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思維活動是大腦對客觀事物間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對客觀現(xiàn)實能動反映的過程。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也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完成訓練和比賽的正常發(fā)揮的,思維活動的正確與否決定著訓練的效果,決定著比賽的成敗。通過舉例說明運動員在比賽關鍵時刻的思維變化影響著比賽的結(jié)果,因此,教練員、運動員應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力求自始至終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引導自己,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激勵自己,從而使比賽取得好的成績。
關鍵詞:思想意識支配行動;積極性思維;賞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7-0267-02
人的思維活動是大腦對客觀事物間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對客觀現(xiàn)實能動反映的過程。人的思維活動決定著人的語言和行動,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思想意識支配行動”。積極正確的思維可以使我們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采取正確的行動能在比賽中調(diào)動起運動員的比賽熱情,相反,消極的思維將使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而采取錯誤的行動,使得在比賽中無法將運動員的興奮點調(diào)動起來。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也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完成訓練和比賽的正常發(fā)揮的,思維活動的正確與否決定著訓練的效果,決定著比賽的成敗。從我多年對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實踐證明:培養(yǎng)運動員積極正確的思維是提高訓練水平,促進比賽發(fā)揮的有效手段。
積極正確的思維并不局限于對每次訓練和比賽的認識態(tài)度,運動員在參加比賽的準備中,對比賽的指導思想和心理定向往往準備的很充分,應該說是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準備的,但是,隨著比賽的進程,體力的下降,賽場上突發(fā)情況的出現(xiàn)等,原來正確的思維將會發(fā)生變化,如果自己不進行引導和克服,就會對比賽造成影響。一名運動員在一次自行車比賽中隨著比賽的進行,運動員的體力透支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面臨著身體和意志的考驗,如果運動員咬咬牙堅持住可能就打敗了對手,反之,當思維出現(xiàn)“我不行了”、“我騎不動了”這一類消極的想法,運動員就會立即敗下陣來。當然,我們不是說運動員在比賽中不應該有思想活動,人的大腦每秒種會產(chǎn)生幾百個信號,不反應是不可能的,而反應的關鍵在于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思維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以上的例子只是說明運動員在比賽關鍵時刻的思維變化影響著比賽的結(jié)果,因此,教練員、運動員應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力求自始至終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引導自己,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激勵自己,從而使比賽取得好的成績。
積極的思維方式不是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后就能順利地在比賽中體現(xiàn)出來的,它和其他事物一樣,有一個習慣成自然的過程,我們要在平時的訓練、工作、生活中有意識的進行培養(yǎng),養(yǎng)成遇事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提高對積極性思維重要性的認識,努力引導運動員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積極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
積極思維的重要性是通過教練員的講解和運動員自身的訓練和比賽的實踐中來深刻體會的。積極性思維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它是動態(tài)的、辯證的,是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的。人的本能是消極的思維方式,其錯誤的心理定向會自然形成,想用積極的思維方式代替固有的消極思維方式是一個十分艱苦的過程,要求運動員要有個良好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堅強的意志才可以完成。因此,培養(yǎng)積極性思維方式,要在提高認識的同時,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平時的訓練、工作、生活中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養(yǎng)成遇事不亂、不慌,敢于拼搏的積極思維習慣。
二、運用積極思維方式是多想自己的成功和優(yōu)勢所在,不去想自己的失誤及缺點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良好的傳統(tǒng),從小就受著各種美德思想的教育,因此養(yǎng)成了謙虛、謹慎、忍讓、自責等行為習慣,這是做人謙遜的一面,但對于自行車項目而言,這種教育方式在訓練方面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的,我們絕不能每天想著自己的缺點及差距去訓練,這些都是與積極思維所提倡的只想好的,不想壞的要求背道而馳,同時,教練員在培養(yǎng)積極思維過程中也會增加一定的難度。
運動員在訓練中,要具備一個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是有一個過程的,即使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了,有時也會有反復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如果一堂訓練課或比賽沒有發(fā)揮好,在心里不要認為自己不行,更不能找客觀原因,而要用積極的思維方法去思考,找出自己發(fā)揮不好的原因,比如在關鍵的時刻為什么沒有拼上去,比賽和訓練中自己又忽視了什么等,而不是一味的亂找毛病,產(chǎn)生消極心理。運動員每一次的訓練課都要充滿自信的去面對,可以自己給自己打氣,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也可以想象一下站在高高的領獎臺的那種自豪與驕傲,讓自己有一個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訓練中,其效果也是令人驚喜的。
三、幫助運動員樹立自信心,提高積極思維的能動性
在運用積極性思維過程中,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對于一件并無多大把握的事,如果我們事先相信它能完成,那么,它通常是唯一保證成功的因素?!弊孕攀橇己玫男睦硭刭|(zhì)的反映。運動員參加比賽,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技術動作是正確的,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在任何時候,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決按照自己的賽前準備去做,按照教練員的指示去做,抱著永不放棄的信念,這才是取得比賽勝利的唯一途徑。
自信心的建立要靠平時的刻苦訓練和經(jīng)驗的積累,用積極的思維來激勵自己,樹立能夠戰(zhàn)勝對手的信心。教練員也可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找優(yōu)點,少說缺點的方法,讓運動員在成功的時候看到成績,增強信心,在失敗時也看到成績,看到光明。對于運動員每個訓練階段的任務指標,教練員要靈活掌握,確保完成。
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比賽,自信是打好比賽的首要條件,如何使運動員在比賽時充滿自信呢?我認為,運動員要有“天不怕,地不怕;天是老大,我是老二”的氣勢,首先在氣勢上給人種下穩(wěn)操勝券的印象,在比賽中穩(wěn)扎穩(wěn)打,哪怕是輸給了對手也要讓對方感受到一種壓力和對未來比賽的一種擔憂,這就是說運動員有了足夠的信心也就為今后的比賽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四、注重比賽過程,在日常訓練及比賽中要規(guī)范和演練比賽思維程序
競技比賽的目的是為了奪取冠軍,俗話說:“不想拿冠軍的運動員不是個好運動員”,但是光靠空想是想不出來的,賽前奪冠呼聲很高,但比賽失利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倒不是不應該去想,而是想的方式不對,如果一個運動員在賽前只想得到冠軍,而不去想奪冠軍的過程,那么這一切只能算是一種空想,機會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冠軍的取得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平時的刻苦訓練,沒有平時精力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運動員在賽場上如果考慮比賽結(jié)果的多一些,而考慮比賽的過程少一些,那么他的成績也是不會理想的,作為教練員,我認為,運動員在比賽中要更加注重比賽的過程,而應較少的關注比賽的結(jié)果,這樣就會放下很多的包袱,輕裝上陣,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便會指日可待。
如何才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比賽過程中去呢,這是值得我們仔細研究的問題。巴沙姆在《駕馭思想方法》一文中說道:“人的頭腦如同計算機,如果你儲存一套想法,編制一套程序,在每次表演前,可以模擬思想的系列圖像,這樣就可以獲得思想的一致性”。根據(jù)巴沙姆先生的這一理念,我們不妨把運動員比賽全過程的思維活動,人為地編程序,就叫做“比賽思維程序”讓大腦的思維活動跟著比賽程序走,大腦里只想,準備活動如何做,如何起步,如何搶位,如何分配體力,如何克服比賽時的急躁,如何擺脫和超越對手等,思維活動既不瞻前也不顧后,只想動作要領,只想怎樣克服比賽中的各種困難,只想如何在意志上、體力上拼過對手,如果我們的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將自己的最好水平發(fā)揮出來。
五、小結(jié)
綜上所述,競技體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奪取金牌,金牌的取得要靠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需要積極的思維來完成。積極性思維的運用可以促使運動員在比賽中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運動員在比賽中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最終取得理想的比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