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登高》是杜甫詩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詩,是詩人流寓夔州時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寫登高所見江上秋色,抒寫了晚年到處漂泊、艱難潦倒的處境和無限悲涼的心情。全詩以精心結撰的句式、縝密工致的聲律和凝煉飛動的意象,展示出闊大高遠的境界。在一種回旋流蕩的旋律中,烘托出獨立于秋氣中的詩人貧病交困而孤獨寂寞的形象。
【關鍵詞】杜甫;登高;沉郁頓挫
杜甫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淪落潦倒的一生,“苦難”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詞,但杜甫并沒有沉陷于個人的不幸,而是以儒者的良知和勇氣,始終關注人民的生存狀態(tài),并以滿含血淚的動地歌吟,傳達著一個時代的苦難,傳達一個儒者的良知和勇氣。
首聯(lián)、頷聯(lián)側重于寫景;頸聯(lián)、尾聯(lián)側重于抒情,集中體現(xiàn)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首聯(lián)六個物象,而用急、高、哀、清、白、飛來形容,把秋天景物的凄涼氣氛鋪陳得十分濃郁。把眼前的秋景寫得更具體、更凄涼?!鞍А弊值於巳姷那楦谢{: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艱難。讓詩句的種種意象頓時有了濃烈的傷感色彩。頷聯(lián)則從更大處落筆,側重寫詩人眼前恍如所見的、耳邊仿佛聽到的整體景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以“無邊”二字展開了“落木蕭蕭下”的畫面,以“不盡”二字展開了“長江滾滾來”的畫面,把秋景描寫得既肅穆肅殺又空曠深遠。這從以景抒情的角度來看,是為后兩聯(lián)抒發(fā)感情作鋪墊。前兩聯(lián)寫景還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兩聯(lián)詩句一氣貫注,全詩開頭“風急”二字最緊要,因為“風急”而“猿嘯哀”“鳥飛回”“落木蕭蕭”“長江滾滾”;二是兩聯(lián)詩句抑揚頓挫,首聯(lián)寫近景,頷聯(lián)則寫遠景,而“無邊”一句為仰視,“不盡”一句為俯視,這樣一遠一近、一上一下,層次分明,起伏“頓挫”。
后兩聯(lián)以前兩聯(lián)描寫的秋景為背景,著重抒發(fā)憂憤深廣的情感。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是顯示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范例。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則將頸聯(lián)悲秋之情的容量增大了,也更深沉、其中“艱難”二字,指出時世艱難,社會動蕩;“苦恨”二字,形容詩人百感交加,恨到極點,“艱難苦恨”兼指社會和個人,在詩人搖落悲秋的情感巾溶人了廣闊的社會內(nèi)容。而“潦倒新停濁酒杯”,則將杜甫的“艱難苦恨”之情寫得更加具體,一個多愁多病、憂憤深廣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雖然是個人的命運,卻博大深厚。境界由大到小,由開到合,情緒也從高亢到悲抑,情緒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節(jié)奏的曲折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默默的,有時卻有突然的轉折。古代詩話上說,杜甫的詩“沉郁頓挫”,沉郁是許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頓挫則殊為難能。
沉郁頓挫是杜甫早年對自己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種描述,他在《進雕賦表中》說:“臣之述作,雖不是以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楊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焙髞?,當他經(jīng)歷了干戈離亂,飽嘗人民的艱難困苦,并于詩中流露出難以抑制的悲愴情懷,創(chuàng)作日趨成熟后,再用“沉郁頓挫”來概述他的詩歌風格。沉郁頓挫,表面是深沉郁結,表現(xiàn)為有節(jié)奏的抑揚起伏和盤曲轉折。它涉及詩歌的內(nèi)結構和外結構,涉及內(nèi)結構的沉重的充實感,以及外結構上有控制的騷動感和彈性。
《登高》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現(xiàn)于下列三方面:
內(nèi)容上的厚實豐滿。無論是描摹現(xiàn)實,還是勾勒歷史,杜詩都表現(xiàn)出厚實的思想內(nèi)蘊和凝重的歷史意識。不僅僅寫出個人的漂淪西南衰老多病,鬢毛早衰止酒停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動蕩不安滿目瘡痍,人民顛沛流離受盡苦難。作者的悲情凝聚于這四字之中,郁結深厚而寄慨深廣。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詩中的情感表達不是平鋪直敘的,而是有著隱顯緩急的變化。在對景物的描繪中,可以揣摩到詩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表達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將充沛的感情隱藏于心靈深處,九曲回腸沖撞旋轉,并不恣情宣泄傾瀉無遺?!兜歉摺肪哂谐炼奶厣?,讀者從作品中讀到的是一個兀立高臺的窮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過分,凄苦冷落而不見消沉。
《登高》語言形式的“頓挫”表現(xiàn)于下列四方面:
章法上開合變化。前四句寫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景物的客觀特征達到和諧統(tǒng)一,產(chǎn)生的藝術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詩句可比擬。后四句的抒情,則將萬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發(fā)。最后卻令人頗感意外地落筆于“新停濁酒杯”這一生活細節(jié)上,縱橫開合變化自如。
結構上的回環(huán)照應。一、三兩句相承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寫江景,五、七兩句相承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寫多病。照應之妙,實不多見。首、頷二聯(lián)寫景,引出“悲秋”,頸、尾二聯(lián)寫景,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
音節(jié)上的鏗鏘有力。無論是節(jié)奏、聲韻,還是對仗,產(chǎn)生的音樂美臻于化境令人嘆為觀止。
詞句上多用煉字。如詩中的“蕭蕭”“滾滾”前人評點曰:“蕭蕭”“滾滾”喚起精神(楊萬里《誠齋詩話》)是膾炙人口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