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行和國際交往日益增多,掌握一門外語已經(jīng)成為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外語教學的低齡化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英語教師,我很了解我現(xiàn)在所在地方的幼兒情況,他們不同與內地的幼兒,在受母語藏語的影響下不僅要學習漢語而且又要學習英語,因此他們在學好母語前提下,還要學習兩門語言的話,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難度比較大,壓力也很大,所以像我這樣的英語教師,應該要更加的去了解我的幼兒,發(fā)現(xiàn)我們幼兒的所存在的問題,當然也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所以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明白并提倡的英語教學是應該要從幼兒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和實際出發(fā),以母語為基礎,遵循整合性原則,采用幼兒可接受的形式,在內容的選擇上主要以“樂”和“玩”為主,并貼切幼兒的實際生活,注重知識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中。
一、通過多種形式,激發(fā)幼兒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及其重要的精神工具,它是人的一種內驅力,這種內驅力是學習的動力。
(一)從木偶表演入手
一般說來,幼兒對自己熟悉的或是感興趣的東西,他們都很想去學,并且樂于去學,所以,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培養(yǎng)孩子對英語的喜愛,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喜歡看表演,特別是木偶表演就更喜歡,如在學動物單詞 “cat”時,我就利用木偶小貓,一邊表演一邊說英文單詞,讓孩子們聽著英文, 摸著木偶小貓,使孩子們對小貓感興趣,我在示范時,發(fā)出小貓的叫聲:“cat ,cat喵 喵 喵 ”,再發(fā)給小朋友們一個木偶小貓,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就是小貓了。然后請他們來模仿小貓的聲音和動作,他們更是雀躍起來,模仿得非常好。事實證明:直觀,形象的木偶表演,使孩子更有興趣接受小貓,學說英語的興趣也在不斷增強,自然他們的英語能力相對也得到了提高。
(二)故事表演進入情境
幼兒對于有興趣的活動,注意力保持的時間相對較長,根據(jù)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征以及物我相通的意識,我發(fā)現(xiàn)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故事情境最能吸引幼兒,將教學內容滲透進故事,以惟妙惟肖的語氣,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影響孩子們,如我將dog birthday bone三個單詞融入情境中,一只小狗(dog)過生日(birthday),它的朋友到它家送骨頭(bone)作為禮物,進家時用(hello)相互問好,在這一情境活動中幼兒學習興趣高,能主動參與表演,并運用所有英語單詞,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三)音樂情境
實踐證明音樂能促進人的大腦開發(fā),孩子對音樂是非常熱愛的,不管多調皮的孩子, 一聽到音樂都可以安靜下來,而且還喜歡反復地多次聽一首歌曲,幼兒的學習具有強烈的興趣性和不穩(wěn)定性,如果硬把他們按在桌邊一遍、一遍地念單詞,這不僅學不好,而且挫傷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厭學心理,幼兒的外語學習應該像學漢語一樣在活動中自然地進行,多學習英語兒歌,再把歌曲里的某些單詞和自己新學的單詞進行互換,配上動作再來學學唱唱,很快就學會了這個單詞,學得既輕松,又快,真正感受到了英語活動所帶給他們的歡樂。
二、利用游戲,培養(yǎng)幼兒運用英語的能力
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所以游戲是幼兒英語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幼兒通過玩游戲,寓教于樂,寓教于喜,他們的情緒處在積極的狀態(tài),這種輕松的心情,有利于調動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注意,更有利于幼兒在高高興興中,玩樂中增長能力。
(一)利用日常的教學活動,使幼兒能主動地去學習說英語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使英語教育活動游戲化,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表達,運用英語,如我在教中班幼兒“what’s your name?”這個句型時, 我就組織幼兒玩(wolf and animal)的游戲,先是我扮演大灰狼,請幾名幼兒來做小動物,然后小動物們就一起問我:“wolf wolf幾點了?”大灰狼說:“一點了,……,”就這樣,一直說到天黑了,當小動物們聽說:“天黑了”就急忙地逃跑,大灰狼抓住逃不掉的小動物,問他:“what’s your name?”這個小動物就要用“I am** ”來回答,如果答不出來,就要被大灰狼吃掉,從而停止游戲,孩子的游戲興趣是天生癡狂的,誰都不愿意被終止游戲,為了能參與游戲,幼兒會主動地學習相關的單詞和句型,在幼兒基本掌握了該句型后,再請一名幼兒上來做大灰狼,擔當剛才我的角色再來玩這個游戲,在游戲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身體的各個器官投入到英語活動中,在玩的過程中輕松,自然地學會了英語。
(二)開展角色游戲,教會幼兒自主進行英語練習
幼兒好玩、好動、應盡量使幼兒在玩中學,如在娃娃家,商店等區(qū)角活動中,讓幼兒扮演各種角色,自主地進行英語交流,在娃娃家,主人和客人可以說上一連串的英語:“how do you do!” “sit down please ” “give a cup of tea”等,在商店游戲中,營業(yè)員招呼客人:“hello , can I help you?”“what do you want?”等,在區(qū)域活動中滲透三語教學的內容,這不僅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多練習的機會,而且可以使三語教學的過程更多元化,更豐富多彩,使幼兒學習趣味化,激發(fā)幼兒的想說、敢說、愛說英語的欲望。
三、創(chuàng)設多層次的課外語言學習環(huán)境,鍛煉幼兒的聽說能力
兒童的語言,主要是靠潛移默化, 而不是靠死記硬背,英語教學僅僅靠每天20分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學習只能讓孩子掌握零星的單詞,這不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因此我們教師要抓住一日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如早上來園時,堅持對幼兒說“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等日常用語,如洗手時說“wash your hands”, 游戲開始時說“are you ready?”,表揚時說“well done”或“very good”,并每天堅持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和兒歌,使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愿意說,這樣也可以使不太會說的幼兒也得到每天的鍛煉,另外,在英語角還投入生動,有趣的圖片,小木偶等,吸引孩子,只要有空,孩子就會主動地指讀單詞,或是拿著小木偶兩兩結伴做起語言游戲,使孩子們學以致用,愉快地生活于英語語言的大氣氛中。這就要求我們讓幼兒在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中習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