時候,領導為了數據錄入有誤而火冒三丈地吼了她一頓。王蘭第二天沒來上班,部門活動經費也沒上交。王蘭是這么想的,經理既然這么沒有人情味兒,就該給他點教訓。為此,我安排人事主管聯(lián)系王蘭,告訴她不辦理手續(xù),私拿部門費用會承擔法律后果的。而她堅持說自己十分委屈,給那位領導點教訓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個月后,王蘭應聘到了一份銀行的工作,卻因為原單位離職證明未提供而無法入職。王蘭的證明在哪里?她知道即便公司給開,上面也會寫著:截留公款,未辦理離職手續(xù)。在她怯懦地打電話問我時,我告訴她:“作為一個職業(yè)人,不可以像在學校一樣,不高興了就不理人或是逃課出氣。必須有職業(yè)化的態(tài)度,才能夠成就職場里的自己。”
最終,王蘭沒有得到那份工作。事后見面時,她說:“在職場上,即便是離開,也要按照職業(yè)要求善始善終地辦理好手續(xù),這個道理我懂得也晚也不晚。職業(yè)化的路,我走得曲折了點,但總算是明白了?!?/p>
在學校時,我們可以盡情發(fā)揮最自我的一面,讓個性在人生初始階段肆意飛揚。一旦走出學校大門,走進職業(yè)生涯,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職業(yè)化的轉變。不是你進入職場了,你就自然地職業(yè)化了,而是要在自己走進之前、之中、之后,不斷的用職業(yè)態(tài)度面對問題,思考工作,協(xié)調關系,克服困難。職業(yè)化,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也不是難以企及的高度,只要做到:持續(xù)學習、踏實敬業(yè)、勇于實踐、勤于溝通,你就可以迅速走上良性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順利地完成職業(yè)化轉變。
責任編輯:張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