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主要論述了氣質類型因素和聲樂演唱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出認清每個人不同氣質類型對于聲樂學習的影響和重要作用,包括氣質類型對每個人表演風格特性的影響;如何通過認識自身氣質類型來突破自己,提高學習水平等。
關鍵詞 氣質 氣質類型 聲樂演唱 聲樂學習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0 緒論
作為一名聲樂學習者,怎樣才能找到最有效提高專業(yè)的方法?是努力學好自己專業(yè)的演唱技巧、表演技巧?還是通過一系列諸如:樂理、視唱、音樂史、曲式等的基礎訓練來進行輔助?其實俗話說得好,治標先治本,聲樂作為一門學科,它的主體是單位的人,如果能從心理學的角度著手,把每一位聲樂學習者的特性分析清楚,做到有目的性的學習,這對聲樂的學習將會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1 氣質一詞的由來及分類
氣質是一個古老的心理學問題,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醫(yī)生希波拉特就提出了四種體液的氣質學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來自拉丁語——nguis)、粘液(來自希臘語——phlegma)、黃膽汁(來自希臘語——chole)和黑膽汁(來自希臘語——melanoschole)。四種體液協(xié)調,人就健康,四種體液失調,人就會生病。幾世紀以后,羅馬醫(yī)生蓋倫用拉丁語temperament一詞來表示這個概念,這就是“氣質”概念的來源。到二十世紀,俄國生理學家巴普洛夫從對動物和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研究中,對你人體的反應程度、均衡與靈活度的不同,將氣質分為強而不均靈活型、強而均靈活型、強而均不靈活型、弱而不均不靈活型四種類型,這種分類,恰恰與希波拉特的四類型一一對應,綜合他們的研究,人們一般把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下面先分別簡單介紹。
膽汁質:比較強烈,沖動、莽撞、易怒而難以自制,但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平靜下來,有很高的靈活性,比較熱情、有魄力,此種類型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容易感情用事為特征。心理活動籠罩著迅速而突發(fā)的色彩。
多血質:比較敏感,情緒容易外露,思維、反應比較靈活,對一切都充滿熱情。遇事熱情很高,但是不能持久,容易適應新事物、新環(huán)境。此種氣質類型以動作敏捷、朝氣蓬勃、粗枝大葉、情緒不穩(wěn)定為特點。
粘液質:性格偏向安靜,興奮性比較微弱,心情平穩(wěn)、變化緩慢。往往心平氣和,很難出現情緒波動狀態(tài),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好好規(guī)劃,有計劃地從容完成工作,此類氣質類型以穩(wěn)定為主,踏實、沉著冷靜,但是靈活性不夠,有時候稍嫌死板,缺乏生氣。
抑郁質:敏感、害羞,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自責心理比較強,對事物觀察很細致,能體會到生活中一般人所覺察不到的東西。害怕表現自己,不太喜歡拋頭露面的活動,不善于與人交往,給人造成一種冷漠感,此類型以敏銳、體驗深刻、外表怯弱、害羞、孤獨、行動緩慢為基本特征。
2 氣質類型對演唱的影響
通過對這四種氣質類型的了解,可以推斷出不同的心理指標在表演者身上也會有著不同的表現,這也是為什么每個歌唱者的演唱都會具有個人獨特色彩的原因,氣質特點不以其個人參加的聲樂活動內容而轉移,而是表現出穩(wěn)定性和天賦性。
膽汁質氣質的歌唱者最大的特點是很高的興奮性和較弱的自我控制能力,他們熱情、豪邁、精力旺盛,有種狂熱的歌唱氣質,這就使得他們善于表現大氣、粗獷、熱情奔放的聲樂作品,但同時處理作品就比較粗糙,對細節(jié)部分不在意,在作品表現中自我控制力弱,對于作品表現不夠深刻。比如歌劇女王卡拉斯,她就具有明顯的膽汁質氣質,書評里記載她爭強好勝,不甘心屈居別人之下,自己和別人的交往基礎就是自己要高出別人一頭,這也成為她以后工作生活的原則,所以她敢于演唱別人不敢涉及的曲目,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舞臺上,她的表演能感染臺下任何一位聽眾,但她的這種不甘屈居人下的性格也給自己帶來了太大壓力,最終因演唱過度、減肥、社交頻繁等原因,導致嗓音早衰,不得不過早地結束聲樂演唱生涯。
多血質的歌唱者活潑、熱情、反應快、容易適應環(huán)境,容易接受新事物,這一類型特點的人從事歌唱事業(yè)的最多,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羅蒂就屬于這一氣質類型,很適合演繹正義、熱心、比較淳樸的角色,他自己也說:“我喜歡《愛的甘醇》是因為我認同劇中男高音角色尼莫里諾,他和我一樣是單純的鄉(xiāng)村孩子,舉止非常天真?!彼倪@種淳樸使得他極具舞臺親和力,大大拉近了歌劇與觀眾的距離,他本身獨特的氣質類型給予的種種以及后天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造就了他富有金屬光澤、極有表現張力,使人心曠神怡的嗓音,經過他演唱的很多意大利民歌,后人幾乎無人能超越,像他演唱過的《我的太陽》,每次都能讓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每當他帶著白色手帕憨態(tài)可掬的走上舞臺,我們明白整個世界都將被他征服。
粘液質的歌唱者一般都屬于理智的表演者,他們大都有著沉著、冷靜的意志品質,意大利歌唱家卡爾諾·貝爾貢齊就是最為典型的粘液質氣質的歌唱家。他演唱時都嚴格按照曲譜的標示來走,分寸感極強,不溫不火,在生活作風上也表現出那種不愿爭風頭的傾向,在如今演唱商業(yè)化趨勢下,依舊保持古典歌唱家的嚴謹作風和品質,被評論為“傳統(tǒng)歌唱藝術的最后一位代表?!?/p>
而說到抑郁質類型的演唱家就非凱雷拉斯莫屬了,他的表演風格穩(wěn)重、體驗深刻、感情真摯動人,帶著孩童般的羞澀氣質,他的音色秀美、句法準確,給人感覺內斂、憂郁的感受。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雖然這四類氣質類型的劃分被許多心理學者接受并沿襲到現在,但從實際上來看,人得氣質類型都是帶有多面性的,往往會在一個人的身上找到幾種不同氣質類型的特征,大多數人都是混合了幾種氣質類型的,做這樣的劃分也僅僅是一種典型的劃分。所以針對不同的人時,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剖析每個聲樂學習者的內在氣質。
3 針對不同氣質類型,在演唱中揚長避短
如果屬于膽汁質偏多類型的學習者,就發(fā)揮好熱情、積極這一類的氣質優(yōu)勢,使自己的音樂極具舞臺感染力,能打動聽眾的心,這樣塑造的形象必然深動、傳情,這一類型演唱者對大線條、大手筆的聲樂作品表現得得心應手,他們缺乏的是細致處理作品的耐心,對于抒情悠揚的作品往往領悟不到其中的意境,表現不夠深刻,基于這些問題,可以經常聯(lián)系一些節(jié)奏緩慢的、變化音、裝飾音偏多的、抒情較強的作品,這些作品能幫助抑制急躁、火爆的性子,讓人逐漸平靜下來,器樂作品中肖邦的《夜曲》系列,聲樂作品中各種《搖籃曲》都會對調節(jié)這一類型氣質弱點起到彌補的作用。
多血質的學習者具有靈活、反應敏捷、開朗、容易接受新事物等一些特點,在聲樂學習中會懷著滿腔熱情,具有很高的積極性,對于聲樂教師在上課教授的內容也能較快地接收,面對各種各樣的聲樂作品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這一類學習者的弱點就是脾氣品行跟毛猴相似,有些自以為是的小聰明,投機取巧的心理會嚴重一些,覺得自己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收獲到跟別人一樣的學習效果,在藝術道路上不肯踏踏實實下功夫,沒有足夠的毅力,應對具有一定難度、需要花功夫去琢磨的作品淺嘗輒止,以至于使得表現作品時稍嫌膚淺,沒有深度。這一氣質類型的學習者在學習中一定要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恒心毅力,用心去詮釋音樂所要傳達的內容,完全投入到音樂中,這樣塑造的音樂形象才會真正打動人心。
粘液質的聲樂演唱者具有沉著冷靜的意志品質,這樣在學習中就會很有自覺性,自我控制力較強,常會自我反省,對自己進行規(guī)劃;但也正是由于這幾點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太過一本正經,缺少演唱激情,在表現激烈、具爭議、活潑題材的音樂作品時,總讓人感覺欠一把火候,這類人性格也往往比較固執(zhí),容易產生挫敗感,久久走不出心理上的陰影,針對這些,建議這類演唱者嘗試改變一下自認為的冷靜,對周圍事物表現得熱情一些,懷著一顆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對這個世界,到時你將發(fā)現自有一片開闊的天地等著你。
抑郁質類型的演唱者對事物的感受性會比較強,非常敏感,這一型的人都很害羞,性格柔弱孤僻,不太善于與人交往,基于這些因素在演唱歌曲是往往太過平靜,缺乏高潮部分需要的爆發(fā)力,沒有征服觀眾的感染力,缺乏表現,在練習時,應該多輔助一些熱情奔放、風格明朗、節(jié)奏明快的作品,在心理上也要積極暗示自己自信,敢于表現一些,防止朝向怯弱、孤僻的方向發(fā)展。
無論哪一類辦法,我們都要明確一個觀點,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不同氣質類型的聲樂演唱者全面挖掘出自身氣質中的積極因素,同時削弱氣質中的消極因素,做到揚長避短,更好地為我們的歌唱事業(yè)服務。
4 結束語
聲樂作為一門集文學、音樂、戲劇于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要求演唱者既要具備高超的技巧,又要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修養(yǎng),而作為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的氣質因素,他能幫助我們深刻認識歌唱與發(fā)聲的內在規(guī)律,要知道一切聲樂技巧與技能都是靠自己的意識來統(tǒng)治發(fā)聲器官,按照意識預定要求進行動作的結果,作為一名聲樂學習者,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氣質類型特點后,才能知道自己缺什么需要什么,發(fā)揮氣質特點中的積極因素,避免氣質特點中的消極因素,更有效地提高聲樂演唱質量,使歌唱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斷地改變現狀,不斷地趨于科學性,本文通過對一些著名歌唱家的氣質對照得出:先天的氣質因素會給每一類人的聲樂演唱蒙上不同的個性色彩,正是由于這些氣質類型的不同和后天教育、環(huán)境等因素才造就了每個演唱家不同的表演風格,我們要找出天性中所賦予每個人的個性特征,針對每一類型對癥下藥,找到適合每一型演唱者的學習辦法,才能有意識、有目的地去指導自己的演唱,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演唱風格。
參考文獻
[1] 葉亦乾等.個性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3.
[2] 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3] 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4] 管謹義.西方聲樂藝術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