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力量素質對于身體素質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素質訓練對于搞好柔道這個的訓練來說是前提和基礎。柔道運動員力量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運動技術的掌握和場上運用能力,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成績的高低。本文對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論述,以期幫助教練員進行有效的、系統(tǒng)的力量訓練,提高運動員的成績。
[關鍵詞]柔道 青少年運動員 力量 訓練
對青少年柔道運動員來說,力量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有助于其更好的掌握專項技術,同時對其全面身體素質的提升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搞好柔道訓練的基礎。同時,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力量訓練,還十分有助于提高訓練效果、有效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青少年運動員是祖國的未來,擔負著沖擊世界一流水平的重任,本文旨在結合相關體育理論,針對輕少年階段如何抓好柔道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這一話題,探討青少年柔道運動員如何安排身體素質訓練的幾點膚淺體會。
一、何為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包括絕對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技術力量等方面。包含了運動員運用最大力量克服阻力的能力,做動作時用力速度的能力,肌肉在一段時間內(nèi)重復收縮克服一定阻力或靜力用力時克服疲勞的能力以及運動員以熟練的技術動作借助對手的力量巧妙擊敗對手的能力。
二、發(fā)展身體素質訓練的手段方法
(1)力量素質訓練手段方法
力量素質訓練可以根據(jù)運動員水平高低采取相應的徒手和借助機械的的訓練。例如徒手訓練的倒立曲臂伸、俯臥撐起擊掌、跳走空中交換腿和利用器械的雙手交替向上爬繩、雙手交替向上攀登肋木、持石鎖做上拉、前推、擴胸、后曲臂伸、穿沙衣或腿綁沙袋做各種跳躍練習等。這些動作簡單而有效,對提高青少年道運柔動員力量素質很有幫助。
(2)速度素質訓練的方法手段
借助跑的專門性練習發(fā)展速度素質。從分解或慢動作開始,逐漸過度到加快動作節(jié)奏和速率。此外,原地快速高抬腿跑、扶墻后蹬跑以及前后快速擺臂或弓步連續(xù)出拳20秒至30秒等對于青少年道運柔動員的速度素質十分有益。
(3)耐力素質訓練手段方法:
通過6公鐘場地跑、郊外登山或5公里~10公里自行車騎行5分鐘至10分鐘跳繩或6分鐘至10分鐘沙灘跑或500米至1000米的距離游泳等方式,結合自身的條件,提高青少年道運柔動員的耐力素質。
三、青少年柔道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1)按照循序漸進原則
柔道運動和其他體育項目有相通之處,在訓練手段和負荷的安排上,應該做到由輕到重、由少到多。柔道運動的青少年運動員中,絕大多數(shù)屬于身體短粗、柔韌性、靈敏性較差,這也就要求教練員在訓練的安排上,對于力量、耐力、速度、柔韌性和靈敏性等各項素質需要做到全面考慮、細致安排,保證各項素質均衡發(fā)展。同時,要依個體差異,進行區(qū)別對待,手段方法也要具有針對性,以保證更好的訓練效果,提高運動員成績。
(2)注重訓練內(nèi)容的優(yōu)先性
力量訓練時,首先應該優(yōu)先發(fā)展速度力量,在此基礎上逐漸過度到絕對力量和力量耐力。首先多采用克服自身體重練習為主,在適應的基礎上逐漸過度到持輕器械快速力量練習。這樣才能避免過早持大重量器械練習造成的肌肉過早變粗以及彈性下降,影響爆發(fā)力和靈敏性的提高。
(3)注重激發(fā)訓練積極性
身體素質訓練對于許多項目來說是較為枯燥的,柔道運動也不例外。尤其對于青少年運動員活潑好動的天性,在安排身體素質訓練的手段和方法時,為了提高其積極性,必須注意訓練方法的多樣化、趣味化,采用體育游戲或對抗比賽等形式交換進行,已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四、結論與建議
高水平柔道運動員的培養(yǎng)與很多運動項目類似,是一個緩慢而系統(tǒng)的工程,教練員需要從選材到基礎訓練、高水平訓練、戰(zhàn)術訓練等一步步踏踏實實地堅持下去。青少年時期是訓練的基礎時期,這個時期的訓練也就顯得愈加重要。因此,教練員在指導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訓練時,不僅要遵循專項訓練和身體發(fā)育的規(guī)律,更要結合柔道運動的特點,制定相對完善合理的多年訓練計劃,使得運動員在全面發(fā)展各項素質的基礎上,逐步掌握柔道運動的各項基本技能并進一步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盲目性,提高訓練質量,確保更多的運動員成材,從而促進我國柔道運動整體不平提高。
參考文獻:
[1]劉俊林.柔道運動員力量訓練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5,(05).
[2]王保金,龔建亭,黎茜.不同內(nèi)容訓練對男子柔道運動員某些生化指標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01).
[3] 劉姝,朱威,劉俊蓉,高峰,洪巖,張曉炳,楊旭峰.賽前訓練節(jié)奏對男子柔道運動員控降體重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5,(04).
作者簡介:
毛潞蘋(1991.11—),女,,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運動訓練專業(yè)學生;
王超男(1992.04—),女,,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運動訓練專業(yè)學生;
杜習樂(1991.09—),男,,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運動訓練專業(y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