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焦慮對英語學習會產(chǎn)生較強的負面影響,其中對聽、說技能的影響尤為明顯。學習者經(jīng)驗與聽力焦慮之間有密切關系,教師在外語教學中為學生聽力學習搭建良好的支架,多讓學生體驗到語言交流和理解帶來的成就感,對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和提高聽力理解水平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聽力焦慮;影響因素;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5-0294-02
一、英語聽力焦慮影響因素
外語聽力焦慮是指外語學習者在聽力課堂上、聽力理解過程中,由于擔心自己不能聽懂或者會受到負面評價而產(chǎn)生的緊張、不安、擔心、畏懼等情緒。筆者認為,影響外語聽力焦慮的因素涉及聽力材料、聽力課堂氛圍及學習者因素等方面。
(一)聽力材料
首先,聽力材料難易度與外語聽力焦慮成正相關。 聽力材料越難(句法越復雜、語速越快、停頓越短)越易引起學習者聽力焦慮。其次,聽力材料的形式也是引起學習者焦慮的重要原因。 調(diào)查顯示,一半的學習者認為與聽力材料形式有關的因素可以減輕焦慮感,如學習者熟悉的聽力話題、所聽材料中出現(xiàn)熟知的詞匯等。此外,還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用方言朗讀聽力材料、朗讀語速過快以及所聽次數(shù)受限也會引起學習者的焦慮感。因此不難看出,適當增加材料輸入的可理解性及清晰度、改變聽力形式的多樣化會對緩解焦慮起到一定效果。
(二)聽力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也稱課堂心理氣氛,它主要指課堂中某種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綜合表現(xiàn),它既是一種觀念形態(tài),又是給人以實在感受的教學情景。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習者擁有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感到愉快、成功的體驗。不良的氛圍常常引起學生倦怠、煩悶和焦慮。一般地說,課堂環(huán)境是導致語言學習焦慮的重要因素。多年來通過對課堂氛圍和焦慮關系的探討表明,教師營造的聽力課堂氛圍與學生情緒狀態(tài)有密切關系,師生溝通不暢、教學程序古板、方式單一是導致學習者焦慮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三)學習者因素
聽力學習者自身因素也會引發(fā)焦慮。在外語聽力中,聲音信號的接收和加工理解過程必然同時受到多種學習者因素的影響。
1.聽力理解水平
學習者聽力理解水平不同,其聽力焦慮程度也有差異。研究表明,學習者聽力理解水平越高焦慮感越低,相應的聽力測試成績就越高;反之亦然。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習者聽力理解水平和外語聽力焦慮極其顯著的負相關(r=-.88,p<.01)。也就是說,學習者聽力水平越高越不易產(chǎn)生焦慮。聽力理解水平高者不僅能充分理解聽力內(nèi)容而且還有高度的答題信心。對他們而言,保持適度的焦慮有利于促進其聽力理解;對于低聽力水平的學習者而言,有限的聽力理解水平使他們難于應對同樣難度的聽力材料,由此導致更高的焦慮水平并阻礙其聽力理解。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人們對自己能否有效地進行某一行為的判斷。自我效能感決定個體的應急狀態(tài)和焦慮的情緒反應。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更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投入更多的努力,因而他們體驗到的壓力和焦慮水平較低;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大多采取拖延、回避的方式來處理當前任務。近年來,許多對外語聽力焦慮影響因素的研究表明,學習者消極的自我效能感是引發(fā)聽力焦慮的重要變量 。在聽力理解過程中,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更相信自己的理解能力,敢于接受挑戰(zhàn)并且迎難而上,使自身的焦慮狀態(tài)保持在適度水平,因而他們的大腦更加活躍、思維更加靈活,也擅長捕獲到每一瞬間細微的信息。而自我效能感弱的學習者由于對自己的聽力能力持懷疑態(tài)度,在遇到較難的問題時往往因疲于應對緊張與焦慮情緒而產(chǎn)生思維中斷,從而影響聽力理解。
3.學習經(jīng)歷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聽力水平低的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共同點,即他們在以往的聽力過程中很少或根本沒有體驗過滿意分數(shù)帶來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形成了對聽力練習或考試的恐懼感和習得性無助感。 在對中等水平的語學習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他們幾乎沒有在聽力學習中得到過高分;并把自己視為英語學習的弱者。由于在學習者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中積累了過多的消極因素,使得他們逐漸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并且一旦在聽力過程中遇到理解障礙就產(chǎn)生高度焦慮。
4.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是人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力求獲得成功的內(nèi)部動因。 要降低聽力學習者過高的焦慮水平,就必須樹立積極的學習期望和較高的學習目標。與追求“60分萬歲”的學生相比,那些持有較高學習期望、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并對學習挑戰(zhàn)抱有堅定信念的學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更善于調(diào)控和排除自身不良情緒的干擾,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預期的學習目的。
二、英語聽力焦慮的應對策略
(一) 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指個體不斷控制自己的認知過程而采取的管理步驟,如制定學習計劃、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效果、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修改學習策略等 。缺乏元認知的聽力學習過程會導致學習者高焦慮的產(chǎn)生,難以提高其聽力理解水平。
首先,讓學習者對所聽問題進行有目的的預習,并結合知識背景排除一些錯誤選項;其次,在聽力理解時讓學習者有意識地監(jiān)控語言加工過程,同時適當?shù)貙λ爟?nèi)容進行推測,并讓學習者有選擇性地聽取關鍵信息。在聽力測試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習者對聽力技巧和結果進行討論,發(fā)現(xiàn)采用這些策略時提高了學習者聽力理解的水平,同時報告了更低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二)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對所學信息進行分析、轉化和綜合的方法,它涉及對輸入信息多種形式的處理,包括預測、推理、想象以及做筆記等策略。預測是在聽力測試前,學習者應快速瀏覽題項并根據(jù)題中的關鍵詞預測該題可能涉及的話題;其次,在聽力過程中有目的地做筆記、刪選有益信息進行答題可以有效地將學習者注意力轉移到對信息的理解上來,因而起到排除焦慮情緒干擾、降低心理壓力的目的。
通過控制學生聽力焦慮的基線水平后開始實施干預過程:第一階段,身心放松階段。在研究者的提示下,讓被試有規(guī)律地做短暫的深呼吸。第二階段,大腦放松階段。讓被試將自己的大腦想象成為一個可以巨大容器,它可以游刃有余地加工所有的語言信息。第三階段,想象放松階段。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為一個具備較高聽力理解能力的人,他能自如戰(zhàn)勝各種理解困難、克服緊張和焦慮。最后,通過對兩個組進行后測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答題錯誤率明顯比控制組低,并且在測試過程中很少感到焦慮。
(三)社會情感策略
社會情感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促成學習任務的完成而跟別人進行交流或自己主動控制情緒以消除不安或疑慮。雖然與前面兩種策略研究相比學習者極少有意識地利用社會情感策略,但是社會情感策略在外語學習尤其是聽力理解中的促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已有研究認為,充分利用社會情感策略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降低心理壓力、促進聽力理解。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策略,社會情感策略主要通過調(diào)節(jié)學習過程中的不良情緒而間接地促進學習結果的改善。因此,在聽力教學中,師生應該充分重視情感因素在師生互動中的作用,只有在民主、平等、愉悅的教學氣氛中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消極情緒并進行高效率的學習。
三、英語聽力焦慮的教學方法
當前,英語聽力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如重知識講解而輕策略講授,重內(nèi)容而輕形式,重單向傳授而輕雙向互動等。學生更多是在沉悶、壓抑的課堂中枯燥地學習?;谶@些問題,外語聽力教學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yǎng)學習者聽力策略
研究證明了策略培訓對緩解聽力焦慮、提高聽力理解的有效性,因此,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聽力策略。首先,指導學生做好聽前準備。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以便有側重點地聽。其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有重點地做筆記,尤其是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數(shù)字、年代及一些專有名詞等。再次,借助非語言信息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利用背景聲音、說話者語氣等進行文章大意的理解。最后,組織學生以自我陳述或小組討論的形式對聽力過程中策略使用的情況和結果進行評估。
(二)注重聽力材料的選擇
聽力材料作為教師策略培訓的支架,對學生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興趣、降低過度焦慮有重要意義。合適的聽力材料能夠有效地排除學習者恐懼、焦慮,并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首先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聽力水平,結合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將材料進行分級??上炔捎谜Z速較慢、語句清晰、難度適中的文本,后讓學生接觸真實、語速較快的較高難度材料。其次,把握聽力材料的量。精聽的材料宜少而典型,泛聽的則宜多而通俗。最后,選取常用、實用的聽力材料,如將對話、訪談、新聞報道等貼近學習生活作為材料可有效地緩解學生焦慮。
(三)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緩解焦慮、提高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為此,可以通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學生的成就體驗,讓學生更加自信。當然,除聽力材料的難度合適外,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力學習過程中的成績和進步,并給予及時的、積極的強化。正如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所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贊美會增強其自信并使其產(chǎn)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
(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
學生在學習中會產(chǎn)生兩種心理傾向:追求成功的傾向和逃避失敗的傾向。當希望成功的傾向強于逃避失敗的傾向時就會促進個體奮發(fā)進取,反之則會導致遲疑退縮的行為。在聽力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不僅能夠減輕其焦慮而且還能樹立自信取得成功。外語教師應注意激發(fā)、促進學生在外語學習中追求成功的動機,使學生經(jīng)常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提高動機水平,努力達到學習目標,進而產(chǎn)生更積極的學習動力。
(五)活躍聽力課堂氛圍
雖然聽力理解是一個時效性高、反應性快并易引起焦慮的過程,但是在平時的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多樣化教學、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如:開展聽力之后的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讓學生對所聽材料進行朗讀;針對某個聽力話題進行辯論等,以活動的方式將聽、說結合?;钴S課堂氛圍,既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聽力學習的趣味,又可將聽力練習有效地融入多樣化的課堂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