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音樂教育;聲樂教學;鋼琴伴奏;自彈自唱能力;規(guī)范音準;準確節(jié)奏;演奏技巧
摘要:在聲樂專業(yè)教學中,普遍忽視對聲樂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影響了聲樂學習的效率,而且培養(yǎng)的學生藝術技能單一,就業(yè)口徑狹窄。在教學中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彈自唱”訓練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音準節(jié)奏,提高聲樂練聲質(zhì)量,形成演唱個性。因此,在聲樂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中應加大鋼琴課教學比重,設置“鋼琴彈唱”課程,在作品分析等相關課程中增加聲樂作品的譜例,并注重自彈自唱的表演形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聲樂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4474(2012)04-0082-05
Teaching Practi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mpetence in the Playing and Singing by Students of Vocal Music
GAN Lin
(School of Arts and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music education;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piano accompaniment; competence in playing and singing; tone control; accurate rhythm; performance skills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it is quite common to ignore the training of playing and singing skills for students of vocal music,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vocal music study, but also restricts the acquisition of multiple art skills. With the setup of training process for students singing and playing competence the students tone control and accurate rhythm are improved, and the quality of vocal exercises as well. This training can also help formulate the singing specialty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shoul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iano lessons, and establish the course of playing the piano accompaniment. The analysis of vocal music shall be increased and attention shall be paid to the playing the piano accompaniment and the singing as well so that the students overall performance competenc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demands for complex vocal talents can be met.
在音樂院校中,聲樂專業(yè)學生的鋼琴伴奏水平普遍較低。而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也自認為“君子動口不動手”是其專業(yè)自身的特點。當然,聲樂學生應該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聲樂訓練和演唱實踐,但是隨著聲樂學習的不斷深入和難度系數(shù)的提升,聲樂專業(yè)學生便出現(xiàn)了一些難以逾越的學習障礙:由于學生的鋼琴伴奏水平不高,在學習難度較大的聲樂新作品時就顯得力不從心,而且在與鋼琴伴奏相配合時常常顧此失彼。更“致命”的問題是他們對聲樂作品的樂譜分析能力比較低,只停留在聲樂單線條旋律的分析上,缺乏結合鋼琴伴奏譜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導致對聲樂作品理解的表面化、單線化。筆者從事聲樂教學十多年,深感鋼琴伴奏能力弱對于聲樂人才培養(yǎng)的不良影響。曾經(jīng)有幾位演唱能力較強的學生,就是由于鋼琴演奏能力弱,無法按時完成布置下去的新作品,或是演唱缺乏一定的深度,使得聲樂學習事倍功半。
為了盡量彌補這一聲樂教學中的缺憾,筆者在此愿與各位同仁分享以下教學心得,以求共鳴。
一、提高聲樂專業(yè)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重要性
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然而,在聲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令人費解的現(xiàn)象。比如,某些聲樂專業(yè)學生上課時發(fā)揮良好,但只要離開了教師就“找不到感覺了”;有些學生學習新作品,一定要先到網(wǎng)上或音像店搜索此作品的音像資料,聽著現(xiàn)成的錄音方能練習,如果沒有這些音像資料輔助便寸步難行;還有些學生清唱尚可,可和著伴奏就會跑調(diào);另外,還有的學生遇到前奏、間奏時就會恐懼,在前奏、間奏過后不能準確地按照音調(diào)和節(jié)奏接唱。對于這些問題,無論是聲樂教師還是學生都深感困惑。那么,如何有效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呢?筆者經(jīng)過在教學中的仔細觀察和研究后,發(fā)現(xiàn)有上述問題的同學無論其歌唱天分如何,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鋼琴伴奏水平差,基本不能視譜彈唱。于是,筆者在聲樂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自彈自唱訓練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其效果漸漸凸顯出來,具體歸納如下:
1.培養(yǎng)自彈自唱能力,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
對于聲樂學生而言,歌唱中能把握準確的音準、節(jié)奏是其基本功。如果沒有良好的對音準、節(jié)奏的掌控能力,就不會唱出動聽的歌聲。有些教師認為解決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問題是“視唱練耳”課的事情,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聲樂學生在上完“視唱練耳”課后仍然存在著音準、節(jié)奏上的問題。我們不能就此責怪“視唱練耳”課的教師,因為他們的課程只是音樂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培養(yǎng)聲樂人才,需要多種課程教學相配合,單一課程教學是很難奏效的。同時,學生課外練習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需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反復練習和鉆研。
鋼琴是固定音高的樂器,如能很好地掌握其演奏技巧,必然是學習聲樂的有力依托。那么,聲樂學生怎樣利用這一“依托”呢?筆者認為,一般意義上的鋼琴演奏能力,是指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和最終應達到的自彈自唱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通過鋼琴進行聲樂譜的視奏,并伴隨琴聲唱出具有準確音準和節(jié)奏的歌聲,這樣的歌聲不僅悅人而且娛己,還能提高學生的視唱水平,使學生學習新作品的效率大大提高。可見絕不可輕視對聲樂專業(yè)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yǎng)。
2.培養(yǎng)自彈自唱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練聲質(zhì)量
“聲樂小課”是學習聲樂技術理論和聲樂技巧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對于學聲樂的學生來說,僅靠一周一兩次的聲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大量的練習。這時,自彈自唱能力強的學生就會顯現(xiàn)出優(yōu)勢,他們可以將教師在課堂上練習的練聲曲和歌曲通過自彈自唱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而對于一些聲樂技術難點,也可通過自彈自唱的方式不斷摸索并加以解決。同時,對于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也可與聲樂教師進行交流,探求解決之途徑。由此可見,學生具有了自彈自唱能力,就可以將聲樂課中教師彈琴與學生跟唱合二為一,變?yōu)閷W生自彈自唱。從而,解決了學生離開教師就“找不到感覺”和課后無法練習聲樂作品的問題,可使學生聲樂學習質(zhì)量得到較大提升。
3.培養(yǎng)自彈自唱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演唱個性
在聲樂學習中,“模仿”是聲樂初級學習階段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模仿聲樂教師的歌唱狀態(tài),模仿某位歌唱家的演唱方法等。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在于有一個比較直觀、形象的模仿對象,使學生容易獲得外在的技能表現(xiàn)。但是藝術的最大魅力是創(chuàng)造而不是復制,模仿只是學習聲樂的一種初級手段,如果將模仿當作主要的或唯一的學習方法,那“模仿”就會逐漸成為“抹殺”聲樂學生藝術才華的“罪魁禍首”,聲樂教學最終也會淪為“削足適履”的“模仿秀”式的技術培訓。為了能規(guī)避學生在聲樂學習中一味地模仿、一旦離開了音像資料和聲樂教師等模仿對象就會寸步難行的尷尬局面,就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即自彈自唱的能力。自彈自唱不僅讓學生能獨自瀏覽新作品,而且能讓學生獨自修習和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和演唱個性〔1〕。
4.培養(yǎng)自彈自唱能力,有利于學生深入分析作品
自彈自唱能力弱的學生,在分析聲樂正譜時常常只關注聲樂部分的旋律線,而忽略了鋼琴伴奏部分,于是,在背譜時不記前奏、間奏和伴奏織體,演唱中自然會漏洞百出。另外,還有的學生只能視唱簡譜,不能進行聲樂正譜的閱讀。由于無法理解聲樂正譜所展現(xiàn)的聲樂旋律線與鋼琴伴奏部分所共同構筑的多聲部音樂結構,他們的演唱必然會缺乏藝術的深度。如果學生具備了自彈自唱能力,在分析聲樂譜時就可以視奏鋼琴伴奏譜,從而明確聲樂旋律與鋼琴伴奏部分的和聲對位等結構關系,為演唱的二度創(chuàng)作提供依據(jù)。
其一,在前奏和間奏之后的演唱進入點的藝術處理上,首先要看前奏、間奏的織體是怎樣進行的〔2〕。一般來說,如果前奏、間奏進入演唱部分的織體“空間”較寬廣,和聲層次較豐富,力度較強,以柱式和弦為主,那么,演唱進入時的起音大都音量偏強、色彩偏濃;如果前奏、間奏進入演唱部分的織體層次較薄,以分解和弦為主,其銜接的唱段起音多為弱起,一般以柔美居多。
其二,在處理演唱部分的表現(xiàn)方式時,也可以通過自彈自唱的方式,深入分析伴奏織體和聲樂旋律之間的呼應關系,從而提煉出演唱的最佳表現(xiàn)方法。比如,柱式和弦伴奏時,演唱多鏗鏘有力,強弱分明〔2〕;分解和弦伴奏時,演唱多為氣韻連貫,行云流水;在長音處理上,如果伴奏織體是上行支撐,大都為漸強處理,反之亦然;如果伴奏出現(xiàn)了“留白”,這就為演唱提供了二度創(chuàng)作的空間,演唱者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情感訴求和藝術趣味進行相對靈活的藝術表達。此外,還有“緊打慢唱”的處理,聲樂旋律與伴奏的復調(diào)化處理,根據(jù)伴奏譜中不同的“節(jié)奏型”判斷出作品的演唱風格等等,這些都需要具體作品具體分析。
綜上所述,學生自彈自唱能力在分析聲樂正譜中確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外。學生要提高自彈自唱能力,不僅要提高演奏技巧,還應學習好和聲、曲式、復調(diào)等相關基礎知識〔3〕??梢哉f,自彈自唱能力是一種集合了各種音樂知識和彈、唱技能的綜合能力。
5.培養(yǎng)自彈自唱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目前,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從以往的較為單一的專門化取向逐漸轉(zhuǎn)變?yōu)樨叫韪咚刭|(zhì)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音樂人才。比如,音樂專業(yè)團體更歡迎一專多能的復合型音樂表演人才;企事業(yè)單位的工會招聘文體干事時更需要能彈會唱的多面手;學校則需要聲樂與器樂表演能力兼?zhèn)涞囊魳穾熧Y等等。
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音樂專業(yè)的教育模式,強調(diào)“術業(yè)有專攻”的專門化訓練,學生雖然專業(yè)性較強,但藝術技能單一,就業(yè)口徑狹窄。而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則可以成為其就業(yè)的“殺手锏”,在聲樂水平處在同等層面時,學生的這種能力將會使其在眾多的求職者中技壓群雄,脫穎而出。
二、自彈自唱教學在聲樂與鋼琴技能課中的實踐
筆者經(jīng)過認真思考和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在單純的聲樂與鋼琴技能課中加入自彈自唱的訓練。
1.聲樂技能課中自彈自唱的教學實踐
在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過程中,基本延續(xù)著單純的以聲音訓練和歌曲演唱為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模式,很少涉及自彈自唱的教學。為了培養(yǎng)聲樂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筆者嘗試在聲樂課中加入自彈自唱的教學內(nèi)容,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在練聲環(huán)節(jié)中,除了教師彈伴奏、學生練聲外,還要給學生一兩組練聲曲讓其自彈自唱,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歌唱的最佳狀態(tài)。其次是演唱環(huán)節(jié),對于新作品或難度較大的作品,只要求學生練習時能彈出單音旋律就可以了,重點還是在唱上。但對于學生熟練的作品或難度較小的作品,就應該要求學生在自彈自唱時將鋼琴伴奏譜相對完整地彈奏出來。由于教師不用彈伴奏了,就可以有時間更加集中精力去辨析學生的演唱,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使聲樂的教學效果更佳〔4〕。最后可以通過教師彈伴奏、學生演唱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演唱完整性及表現(xiàn)力,一堂師生互動的聲樂技能課就這樣飽滿而高效地完成了。
在自彈自唱的聲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鋼琴基礎不同的聲樂學生采取不同的彈唱教學方法。對于鋼琴水平低的學生,只要求其在自彈自唱時右手按照歌譜彈出單音旋律,左手配一些簡單的和弦和伴奏音型就可以了,不必按照聲樂伴奏譜進行彈奏,只要基本能保證與演唱配合就算達到了訓練效果。而對于鋼琴水平較高的聲樂學生,就必須要求其在彈唱中將歌譜中的前奏、間奏和尾奏按照鋼琴伴奏譜彈奏,演唱部分的伴奏則可相對即興一些,以保證演唱的順利進行。
在學生順利完成一首新作品的演唱后,應要求學生能夠?qū)⒏枨樽嘧V完整地彈奏出來,使自彈自唱達到完美的結合,甚至可以讓學生登臺演出,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彈自唱”,使“自彈自唱”成為專業(yè)聲樂表演的一種新形式。
2.鋼琴技能課中自彈自唱的教學實踐
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一般以鋼琴練習曲與樂曲作為教學重點,還從未加入自彈自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那么,怎樣在鋼琴教學中加入自彈自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呢?筆者認為,可以從曲目的選擇上進行改革。教師布置給聲樂學生的每組曲目中必須含有聲樂作品的伴奏譜內(nèi)容,要求學生既能為其他學生演唱該聲樂作品進行伴奏,還要能夠完成自彈自唱的教學要求。
當然,由于鋼琴課與聲樂課的教學側重點不同,其針對自彈自唱的教學要求亦有差異。聲樂課的自彈自唱教學更多注重學生的演唱,對于伴奏部分要求不高,只要能完整地達到伴奏目的就可以了。但在鋼琴課中進行的自彈自唱教學,就應該更加突出學生的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嚴格按照伴奏譜流暢完整地演奏,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xiàn)力,能夠有力地支撐和烘托聲樂演唱。對于學生自彈自唱的演唱部分,可以不必計較技巧的優(yōu)劣,只要保證音準、節(jié)奏不出偏差,能夠不停頓地演唱下來就算是達到了訓練效果。
筆者強調(diào)的是聲樂課教學應因材施教,應根據(jù)學生的基礎進行教學。對于那些基礎薄弱、鋼琴演奏能力弱的學生,只要他們達到一般教學要求就算過關;但對于基礎較好的聲樂學生,這兩門課都應該提高教學要求。此外,聲樂與鋼琴課的作業(yè)布置最好是同步,即聲樂課的演唱作品也是鋼琴課的伴奏作品,使聲樂學生在同一首聲樂作品中同時提升演唱和演奏能力,以便及早獲得彈唱俱佳的自彈自唱能力。
三、“自彈自唱”教學模式的建構
聲樂學習,不僅僅是拜一位好的聲樂教師就可以一勞永逸,還需要“苦干”加“巧干”的持續(xù)鉆研和磨煉,而自彈自唱能力就是聲樂學習中的“巧干”。但是,要想獲得這種“巧干”的能力,不是單純的技能課可以做到的,是需要整合多方面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在明確的教學理念基礎上,構建一套自彈自唱教學模式。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聲樂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教學目的。
所謂自彈自唱教學模式是建立在音樂各學科相互交融和滲透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之上的,它改變了傳統(tǒng)音樂教學自我封閉的模式,打通了聲樂教學與鋼琴教學以及其他音樂理論、技能課的教學壁壘,使學生的各項藝術技能得到有效地整合,可以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聲樂人才(見圖1)〔5〕。
圖1 “自彈自唱”教學模式
圖1顯示,該模式是以提高聲樂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為培養(yǎng)目標,以聲樂課、鋼琴課、鋼琴伴奏課以及和聲、曲式、作品分析等課程相互配合教學為實施途徑,以自彈自唱表演與技能競賽為教學質(zhì)量評估方式,以自彈自唱教學團隊為教學研究平臺的綜合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具體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教學培養(yǎng)計劃中加大鋼琴教學的比重并設置“鋼琴彈唱”課程
教學培養(yǎng)計劃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指導本專業(yè)組織教學工作、管理教學過程的基礎文件。因此,提高聲樂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的首要工作就是修改聲樂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目前,音樂院校的聲樂專業(yè)一般只開設兩年的鋼琴課,這顯然不利于對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yǎng)。建議在培養(yǎng)計劃中將鋼琴課改為開設三年以上,使鋼琴教學成為聲樂學習的強有力的支撐。
在加大鋼琴課教學比重的同時,還應為聲樂專業(yè)設置“鋼琴彈唱”課程。已經(jīng)開設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的學校,可將兩門課合并為“鋼琴伴奏與彈唱”課,或是含有自彈自唱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鋼琴伴奏”課。此課程不僅能訓練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還能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提高自彈自唱水平。同時,此課程還應與聲樂課相配合,使學生目前所學唱的聲樂作品也成為該生彈唱的曲目,讓聲樂學習與彈唱訓練同步進行。
2.在作品分析課程中增加聲樂作品的譜例
在提高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聲樂作品的分析能力尤其是鋼琴伴奏譜的分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以往的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等課程中很少以聲樂作品為分析譜例,所以學生在實際的聲樂作品分析中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為了能針對聲樂學生有的放矢地教學,可以多選擇一些聲樂作品進行分析。如在布置作業(yè)時,亦可與該生正在演唱或正在進行自彈自唱練習的聲樂作品同步,即演唱或自彈自唱的聲樂作品也是作品分析的作業(yè),這樣可從理論課與技能課兩個方面共同指導提高聲樂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在舞臺實踐方面增加自彈自唱的表演形式
自彈自唱的表演形式多在流行音樂會或演唱會中出現(xiàn),而在傳統(tǒng)的音樂會中難得一見。為了提高學生自彈自唱的學習動力,音樂專業(yè)舉辦的音樂會中不妨也增加一些自彈自唱的表演形式,使表演更加個性化、即興化,給表演者以二度創(chuàng)作空間,讓表演者有機會抒發(fā)真實的情感,以提高其藝術感染力。
4.通過音樂技能比賽提高學生自彈自唱的表演水平
為了檢驗和強化聲樂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音樂專業(yè)可以定期舉辦學生的自彈自唱技能比賽活動,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同時,也可以選拔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更高一級的音樂技能大賽,使參賽學生發(fā)現(xiàn)那些獲獎選手往往具有較高的自彈自唱能力,其聲樂單項、鋼琴演奏單項、伴奏單項,甚至音樂理論知識單項都比較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照獲獎選手,查找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表演水平。
5.組建“自彈自唱綜合技能訓練教學團隊”
可將不同音樂學科的教師組成“自彈自唱綜合技能訓練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可以分為若干教學小組,進行分組實踐,以設計出適合不同學生藝術技能培養(yǎng)的訓練方法;授課可以采取小課、小組課、表演實踐課為主的形式,還可利用觀摩交流、教學實況錄音、錄像等手段;以綜合技能訓練為內(nèi)容,通過聲樂譜視唱、聲樂主旋律視奏、伴奏譜視奏、聲樂作品分析、聲樂伴奏編配、聲樂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等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藝術個性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
總之,在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總是跟著教師的琴聲一遍又一遍地練聲、演唱,始終處在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遇到一位嚴厲的聲樂教師,學生更是謹小慎微。但如果聲樂教師嘗試讓學生自彈自唱,那么藝術的韁繩就掌握在了學生的手里,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藝術追求任意馳騁。雖然自彈自唱能力是一項比較難掌握的技能,但只要訓練得法,一定會學有所成。另外,通過自彈自唱教學的開展,有效地整合了各類音樂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了教學團隊的整體教學實力,并能夠使聲樂與鋼琴等多門音樂課程彼此呼應、相互配合,使學生在同一聲樂作品的學習中掌握多門音樂知識與技能,從而形成強大的教學合力,共同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聲樂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嘉幸,楊燕宜,孫 海.德國音樂教育概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59-177.
〔2〕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188-211,215-251.
〔3〕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103-130.
〔4〕泰 爾.即興伴奏實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2-61,100-103.
〔5〕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教學模式〔M〕.荊建華,宋富鋼,花清亮,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171-179.
(責任編輯:舒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