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申60多個公司,通過32個公司的簡歷篩選,70余場筆試面試,拿到7張錄取通知書,歷時4個月,北大女生這篇超長面經(jīng)一出爐,立刻在畢業(yè)生中炸開了鍋。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到國際知名咨詢公司,最終落定寶潔,每走一步都受益匪淺。這一過程的所得早已不是單純的求職經(jīng)歷所能給予,就像作者所說“選一份工作,就是選一種生活方式,薪水不能補償你發(fā)自內心的痛苦,光鮮的外表也不能遮擋你臉上的愁容,所有的工作都是枷鎖,但無論如何,選擇能跳舞的那一個?!?br/> 本期刊登了面經(jīng)的精華部分,不論現(xiàn)在的你身處何職何位,相信都能從中受到啟發(fā)。
面試崗位:實業(yè)公司財務
“實業(yè)”其實是個很難定義的名詞,如果把快消業(yè)單獨拎出去,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行業(yè)是能源和汽車類,事實上,“財務”這個崗位在實業(yè)公司中往往處于比較尷尬的地位,但作為一份工作,特別對于女生來說,卻是旱澇保收和清閑穩(wěn)定的代名詞。
實業(yè)的財務部門在招聘應屆畢業(yè)生時,通常有兩種“招數(shù)”:第一種是列明具體的工作內容,如應收會計、員工報銷會計、出納等具體職位;第二種是以管理培訓生的名義招聘,這種情況下就要看公司的培訓體系是否足夠正規(guī)、足夠厚道了,有的企業(yè)雖然是管培生的名號,但入職以后與第一種招聘所做的工作完全相同,有的會負責任地讓管培生在不同科目進行輪崗學習,但通常無法離開財務部門到核心部門輪崗學習。
這么一說,相信大家已經(jīng)明白我認為這是一份尷尬的工作的原因了。從長期從事財務工作的角度來說,在實業(yè)的財務部門,通常只能把一兩個科目做得很專很細很擅長,但是缺乏對財務工作的整體學習和理解,與四大的審計工作相比,眼界要窄得多。
于我個人而言,實業(yè)財務一直是排在四大之后的選擇,所以并沒有特別積極地進行申請和面試,在時間和精力發(fā)生沖突時,總是“優(yōu)先”放棄。最后通過全部面試的反而分別是一家國企、一家合資、一家外企,因此這篇面經(jīng)也許會有一些對比的趣味。
迎戰(zhàn)名企:廣東移動深圳分公司
第一輪筆試在清華大學進行,前前后后坐著來自華北各地的研究生,大多數(shù)人是信科背景,考的也是我從沒練習過的行測,不免感到壓力很大。行測是一件有準備和無準備差距甚遠的測試,我十多題沒做完、無數(shù)題是瞎蒙的,而有些同學提前十分鐘就交卷了,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得出來??荚嚱Y束后其他人在興奮地核對最后幾題的答案,而我連最后幾題的題目都沒有看到,只好默默地離開考場。出了門給親朋好友發(fā)短信說,“回去練行測,此仇必報!”
就在我以為筆試已經(jīng)光榮成為炮灰的時候,移動通知我去面試。印象最深的是要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手忙腳亂地準備證件照、生活照、成績單獎狀復印件、網(wǎng)上生成的簡歷、打印的簡歷等等,原本覺得自己對求職的準備還算充分,可是在廣移面試面前完全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面試是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飯店進行的,簽到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候選人中唯一的本科生,而我知道這和我有雙學位密不可分。當天進行了兩輪面試,一輪是人力資源的面試,一輪是部門主管的面試,經(jīng)過第一輪面試才能進入下一輪。財務崗位是先部門主管面試,面試我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經(jīng)理,問題主要圍繞過往經(jīng)歷、財務專業(yè)知識、入職的意愿這三個方面。前兩者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廣東移動最看重北京學生是否愿意去廣東工作,我作為一個沒有男朋友的福建孩子,他對我的回答沒有絲毫懷疑,于是我順利過關,見了人力資源部的面試官。面試我的是個敏銳的姐姐,雖然只問了我一些簡單的行為問題,面試時間也只有20分鐘左右,卻迅速得出一個令我萬分無奈的評價,“我怎么覺得你更適合去外企呢?!蔽液茏匀坏匕堰@句話當成了面試失敗的信號,想想等待室里遇見的那么多位靠譜的研究生,有的還是深圳人,我很淡定地回去了。
沒想到這個敏銳的姐姐并沒有一票就把我否決,而是把我交給了更高級別的經(jīng)理。這次是一個年紀大一些的叔叔,頭發(fā)的數(shù)量和身材是比較典型的國企模樣,面試氣氛也嚴肅了許多,我的座位離他特別遠,一種恐怖的距離感令我感到非常壓抑。他的問題也是千奇百怪,比如校訓是什么,我好幾次都是驚慌失措。
其實我無從揣測這次面試的真正結果,因為最終我得到的答復是被分配到了東莞移動,對于東莞這個地方,我顯然是很難接受的。于是在某個睡眼惺忪的早上,我淡定地拒絕了這份工作,然后繼續(xù)睡覺。
醒來后我就清醒地意識到,國企還是不好玩。雖然第一個面試我的部門經(jīng)理信誓旦旦地對我說學歷不是問題,但學歷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并不是純粹的學歷歧視,等待室里那些比我大兩三歲的研究生看起來確實比我靠譜,而且年齡決定了她們會更安心地在財務崗位上工作下去、在深圳這樣的城市中生活下去。另外深圳移動在測試應聘者的忠誠度方面有很獨特的方法,所有通過面試的同學要在11月至12月之間去深圳進行實習,不實習則沒有錄取通知書,實習的人就一定有通知書。11月至12月離開北京去深圳實習這意味著什么,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
有很多同學向往國企,其間的利弊一目了然。這個問題我不想再多說什么,廣東移動是我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參加面試的國企,后來我沒有再申請任何國企,也放棄了所有國有商業(yè)銀行的筆試。因為我覺得那個敏銳的人力資源面試官說得很到位,那句話也是我的心里話。
迎戰(zhàn)名企:上海大眾
上海大眾是家很受政府重視的合資企業(yè),它的內核是大國企的風范,同時因為有外資部分在管理和技術上的參與,它又具有了外企的皮膚。這種特質在招聘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就是:工作內容、福利待遇基本是國企式的,而招聘方法、選人標準又是外企式的。
我申請的崗位是價格分析,屬于財務部門。筆試的內容不記得了,但群面實在是印象深刻。這家上海公司的筆試和群面外包給了北京的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所以群面時只有一個外包公司的人力資源作為面試官。40分鐘的時間,8人一組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討論的話題是某汽車公司的公關危機。在我經(jīng)歷的群面中,這個話題的難度屬于中等偏下,然而這次群面卻成了最艱難的一次。究其原因,是群面時將應聘所有崗位的同學都混合在了一個小組中:當時8位同學中有5位是技術背景應聘技術崗位的,2位應聘管理類崗位,1位同學應聘物流——這是我第一次置身于技術背景學生中進行群面。
群面一開始我就傻眼了:一位男生提出先請每個同學輪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另一位男生朗聲附和。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并非一個是與非的問題,需要提綱挈領地分條回答,綱領尚且沒有一個共同意見,談何個人觀點?但是在群面一開始就對兩位男生提出反對意見是很不明智的,于是我耐心地聽完了第一個同學的發(fā)言,并抓緊時間架構自己的綱領。第一個同學發(fā)言完,我看了一下時間,對大家說,“現(xiàn)在只有一個同學發(fā)表完自己的觀點,就用去了3分多鐘,如果我們每個人說完自己的觀點,需要20多分鐘,這樣一半的時間就過去了,不如我們先討論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框架,然后大家針對每一條發(fā)表意見,如何?”沒想到這個建議遭到了那兩個男生的強烈反對,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還是先完整聽一下大家的意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言?!睆暮蟀刖湓捑涂梢钥闯鰜恚麄兪窃谝种莆页蔀樵掝}領導者的可能,于是我只能“忍聲吞氣”地繼續(xù)聽后面同學的意見。按照順序,我是第六個發(fā)言,前5個同學發(fā)言的時候我一直在醞釀:引導大家向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向行進這一點不能放棄,但是應該及時變換一種引導的方式。輪到我時,我非常舒緩地說,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三個方面展開,對于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剛才幾位同學都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我再補充一點自己的意見。之后另外兩個同學又發(fā)表了他們的觀點。
8個人都說完之后,過去了20多分鐘,接來下我們相對自由地開始了進一步討論。這一段時間里我又面臨了來自那兩個男生的壓力。也許是因為專業(yè)背景的原因,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相差甚遠,我認為這件事情本質上是公關危機,重點在于怎樣處理公共關系,而他們卻認為只要把技術的問題解決了,公眾和媒體不會為難公司。在這樣的基本邏輯下,我自然會對他們提出的意見進行態(tài)度友好的反駁,而他們則對我說的話嗤之以鼻,其中一個男生還在我說話的時候時不時地投以令我非常難受的目光。但“久經(jīng)沙場”的我沒有被他的眼神殺死,依然非常淡定地提出我的觀點,并盡量對他的觀點表示贊同,此時常用句式是“嗯,我覺得你說得很對,我們應當表明這樣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期間,應聘物流的那名女生對我給予了支持,雖然語氣不夠給力,我依然覺得很欣慰。
這樣,我們在40分鐘內基本完成了對綱領問題的探討,但其實并沒有太多深入的細節(jié)討論,時間太緊我也只能作罷,最終由另一位男生做了總結陳述。對總結陳述機會的爭取,也是群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當時在時間將近結束的時候,這位男生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于是我順勢接上話說:“他總結得很有條理,我們就請他做總結陳述吧,大家有什么補充意見可以告訴他?!?br/> 小組討論都結束之后,人力資源對每個人提了一個簡單的小問題,要求用英語回答。技術背景的幾位同學在這個時候就顯現(xiàn)出了多年未張口說英語的弱勢,坦白說當那個妄圖用眼神殺死我的男生結結巴巴、詞不成句地用英語表述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頗有一種復仇的快感。當然他回答的問題其實很復雜,問的是“如果你沒有通過今天的面試,你認為是什么原因”,他一聽到這個問題整個臉都變了色,加上口語不流利,回答得相當狼狽。輪到我回答問題時,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用三個詞形容自己”,我腦中的“答案庫”里早有精雕細琢的準備,當流利的英文句子從我口中流出時,復仇的快感就更強烈了。
接下來的單面本來應該由財務部門的主管進行,由于他事務繁忙,由人力資源部門代勞。共有3個中年男子圍坐在一起考驗我,其中最年輕的那位是主問。非常有趣的是,第一個問題是讓我從高中時代的事情開始談起,雖然沒有對這個問題做過準備,但豐富的素材還是幫助我很快理出了頭緒,順利展現(xiàn)了一個美好的高中生形象。聊了三四十分鐘之后,看得出來他們還是比較滿意的,于是和我談起了福利待遇。之后告訴我財務部門的主管會打電話給我進行電話面試。
一周以后,在吃完晚飯回宿舍的路上我接到了傳說中的面試電話,于是我站在寒風中“口”試了40分鐘。前面的問題沒有什么新奇之處,后半段問得多是個人問題。先是問了我父母的工作,我和父母的關系如何,之后問我朋友多么,交朋友的原則是什么等等,這個電面就結束了。
這個電面中,其實有一段對話很值得深思。經(jīng)理問我有沒有什么挫折的事時,我講了一個大一學高數(shù)學得不好,然后調整學習方法加強練習最后提高了成績的橋段。之后他問我,“如果你努力之后還是沒有改進怎么辦呢?”我自然積極上進地說,“那我會總結為什么這樣的方法還是不對,把教訓運用到以后數(shù)學課的學習中?!彼f,“其實我想告訴你,就算沒提高也沒什么,為什么非要讓自己做到優(yōu)秀呢,工作中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啊。”
我不想評論什么,希望有心人思考這段話,也許你能比同齡人多悟出點道理,畢竟這是一個長者的觀點。
上海大眾的這個職位,我曾經(jīng)動心過。第一,汽車行業(yè)是個不錯的行業(yè);第二,汽車行業(yè)中的價格分析是個有含金量的職位;第三,福利待遇非常誘人。其他不便透露,單一條提供住宿就解決了畢業(yè)生的頭等問題。
不過有一天晚上,我盤點這些理由時,發(fā)現(xiàn)這些與我求職之初預設的目的都是相悖的,不禁鄙視自己貪圖安穩(wěn)的心態(tài),于是毅然決然地拒絕了體檢邀請。
?。ㄟB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