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對各科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教學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們將網絡技術引入課堂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網絡課堂上,人機間的交流多了,師生間的對話少了;學生在課堂上收集、處理信息的訓練多了,語言表達的機會卻少了。網絡課堂,如何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思。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總結,我發(fā)現在網絡課堂中注重對話,創(chuàng)設生本對話的情景、創(chuàng)設生師對話的情景、創(chuàng)設生生對話的情境、創(chuàng)設生機對話的情景,使語文課堂上妙語連珠,充分體現語文課的語言美,還語文以本色。
【關鍵詞】網絡教學;網絡課堂;語文教學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對各科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教學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們將網絡技術引入課堂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網絡課堂上,人機間的交流多了,師生間的對話少了;學生在課堂上收集、處理信息的訓練多了,語言表達的機會卻少了。網絡課堂,如何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思。
語言學家的研究證明:孩子語言的發(fā)展來自對周圍生活環(huán)境語言樣本的模仿,他們說話的口氣、語言組織方式等所形成的風格,都取決于模仿樣本的風格。課堂上師生交流、互動的場所,教師的講解、學生的發(fā)言、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都將對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作用。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總結,我發(fā)現在網絡課堂中注重對話,可以使語文課堂上妙語連珠,充分體現語文課的語言美,還語文以本色。
一、創(chuàng)設生本對話的情境
生本對話是指學生對教科書、課外讀物等文本的閱讀理解。“理解是能動的,帶有創(chuàng)造性質的?!闭嬲膶υ?,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身的經驗儲備,靈活地、多角度地體悟文本,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交匯、情感交流,體察他們的境遇,感受他們的思想。
教科書、課外讀物等對知識的呈現不僅是靜態(tài)的,而且是有限的、枯燥的。這些傳統(tǒng)文本的特點大大抑制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積極性。研究表明教師只有創(chuàng)設了多種閱讀情境,才能使學生面對文本做到“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網絡突破時空,增加范圍,擴大容量的特點,增加文本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并借助聲、光、電、形、色、圖的神奇配合,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變有限為無限,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與語文文本的對話創(chuàng)設機會。
例如小學語文第十冊《麋鹿》是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雖然文字淺顯易懂,可是因為文章缺乏生動細膩的描寫,缺乏故事情節(jié),因此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也不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專門制作了有關麋鹿的網站,把文本轉變?yōu)榫W頁,插入精美的麋鹿圖片,以及麋鹿活動的視頻展示,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積極性。學生在圖文對照,動靜結合的過程中與文本對話,不僅掌握了許多麋鹿的知識,而且把握了作者是怎樣把所見所聞訴之筆端的。
二、創(chuàng)設生師對話的情境
在網絡課堂中,學生更多的是通過網絡獲取各種知識,解決疑難。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可是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往往被擱置一旁,成為課堂上的一種擺設。
如何使教師在網絡課堂中與學生對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習的伙伴,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創(chuàng)設生師對話的情境,使教師以一種敞開的方式去面對學生,以一種角色消解的方式走進學生,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1.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
從心理學的研究角度看,一個人在愉快、平心靜氣的時候,接受的信息最多,學習效率最高,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最容易激發(fā)他們的求知、創(chuàng)新欲望。如果在網絡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感到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能得到老師的認可、肯定,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與老師對話的愿望。
例如在利用網絡教學《微笑著承受一切》一課時,在談話導入部分,老師首先播放了歌曲《微笑》,然后用輕快的語調說“伴著這優(yōu)美而又感人的旋律,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學習《微笑著承受一切》,解讀桑蘭的微笑吧!”這樣的語言為學習課文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奠定了情感的基調。這樣的新課導入,學生情趣盎然,同時為師生間的平等對話提供了源頭活水。
2.注重過程設計的兼容
在以往的網絡課堂中,教師一旦把學生引領到某一站點,學生就如入水的魚兒,沖天的飛鳥,脫疆的馬兒,開始自由馳騁,四處尋覓。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目光聚焦于網絡,教師的“關注焦點”就是自己預設的教案,基本不去顧及學生,因而整個課堂上形成教與學相脫節(jié)的現象。為了促進課堂上生師間的對話,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兼顧每個學生,把只關注預設的教案,只關注教師自己怎樣教,轉變?yōu)殛P注教師教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學,關注學生的獨特感受、真實想法。
例如在設計《微笑著承受一切》的教學過程時,我把整個教學流程劃分為三大版塊:一是解讀桑蘭的輝煌成就,二是解讀桑蘭受傷的慘痛現實,三是解讀桑蘭笑對人生的樂觀態(tài)度。在每一版塊學生自主瀏覽網站結束時,教師適時地通過屏幕廣播控制課堂節(jié)奏,展開和學生間的對話。如在第一版塊學習結束,教師組織大家討論:從桑蘭的成功中,你讀懂了什么?在這樣師生互動的交流討論中,更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
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注重教師的導,注重學生的學,并且在網絡課堂中通過屏幕廣播掌控教學節(jié)奏,實現師生間的對話,使網絡語文課同樣書聲朗朗,妙語連珠。
3.講究教學評價的互動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思路,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關注他們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網絡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口頭發(fā)言給予評價,而且要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網絡發(fā)言給予評價。
如教學《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時,學生在上網沖浪,收集了許多有關金字塔的資料,并且在課堂上作樂繪聲繪色的介紹時老師不僅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作以適當地評價,而且對形式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作出了點評。
在學生學習完課文,在留言版上記錄下自己感受的同時,老師也針對學生的留言,作出評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在留言板上和同學們共享。在師生互動的同時,促進生師對話。
三、創(chuàng)設生機對話的情景
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學生可以利用教師準備好的課件,通過“人機對話”進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維的品質,又增強了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夜晚的實驗》這一課時,學生可以利用教師提供的軟件,在多媒體計算機上嘗試“實驗的經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用鼠標點取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得到計算機顯示的各種表現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教師的指導,終于了解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
就這樣,在游戲中,層次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帶著極大的興趣去探索,在人機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網絡課堂中注重對話,注重創(chuàng)設生本對話、生師對話、生生對話、生機對話的情境,同樣可以使語文課堂上妙語連珠,充分體現語文課的語言美,還語文以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