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解決溫飽已不是問題。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各種“城市病”開始泛濫。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初中階段學生身體處于生長狀態(tài),可塑性強,在次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將來的發(fā)展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我們體育教師要結合實際,讓學明白體育鍛煉的好處和體育課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重要性;體育鍛煉
一、體育課與文化課的關系
以前經常聽到學生抱怨體育課太麻煩,不愿意上。甚至有的學生家長擔心上體育課會累到,影響學習。其實不然,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為中考做準備,特別是初中高年級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極少會有機會到戶外去活動。
體育課正是為學生所準備的“放松”課。所謂“勞逸結合”,讓學生在戶外多運動,不但可以強健體魄,而且可以驅散在教室長時間學習的壓抑感、緊張感和疲勞。作為祖國的未來建設者,他們要用健壯的肩膀挑起建設富強民主的祖國的重擔。而體育教學正好給予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鍛煉身體。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采取了多種教學形式,開展了各形各色的體育活動,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平等自由參與活動的機會。例如,在教授各種球類的基本技能的時候,充分營造一種寬松的教學氣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之后,適時地舉行各種競賽,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而且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因此,體育教學是不容忽視的。學生應該改變以往對體育教學錯誤的膚淺的想法,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積極鍛煉身體。體育老師也要充分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竭盡全力,培養(yǎng)出健康活潑的新一代中學生,使之成為當之不愧的祖國未來的接班人。
二、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都說軍隊是鍛煉的好地方,能夠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其實體育課也是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的好方式?,F在的中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對事情的理解能力與他們的年齡已經不相符了,甚至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特別是現在的家庭,孩子少,全家人都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舍不得打罵,百般遷就,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溺愛至極。這樣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狹隘,以自我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會缺乏集體主義精神,凡事不顧大局,只想到自己,因而破壞了班級的團結,引起同學的不滿,變得不合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針對這種情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能夠培養(yǎng)集體主義思想的教學活動。例如接力賽,我們都知道不管你個人的跑步技能如何精湛,如果沒有隊友的配合,那在接力賽中你們這個隊就會永遠落于人后。接力賽需要高度的團體精神,需要隊友們互相配合、互相鼓勵,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強大的力量,取得佳績。通過這些體育活動,使學生們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體主義的無限力量,從而使他們改掉自私、狹隘的壞毛病,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把集體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形成一種自覺的意識,促使學生進一步形成一個有紀律、爭上進的集體。
三、體育教學可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
體育鍛煉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放棄、堅忍不拔的性格。身為人師已經將近十年了,在這期間,我發(fā)現有些學生性格開朗、侃侃而談,但也有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學生,這也許是由于天性使然吧。但我也發(fā)現這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并不甘于沉默,他們也渴望與人交流,只是心生膽怯。于是,我在體育教學中組織了許多互助的活動,如雙人墊球比賽等。當然也會對輸者進行一次象征性的懲罰,或唱歌或跳舞……在比賽中,學生們與自己的搭檔互相交流、商量對策,同時又有機會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起初,性格內向的學生是迫于老師的威信,不得不參加,但參加的次數多了,心態(tài)也自然了,不但沒有了壓力,反而樂在其中。慢慢地,他們的話多了,也喜歡與人交流了,性格也漸漸開朗起來了。
四、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體育教學中的培養(yǎng)
如今的人類競爭意識強,但承受能力較為薄弱。中學生尤為如此,他們認為失敗是可恥的,即使是小小的挫折、些許的不順都會令他們情緒低落、精神不振。這樣的心理素質是不可取的,是中學生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應該改變他們的這種想法。所以,我的體育課總是在比賽中進行,在比賽結束后評出優(yōu)勝。一開始,失敗者郁郁寡歡,似斗敗的公雞。但是,很快地,在他們未能盡情細嘗失敗所帶來的失落時,另一場賽事又開始了。如此周而復始,他們漸漸發(fā)現,原來失敗也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不必過于在意。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不能一蹴而就,要有經常性,鍛煉身體貴在持之以恒。人的一生應當伴隨著體育鍛煉,但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目標、內容和方法。體育課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它能使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特點,同時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教師應該順應新時代的潮流,努力創(chuàng)新,做好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文華.《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2]吳長杰.《如何上好體育課》
[3]郭佳偉.《淺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