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自拼音開始。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好普通話的工具。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手,多“管”齊下學習拼音,活躍課堂氣氛,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并從中發(fā)展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實踐;感悟
拼音教學又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拼音多,學生不容易記牢。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以下情況:①分不清什么是聲母、什么是韻母、什么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②拼音節(jié)時,往往有些同學把復韻母分開念。③整體認讀總是拼著念,如:yuan ye ying等。其實,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一旦孩子們在課堂上真正掌握了,就很難再忘記。所以,我覺得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至關重要,一開始就應該讓學生把拼音記牢。
一、重視啟蒙,體驗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
拼音教學幾乎可以說是孩子們上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這一節(jié)課在他今后十幾年的無數語文課中,只是滄海一粟,但是,這一節(jié)語文課卻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這一節(jié)課上,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們的語文課有趣,語文有用,語文老師可親。這就要求我們老師首先要掌握班上孩子學習拼音的情況,并通過兒童化的語言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睂τ诳菰锏钠匆魜碚f,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往往會像磁石一樣吸引住兒童的注意力,開啟兒童的心智。
二、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各種童趣情景
在從事多年的低年級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堂拼音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導入方式是否設計得巧妙精當。學生在瞬間步入興奮狀態(tài),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為新的教學活動作好心理準備。在新課改的十年中,我認真揣摩了一些拼音教學的導入方式,下面就來談談幾點方法:
1.故事導入
故事這一文學形式生動有趣,對低年級兒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教學拼音前,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讀或編說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故事,以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
如教學“f”這一聲母時,教師先講《西游記》中關于如來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正當學生興味盎然時,教師板書“f”,告訴學生像如來這樣受人膜拜的就叫“佛”。帶讀“fff”,再聯(lián)系本課插圖f的音、形。教學中,學生興致勃勃,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了新的學習任務。
2.圖片導入
拼音教學配有多幅插圖。教學字母圖,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這些插圖趣味性較濃,又是多為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說易記,從舊知或經驗的遷移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
如教學i、j、x等音素時,當出示衣服、雞、西瓜等彩圖,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后即出示相對應的拼音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自然地被帶入新的學習氛圍中,又使插圖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3.游戲表演導入
游戲表演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不妨讓學生做游戲或參與表演,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如教學m前,可以讓一名學生蒙住眼睛和其他同學做“摸瞎子”的游戲,從而引出“m”。而在教拼音方法時,可讓兩名學生分別拿大卡片b和a,相對快跑,最后拼成ba,這就把拼音要領,“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形象地體現(xiàn)出來了。
4.兒歌(謎語)導入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饒有興味,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因此,以兒歌或謎語導入新課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
如:教學ɡ之前,教師朗誦兒歌“小哥哥,愛白鴿,喂完鴿,唱去歌,哥和鴿,笑呵呵!”教師問:這里出現(xiàn)次數最多的是什么音節(jié)?從而引出聲母ɡ。由此,教師將學生引入了學習情境。
5.演示導入
這種方法以演示實驗、操作玩具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主生了解演示現(xiàn)象產生原因的強烈愿望,從而躍躍欲試,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豐富教學形式,滿溢樂趣
說唱:說唱兒歌這種形式對于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尤為喜歡。通過兒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chuàng)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jié)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樂趣無窮。
如:在教“ei”這個復韻母時,教師編了這樣一首兒歌:“小兔飛飛,愛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痹诮獭癷ng”這個后鼻韻母時,老師問學生怎么記住這個韻母的發(fā)音,有個孩子站起來說她要用兒歌來記:“天上一顆星,樹上一只鷹,墻上一顆釘,地上一塊冰。”
情境:由于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差,思維形象具體化,無意注意又占據優(yōu)勢。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性和直觀性,還要富于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情境,讓原本枯燥、單調的學習變得有趣。
如:有一個教學設計要求學生把動物與表示它們名字的音節(jié)用筆連起來。一位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把動物帶回家”的情境,讓一部分的學生戴上動物頭飾,另一部分學生手拿寫有音節(jié)的卡片,根據卡片上的音節(jié),去尋找相應的動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
活動:對于剛進校的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動起手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為此,教師要經常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中獲得知識。
老師利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編成“漢語拼音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如: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 p m f……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 o e……腰要直,身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zhi chi shi ri……
游戲:從幼、小銜接的角度考慮,在拼音學習期間常常進行知識性游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如讓學生進行“順風耳”、“找朋友”、“送信”的游戲,幫助學生復鞏固所學的拼音字母。
四、結合學校實際,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平臺
多媒體這樣先進的教學工具,課件的運用對學生也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如在教學字母的四個聲調中,我就常在多媒體中播放課件,播放過程中內容的出現(xiàn)伴有聲音,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同的內容伴隨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出現(xiàn)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如教學ba這個音節(jié)時,可利用課件,同時把b和a緩緩地移入,出現(xiàn)在投影上,課件出現(xiàn)的同時,邊看邊結合課件邊講解,聲母和韻母相拼時,先發(fā)聲母的本音,再發(fā)韻母的音,聲母本音要輕短,韻母讀音要重,很快結合就發(fā)出“ba”的音,教學生練讀時,先講直呼口訣: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兩音相碰時,課件中的投影發(fā)出爆炸聲,這樣就更加形象地加深了學生對所講的口訣的理解。
作為一個年輕的語文教師,我深深地知道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內容,拼音學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雖然其內容枯燥乏味,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材需要教師去開發(fā),去創(chuàng)造,使教學趣味性。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的家庭攜起手來,共同積極合理地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孩子們學得高興,學得快樂, 讓孩子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種追求。讓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