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yōu)榱藙?chuàng)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并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
如:①以動襯靜,如王維《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句中的“喧”和“動”二字,以動景襯靜景,使境界更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現(xiàn)詩人恬靜的內心世界。②化靜為動,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將流動的水當作靜止的布,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③以動寫靜的詞,如張先《天仙子》,將“月”也寫得動起來了。著一“破”字,寫出明月沖破云層的動感?!盎ā北疽彩窍鄬o止的,但著一“弄”字,便將它寫得搖曳多姿起來?!芭弊忠庠邳c明:從云縫中探出頭來的月亮,把月光灑在嬌花上,像給嬌花蒙上了一層輕柔的白紗,晚風輕輕地撩撥著含羞帶嬌的花?;ㄔ谠鹿獾挠痴障聰[弄著嬌羞柔美的倩影?!捌啤薄ⅰ芭眱稍~,將云、月、花三種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④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時描寫靜態(tài)的事物和動態(tài)的事物,讓靜景動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常見的問題如:1.本詩運用了哪種描寫手法,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2.本詩用何種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請簡要分析詩歌在描寫景物動、靜上的特點?那么答題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總寫,寫出詩歌使用的動靜手法(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再分析動態(tài)景物、靜態(tài)景物的特點;最后,概括詩人表達的情感。
試題解讀:如劉攽的《雨后池上》,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解析:這一題告訴我們詩歌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即動靜結合。命題的意圖是讓考生聯(lián)系具體的詩句說說是怎樣做到“動”與“靜”相結合的。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對詩歌某個局部的修辭手法進行闡述。這是不準確的,如果就詩歌中的某一句是可以談及修辭手法的運用的。答案示例: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優(yōu)美迷人的靜態(tài)美。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xiàn)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
又如: 袁中道的《朝耕》,動靜是古詩常用手法,試以此詩為例加以分析。示例:①月色皎潔顯靜,出屋、經(jīng)過樹林有滴水聲為動,動靜映襯;②霧氣露水、東方未亮顯靜,霞光燦燦、叱牛聲、白鷺驚起都為動,動靜映襯;③白如素的月色、東方霞光,與農(nóng)夫叱牛、驚起白鷺聲交織在一起,互相映襯。
再如:戴叔倫的《蘭溪棹歌》,試分析這首詩中“動靜結合”的手法。答案示例:詩中前兩句寫了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靜景;后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涌上溪頭淺灘的調皮,是動景。全詩動靜結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