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也是審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術教育的作用
1.獨特作用
美術教育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有培養(yǎng)情感、創(chuàng)造力、操作技能的實踐訓練等諸多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各方面都離不開美術教育的參與,通過它特有的藝術訓練過程,使學生的感受力、觀察力和思維力以及個性,都在反復鍛煉中發(fā)展起來。在美術教學中,利用豐富的美術感性知識,讓學生學會初步的審美和分析美。美術課選有各類不同的美術作品。如中國畫、油畫、水粉畫、水彩畫、色彩構成、動手制作等。各類不同的美術作品都有著獨特的美術評議系統。如歐洲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有著不同的藝術語言系統。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眼、腦、手的配合與協調,也促進了學生對形象事物概括、綜合的表現能力,從而加速了美術個性化的形成。其次,美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方面對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的發(fā)展,都有突出的作用。
2.目標明確
美術教育目標不是把學生都培養(yǎng)成為藝術家,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前提是要傳授給學生美術理論知識,以此為基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理論思維。一是基本概念、原理等美術知識。這是提高學生繪畫水平的理論基礎;二是審美文化知識。美術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不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和創(chuàng)造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情感、人格等方面的素質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審美觀和價值觀。通過美術特有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把學生培養(yǎng)成高尚、理想的現代人。另外,弘揚民族美術也是目前學校美術教育中重要的內容,有利于年輕一代了解、熟悉、熱愛本民族的文化傳統,達到美術教育的社會目標。
3.方向明顯
美術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人,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美術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面對全體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各科學習和從事各項工作。在我國初、中等學校中,美術都是一門基礎課,它和其他學科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目前就是在大學里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許多理工、醫(yī)農、文史類院校也陸續(xù)開設了美術選修課和美術基礎知識講座。美術正在成為新一代知識分子智能結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當多的青年也把掌握美術技能作為一種新的謀生手段。同時站在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高度,美術教育也擔負著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心素質、促進學生活潑健康地發(fā)展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方向。
二、美術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1.提高美術審美能力,培養(yǎng)完美人格品質
美術教育把那些高度發(fā)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其蘊涵的思想政治內容、倫理道德內涵,均能使學生在提高美術審美感受、表現力的同時充分凈化心靈、完善人格,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欣賞并感受美術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變化與統一美、構圖的對稱與均衡美;還要讓學生通過了解藝術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歷史、文化、經濟等信息開闊視野,全面了解美術與人類的生活、情感、政治、歷史等方面的聯系,加深對作品涵義的理解,在美的教育下使學生感性得到發(fā)展,從而產生對各種藝術形式的理解,以尋求創(chuàng)造表現,使學生心理趨于和諧,達到審美教育的完善和人格教育的實現。
2.注重美術教師榜樣作用
美術教師是藝術的重要傳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擔負著培養(yǎng)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懂得真善美新人的責任。美術教師應該苦練自己的美術基本功,提高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鑒賞的能力。所謂美術創(chuàng)作的能力,就是要求自己拿得出有水平有份量的作品來,并能夠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掌握在較短的時間里畫好示范作品的技巧;所謂美術鑒賞的能力,就是要求自己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分析作品的成敗得失,并理解美術作品所包含的主題或意義。當美術教師能夠駕輕就熟地做到這兩點,學生們會表現出巨大的信任感,激發(fā)出對美術課程的興趣,自覺地跟隨他們心目中的好老師學好該門課程?,F在的學生很務實,對于美術課程,他們不欣賞那些光說不練的老師,只欣賞那些手中可以妙筆生花的老師。這就對美術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在走上講臺之前,好好地夯實自己的美術基本功,在走上講臺之后能夠為學生做好美術示范,能夠指導學生去欣賞美術佳作,能夠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正確的評判和修改。
美術教育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起重要作用,學生一旦走上社會,其知識和思想水準馬上會受到嚴格而公正的檢驗。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素質,是他們能夠正確對待生活的重要條件,也是他們用藝術的眼光來認識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契機。引導他們參加美術實踐活動,這樣可以更有效地促進他們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的發(fā)展,隨著年齡、智能和美術知識的增長,開始逐步加強學生的美術基本知識、技能、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智力、才能的全面發(fā)展,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