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人性化的美國稅法讓納稅人們不懼納稅,新移民們很快便能適應這第二故鄉(xiāng)。
初到美國,新移民們最渴望的莫過于迅速融入當地的文化、社會環(huán)境。因此,適應美國的財稅體制便順理成章地登陸了各家的日程表。但中美老百姓的納稅習慣畢竟差異較大,新移民們很容易“水土不服”,進而為美國稅法大傷腦筋。實際上,盡管美國稅法體制嚴格,卻非常人性化,不僅考量納稅人的意愿與實際情況,還具有體制透明,無重復稅、承認海外報稅等公認優(yōu)勢,讓新移民們越來越安心。
就像是“紅燈停、綠燈行”,在信奉法律、嚴格遵法的美國,自行納稅觀念早已深入美國老百姓內心。每到三月繳稅時,美國人就會自覺地上了發(fā)條,有條不紊地安排家庭納稅工作。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理清自己的收入、支出和繳稅發(fā)票,然后在一年一度的報稅截止日——4月15日前,把所有東西攢齊寄到美國國稅IRS。通過履行納稅義務,美國納稅人有權利監(jiān)督政府對納稅款的使用,這令他們引以為豪,奠定了自行申報制度長期施行的根基。
在眾多稅種中,個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因而一躍成為納稅焦點。美國個稅按家庭、按年度計算征收,具體繳納的稅款額度由納稅人自己核定,頗有幾分“自行納稅我做主”的意味。
個稅應繳稅額的計算方式清晰明確,“四步驟”操作簡單。
第一步,個人全部所得排除掉法律規(guī)定的不屬于課稅范圍的項目,得出毛所得;
第二步,減去交易或經營費用、租金、特許權使用費以及其他允許扣除的項目,再得出調整后的毛所得;
第三步,扣除個人和被撫養(yǎng)者的減免部分以及稅法上規(guī)定的項目,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步,把應納稅所得額納入累進稅率表中,看它適應哪一級稅率。逐級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
既然納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美國納稅人便順勢將自行納稅制度又提高了一個層次:不是怎樣安排稅費繳納,而是如何更有條理、更加專業(yè)地進行“家庭納稅管理”。聘請一位顧問進行專業(yè)咨詢學習,進而有序地收納、保存家庭交稅票據及有可能抵稅的票據,儼然成為美國家庭的“必修課”。而到了交稅季,美國各團體也競相舉辦各種省稅講座,教人們合理避稅的方法。
美國稅法為特定階層的納稅人設立了稅收抵免優(yōu)惠等減稅免稅內容。政府規(guī)定這些稅收抵免優(yōu)惠的目的,主要是追求稅收的公平,比如勤勞所得收入的稅費抵免,就是為了減輕低收入者的負擔。通常,“勤勞所得抵免”是返還性的,即使納稅人沒有達到納稅標準,也可以拿到一筆相當于該項抵免額的退稅。
納稅人除本人享受的減免之外,還可為每個符合條件的被撫養(yǎng)者(例如照顧孩子)扣除減免。其次,凡與個人工作有關的費用支出,如雇主未予補償的差旅費、投資咨詢費、工會會費、與受雇有關的教育費、制服費、專業(yè)期刊訂閱費、稅務顧問及律師、會計費、搬家費,甚至雇請牧師的費用、賭博費(以賭博收入為限)等,都包括在可以扣除的項目之內。
除此,最牽動國人對比神經的還是住房貸款利息稅費扣除,如讓人納稅人支付的住房貸款利息、投資利息支出在一定范圍內獲得稅費扣除。
而且,美國個稅在征收時還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當經濟發(fā)生波動時,美國政府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財政收入,而是穩(wěn)定納稅人的稅負水平,保護納稅人的利益。
透明人性化的美國稅法讓納稅人們不懼納稅,新移民們很快便能適應這第二故鄉(xiāng)。投資移民專家、錦國怡凱執(zhí)行董事寧立認為,“盡管美國施行的自主納稅制度,但初登陸美國的新移民只要多適應,增強家庭財稅規(guī)劃的意識,就能順利過渡?;蛘哌x擇專業(yè)的移民中介公司,獲得專業(yè)的落地安家服務,也是便利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