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是一個由多個環(huán)節(jié)構成的過程,只有每一環(huán)節(jié)、每一過程均達到最優(yōu)化,這一過程才有可能達到最優(yōu)化。本文主要闡述了筆者在高中學習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學習
有很多同學初中數(shù)學很好,升入高中后學習更加刻苦認真,但是成績平平,于是越學越?jīng)]有信心甚至有厭學情緒,再加上數(shù)學是學習理科的基礎,所以數(shù)學學不會,學習其他理科也變得難上加難。
下面談一下高中學習的一些心得:
進入高中階段,由于教學內容的加深、思維要求的提高、課堂容量的增加、老師講解課的減少、學生課后自習的時間增加,學生不能適應這種變化致使課堂上能聽懂,而習題卻不會解答,繼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本人就在高中數(shù)學學習方面略發(fā)一些心得,以期能對其它同學提高數(shù)學學習能力有切實的幫助,并能盡快適應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的學習取得較好成績。
(1)學習態(tài)度要端正。學習如同一段艱難的旅程,它的“艱難”就在于難以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毅力。學習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臺燈前的寂寞,學習就是學習而不是娛樂,沒有哪一種學習方法能讓我們像看電影似的輕松,精彩地走好這段旅程無外乎取決于我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兩個方面。人們常說的“態(tài)度決定一切”,雖然有些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卻很有道理。如果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再好的學習方法對提高成績也無濟于事。端正學習態(tài)度是我們學好數(shù)學的第一步,即要時時警示自己不能松懈,要有堅定向上的信心和勇氣。
(2)要有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興趣是推動我們學習的直接動力,興趣的主要職能就是促使同學愛好學習,將學習視作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興趣可以使整個認識活動積極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自然就能積極主動地堅持學習,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這樣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所以只要明白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你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并逐步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有了一定的興趣,隨之信心就會增強,也就不會因為某次考試的成績不理想而泄氣,在不斷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的過程中,你的信心就會不斷地增強,你也就會越來越認識到“興趣”和信心是你學習中最好的老師。
(3)做好課前預習。預習就是學生在老師講課之前獨立地自學新課的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并為上課做好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談到課前預習,我們有的同學可能覺得沒意思,反正老師上課會講,看看也是浪費時間,其實課前預習是高中學習的關鍵一步,是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習效率。實踐經(jīng)驗證明,課前不預習,上課效率不高,學習效果不好。因為有許多知識,我們學生往往不可能一次就能認識清楚,尤其是基礎相對較差的同學,更是需要多次反復地領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說課前預習與否對上課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引起重視。當然,預習也要講求方法,不能看一遍就了事,首先要粗略地過目教科書中即將要講授的部分,了解講的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采取什么方法,重點關鍵點在哪里等,并對重點問題、新概念等用紅筆標出,對疑難問題用藍筆標出,等上課時聽老師來講解。
(4)認真上課聽講。上課聽講是我們學生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習數(shù)學的關鍵步驟。我們學生學習的知識,往往是間接的知識,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在前人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所以我們必須聽好老師講課,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問題。弄清講課的內容是什么?怎么分析?理由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還有什么疑問?只有這樣,才可能對教學內容有所理解。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啟發(fā)、幫助下學習,就可以少走彎路,減少困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tǒng)的數(shù)學知識。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凡是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上課效果都很好,凡是成績較差的同學,上課效率往往也不高。因此對一些基礎薄弱又想提高成績的同學,課堂上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路認真聽,不要開小差,一方面理解老師講的內容,思考或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獨立思考,鑒別哪些知識已經(jīng)聽懂,哪些還有疑問或有新的問題,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課內一時不可能解決,就應把疑問或問題記下,留待自己去解決或請教老師,并繼續(xù)專心聽老師講課,切勿因一處沒有聽懂,思維就停留在這里,而影響后面的上課。
(5)做好課后復習??鬃釉唬骸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習然后找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實習它,不也是很高興么?可見我們的古人學者都已認識到:學與習是不一樣的?,F(xiàn)在我們學生也應如此,課后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對于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數(shù)學學習,多做題是必不可少的,但根本的還是要將課本吃透,做題是為了豐富經(jīng)驗、拓寬視野。要經(jīng)?;剡^頭來總結學習的得與失,對犯過的錯誤歸類整理,分清哪些是“不會”導致的,哪些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心里都應該有數(shù),爭取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
復習一般來說有4個類型,即課后復習、當日復習、單元復習和總復習。課后復習,即每上完一節(jié)課后立即進行的復習。這種復習,有“趁熱打鐵”的效果,費時不多,但效果不差。當日復習,即每天學習完后,對當日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溫習。老師課后布置的作業(yè)是我們學生一種很好的復習鞏固機會,但是我們無需急于完成,為交作業(yè)而做作業(yè),這樣是起不到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作用。我們學生應先復習教材,結合筆記,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獨立完成作業(yè),然后再反思,千萬不可敷衍了事或拿同學的作業(yè)不假思索地照抄。
(6)正確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把握他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由于數(shù)學是一門知識的連貫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正確掌握我們學過的每一個概念、法則、公式、定理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在學習某一內容或解某一題時碰到了困難,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與其有關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識沒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查缺補漏,找到問題并及時解決之,努力做到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及時解決一個問題。只有基礎扎實,我們成績才會提高。
(7)加強練習——要學好數(shù)學,必須要做適當?shù)木毩?。只顧看書,而不做適當?shù)木毩?,是不可能學好數(shù)學的。作練習之前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如果課本知識還存在困惑,應先復習課文,直至把有困惑的知識理解之后再認真獨立的完成。在做題的時候要認真思考,注意與課本知識相聯(lián)系,并注意解題的步驟規(guī)范性和表述的條理性。如果在做題的時候出現(xiàn)“馬大哈”的現(xiàn)象,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心情,進而影響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8)正確認識考試。我們知道考試卷中,大多數(shù)是考的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將近90%的內容都是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已經(jīng)練習過的知識的轉換,也就是說,80%多的題目都是非?;A的,80%多的分值通過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是可以拿到的,如果大家還有懷疑的話,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是不是這樣。想象看,抓住了這些基礎的題目,是什么水平呢?所以每一個同學都要看到這個事實,讓自己自信起來。
以上幾點,只是我個人的學習心得,整體全套的學習方法還需要同學們自己摸索。我們高中階段,只有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做到課前有效預習,課堂認真聽、認真學,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數(shù)學是任何在智力上沒有缺陷的學生都可以學好的,任何學生都可以開啟數(shù)學成功的大門。總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同時也要吸取別人的、且適合自身特點的有益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