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又叫蓮菜,藕。水生蔬菜,屬睡蓮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栽培已有3000多年歷史。由于其質脆昧美,營養(yǎng)豐富,供應期長,是冬春及秋淡重要蔬菜之一。既可生食,又可熟食,還可加工成藕粉、蜜餞,蓮籽是滋補食品,藕節(jié)、蓮蓬、葉柄有消熱利肺的功能,葉片是很好的包裝材料,荷花鮮艷,可供觀賞。
一、適宜環(huán)境條件
蓮藕要求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不耐霜凍和干旱,主要是在炎熱多雨的季節(jié)生長。生育期間必須經常保持一定水層,但又忌深水,要求靜水,無大風的環(huán)境。當春季氣溫上升到15℃左右時,種藕開始萌發(fā)生長,氣溫達18~2l℃時,植株抽生立葉。藕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1~25℃,溫度過高不能正常生長,當水溫在15℃以下時,種藕停止生長。生長要求土壤松軟肥沃,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粘壤土,對養(yǎng)分要求高,以有機肥料為主配合無機肥。
二、施足底肥
蓮藕植株龐大,根系弱,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施用有機肥能顯著提高蓮藕品質,提高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但有機肥肥效較慢,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效果最好。一般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碳銨l00公斤,磷肥100公斤,鉀肥50公斤。
三、選種及播種時間
選用塊大、芽旺、節(jié)多、無病蟲害且具有本品種特征的藕塊作種藕,一般有3節(jié)較好,種藕一般隨挖隨選隨栽,如當天栽不完,應灑水覆蓋保濕防止葉芽干萎。遠途引種,運輸過程中須注意覆蓋,每天澆灑涼水,防止碰傷。
播種時間應根據地溫和季節(jié)而定,播種過早,水溫低,藕種易受凍害。播種過晚,由于地溫升高藕芽萌發(fā),易損壞頂芽,生長期短而影響產量,一般在地溫穩(wěn)定通過10~12℃后播種。
四、播種方法
播種前將土肥耕勻耙細,栽植深度以l5~20厘米為宜,將藕頭朝下傾斜埋入泥中,種藕的后部微露水面,以接受陽光,增加溫度促進萌芽。栽種后藕有漂起者要重新栽好。栽后要立即灌水,以淺水為宜,起到增加地溫和催芽萌發(fā)的作用。
五、水位調節(jié)
栽種初期,蓮藕處于萌芽階段,為提高地溫,水位應控制在8~10厘米。立夏后氣溫升高,蒸發(fā)量大,水位可增到20厘米,盛果期生長最佳水位應提高到40厘米左右。只有水量充足,才能促進藕最大限度的延伸,同時起到防倒伏作用。處暑以后,隨著氣溫下降,地上部逐漸變黃枯死,光合產物向地下莖積累,轉入淀粉增長期,水應放至淺水位。
六、追肥
根據蓮藕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要提高產量和品質,應重視3次關鍵肥。第一次在播后30~40天(小滿前后),第2~3片葉出現時追肥,每畝施尿素30公斤。第二次在6月下旬,此時氣溫高,水分充足,植株生長加快,需肥量相對增多,每畝用尿素25公斤,復合肥5公斤,混合后撒入田中。第三次在7月中下旬,每畝施氮磷復合肥l5~20公斤或腐熟人糞尿等有機肥。
七、病蟲防治
1.蟲害
主要有蚜蟲、蓮紋夜蛾等。
蚜蟲。用40%樂果1000倍液噴殺,每畝用藥量75~100克,或速殺靈2000倍液噴殺。
蓮紋夜蛾。每畝用速滅殺丁l5~40毫升或敵殺死20~30毫升噴殺。
2.蓮藕腐敗病
2.1癥狀
葉、梗、藕均可受害。葉片發(fā)病后首先沿葉緣出現青枯色斑塊,后整葉變褐焦枯,蓮藕發(fā)病氣孔變褐、凹陷、壞死、干枯。發(fā)病中心木質部先變淡褐色,后逐漸壞死。自6月上旬到生長末期均可發(fā)病,而以7~8月受害最重。連作重茬,偏施氮肥,土質瘠薄,水溫泥溫上升快的田塊發(fā)病重。
2.2防治方法
一是重病田實行水旱輪作。二是栽藕前深耕,避免在土層淺的田里栽藕。三是選用無病藕種,種藕挖起后用50%托布津粉劑或25%敵枯雙粉劑2000倍噴霧、悶種,待藥干后再栽藕。四是拔除中心病株,可在病、健株之間,將緊靠健株的地下莖前切斷,拔出病株,避免傳染。五是藥劑防治。藕田開始發(fā)病時,采用托布津拌土撒施或兌水噴霧。每畝用托布津200克拌土25公斤,堆漚2小時后撒施,2天后再用托布津按每畝l50克兌水60公斤噴霧。另外,在栽植前用綠亨一號每畝l0克,進行土壤消毒,再用400倍綠亨一號浸種20小時,在發(fā)病期用5000倍噴施,對腐敗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