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這一問題越來越引起我們廣大教師的關注。它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組建學習小組、選準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上的引領作用、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低效或無效。
【關鍵詞】合作學習;效率;提高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深入,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合作學習成了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得最多的一種學習方式。然而,許多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容易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這一問題越來越引起我們廣大教師的關注。我校推行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主的“基于問題”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jīng)有幾個年頭了,現(xiàn)在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優(yōu)化合作小組,創(chuàng)造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基礎
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小組成員的合理構(gòu)建,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的時候力求做到科學嚴謹。組建合作小組應當盡量堅持“同組異構(gòu)、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即小組成員是異質(zhì)的、互補的,在合作學習中能互相取長補短。
合作小組成員小組的人數(shù)以4—6人為宜,小組成員最好是以面對面或相鄰而坐,這樣更有利于互相學習、討論交流。小組成員的搭配既要兼顧到學習成績好壞,又要兼顧性格、性別、興趣愛好等因素。組內(nèi)成員的分工應該明確,在一個階段里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應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人、發(fā)言人、記錄員等。每個成員都清楚自己的職責,這種分工讓每位小組成員都覺得自己是組內(nèi)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己有在組內(nèi)存在的價值,從而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各小組再在本小組內(nèi)部進行角色的互換,這樣可以使本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
二、選準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提高合作的價值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并不是任何學習內(nèi)容都適合采取合作學習的。如果問題太簡單,沒有探究和討論的價值,就沒有必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若問題太難,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無從下手,或者交流討論了很長時間還得不出一個結(jié)果,這種題目極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宜小組討論。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去分析、判斷、選準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能自己獨立思考完成的,由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有必要小組合作的,才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絕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泛濫。
一般來說,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高度興趣,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合作欲望。此外,開放性的問題解法多種多樣,結(jié)果不唯一,也適合做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在考慮這種開放性的問題時往往不夠全面,個人獨立思考的時候會有一定困難,這個時候他們迫切需要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小組成員之間的觀點不斷碰撞,有爭議的問題會變得明確,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自然就提高了。
例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一文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借助課后課文下面的注解自主閱讀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問題:美景引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哲理思考?詩中月亮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內(nèi)涵?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重視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并不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始終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牢記自己這一職責,努力克服盲目的、無意義的教學行為。
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技能,如如何發(fā)言,如何討論,如何合作,如何質(zhì)疑等。
其次,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目的是通過小組交流互相啟發(fā),達到優(yōu)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但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思考,在思考達到一定程度時在小組內(nèi)展開合作、交流、討論,才有可能出現(xiàn)觀點的碰撞和更高層次上的融合,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我們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新課之前,不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根本沒辦法在課堂上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小組合作學習自然會低效甚至無效。
再次,教師應當對各合作小組的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指導監(jiān)控。對不參與小組學習的學生進行引導,對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給予表揚,對活動開展得順利的學習小組及時表揚;對提前完成任務的學習小組要及時檢查并布置新任務;當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時要及時制止,當小組討論討論一時受阻時應及時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讓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在師生共同研討中迎刃而解。
四、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新制度的推行,需要一個合理的評價機制做保障,小組合作的評價要把學習過程與學習結(jié)果結(jié)合起來,側(cè)重于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合理的評價機制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要有激勵作用。評價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比較,在自我比較中找出自己的進步,讓他們體會到只要自己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的、客觀的評價。
(2)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無庸置疑,教師是課堂評價的主體,但不是唯一的主體。除教師評價外,還可以采用小組成員自評、小組成員互評、小組之間互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可盡量避免以前那種單一的評價帶來的誤差,這種評價方式從不同的主體、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可以更全面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現(xiàn)狀,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3)要采取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側(cè)重于小組集體的評價。讓學生明白,小組的成績就是自己的成績,小組的榮譽就是自己的榮譽,只有你所在的小組優(yōu)秀了,你才是優(yōu)秀的,以此強化團隊的意識,同時也可以督促學生積極地投入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助,不斷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好“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理念與策略,不是我們教師和學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只要我們老師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景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