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學習積極性做了簡單介紹,闡述了改變傳統(tǒng)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學習積極性;教學形式;多媒體教學
什么是學習積極性?簡單地說,學習積極性是指一個人想學習,樂意學習;從理論層次來闡述,學習積極性是指一個人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自覺的、強烈的參與要求,并使自己求得發(fā)展的心理傾向?,F(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中職生就是缺乏學習積極性,這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所任教的科目為幼師專業(yè)的《幼兒教育學》,這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yè)課,而且這門課也很容易枯燥,學生對這門課也很難產(chǎn)生學習積極性,那么,如何結(jié)合學科特點,符合學生心理,從而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下面,我就談一下我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眾所周知,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講授法為主,老師講,學生聽,有人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老師就像一個水籠頭,而學生就像一個水槽,當水籠頭流水的時候,水槽就會接水,絕不讓水白白的跑掉了,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形象、貼切、恰當?shù)谋扔鳎舱f明了受教育者的被動與無奈,而現(xiàn)在我們所提倡的是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指導者、支持者,所以,我們應(yīng)當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比如:在講福祿培爾、蒙臺梭利、陶行知、陳鶴琴等人的幼兒教育思想時,我并沒有按照課本給他們一一講授,而是分成幾個小組,讓同學們分別討論他們的幼兒教育思想,用自己的話總結(jié)出來,每個小組找一名代表,讓他們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結(jié)果,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而且總結(jié)的也很全面,這時,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幼兒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他們的教育思想我們不應(yīng)該全部接受,而應(yīng)該批判地繼承,你們再想一下,有哪些思想是值得我們今天學習的呢?學生接著又投入到了熱烈的討論當中。這時,我又想起了一位教育家所說的話,教師的作用就是在受教育者與成功之間架起一座座橋梁,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走過橋,首先把學生放在一個主動邁步的位置,始終注視著學生的腳步,有時在前引,有時在旁扶,有時在后促,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橋。我認為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教師在課堂的作用。
二、采用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由于《幼兒教育學》這門課程理論知識太多,所以上課的氣氛有時不太活躍,所以我就想出了幾個活躍課堂氣氛的小方法:
(1)“露他一小手兒”——何謂“露他一小手”就是每次開始上課的時候,請一名同學上講臺上來,把自己認為最拿手的一個幼兒教育活動或者幼兒游戲來給同學們演示一下,這樣,每個人都能從別人那里學來最好的東西,為以后從事幼兒教師職業(yè)積累豐富的素材,也和教育實際結(jié)合起來,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2)“案例分析”——何謂“案例分析”,就是針對幼兒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些教育現(xiàn)象,讓同學們對此進行分析,這樣就避免了理論知識傳授過程中的枯燥性。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小明的父母因工廠加班,沒能按時來接孩子。你如果是孩子的老師,該怎么辦?為什么?通過討論,既聯(lián)系了教育實際,又把所學知識真正理解了,做到了活學活用。
(3)“一家之言”——何謂“一家之言”,就是針對課本上的一些知識,對于一些簡單的東西,我不親自去講,而是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去掌握,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上講臺來給大家講一講,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這樣做,有利于他們?nèi)ブ鲃铀伎紗栴},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4)“競賽學習”——何謂“競賽學習”,就是我把授課內(nèi)容分成兩部分,把全班同學分成兩組,然后第一組同學分析第一部分內(nèi)容,找出問題,第二組同學分析第二部分內(nèi)容,找出問題,而后,第一組同學回答第二組同學找出的問題,第二組同學回答第一組同學找出的問題,看哪一組的同學提的問題好,哪一組同學回答的好,這樣,利用他們不服輸?shù)男睦?,能夠很好的把握課本的內(nèi)容。
(5)“學海拾貝”——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行全國統(tǒng)編《幼兒教育學》教材是1987年編撰出版的。整個教材體系經(jīng)教學實踐檢驗雖還具有一定的可參考性,但其內(nèi)容已遠遠滯后于幼教改革與發(fā)展的要求。第一,不能及時地反映近十幾年來幼教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幼兒教師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寶貴經(jīng)驗;第二,國家在新時期制定的方針政策和用以指導全國幼教工作的兩個重要法規(guī)在教材中沒有得到反映,中國式的現(xiàn)代幼教工作特點和規(guī)律體現(xiàn)不出來;第三,對幼兒園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教學、幼兒園管理和幼兒園教師等問題的闡述已不符合時代要求。所以,結(jié)合學生的需求與幼兒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我鼓勵學生利用學校閱覽室的資源,去閱讀一些有關(guān)幼兒教育類的雜志,比如:《學前教育》、《幼兒教育》《家庭教育》等,讓她們接觸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并選出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與大家共享。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能將抽象問題直觀化,復雜問題簡單化,嚴肅問題趣味化,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應(yīng)嘗試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通過課件當中具有各種色彩的圖片,有意義的動畫,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可以刺激學生的各種器官,使學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各種信息接收渠道都能順利開通并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再比如:每周抽取一定時間讓學生觀看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觀摩片,既提高了學生的教學水平,也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會更認真的學習各種專業(yè)課。
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遠非以上幾點,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當不斷地學習和反思,不斷地探索和改進,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詹道祥.幼兒教育學教學困境形成的原因與對策.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2]陳幸軍.幼兒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