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基于2005年8月—2010年6月之間中國股市和中美匯率數據,對我國股票價格與匯率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文章以利差作為外生變量,結果表明股價同匯率有正相關關系,從而驗證了流量導向理論。與前人文獻研究結論一樣,股價同匯率兩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弱。
【關鍵詞】股票價格 匯率 格蘭杰因果檢驗
股票市場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在當下中國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后,匯率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調控工具,對金融系統的穩(wěn)定安全亦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匯率的變動通過影響到微觀企業(yè)的經營績效,進而影響著一國宏觀經濟運行狀況。
一、理論支撐
(一)流量導向模型被稱為傳統理論。該理論認為由于匯率波動影響著微觀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對公司的盈利和股票價格產生影響。本幣貶值將會導致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外國貿易需求增加,從而出口型企業(yè)銷售增加,從中獲益,股價上升。同時,匯率波動會對企業(yè)的未來現金流產生影響。
(二)股票導向模型。該理論認為匯率受資本供需的影響。國內股市的繁榮會吸引大量外資進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本幣升值。而股市蕭條則會降低本幣的吸引力,引起資本外流,從而導致本幣貶值。
二、文獻研究
雖然理論表明股價同匯率存在因果關系,實證研究結果卻并不盡然。Aggarwal研究發(fā)現美國股市同匯率存在正相關關系。但Soenen和Hennigar在1988年的研究卻得出截然相反的結果,股市同匯率存在負相關關系。Pan通過對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7個亞洲國家或地區(qū)的股市和匯率進行研究,發(fā)現在1997年亞洲危機前,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和泰國存在著匯率對股市的單向關系。
國內學者張碧瓊、李越以及邢毓靜等人均發(fā)現人民幣匯率和股市存在負相關的長期關系,而陳雁云、何維達運用GARCH和EGARCH,選取中國2001~2005年的每日數據進行檢驗,得到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股價正相關的結論。
本文通過選取中國匯改之后的月度數據,運用Johansen最大似然檢驗,Grange因果檢驗和VAR,對中國匯率和股市進行研究。第三部分描述數據及建模方法;第四部分是對實證結果的分析和因果檢測;第五部分給出最終實證結論和分析。
三、數據和方法
本文選取2005年8月到2010年6月的上證綜指收盤月度數據(本文表示為SP)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本文表示為EP)作為數據樣本,同時引入利差概念:
SPREAD=R007-USDLIBOR
R007是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作為中國基礎利率。USDLIBOR是用美元表示的1月倫敦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作為美國基礎利率。
同時,為了消除時間序列多重共線,自相關和異方差,我們對SP和EP分別進行一階差分處理。
ΔSPt=SPt-SPt-1
ΔERt=ERt-ERt-1
四、實證分析
(一)Johansen協整檢驗
Granger因果檢驗要求所有的數據序列必須是平穩(wěn)的,否則檢驗結果可能會導致偽回歸結果。
本文采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檢驗匯率和股價數據序列是否具有協整關系,結果發(fā)現原假設在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被拒絕,跡統計量和Max-Eigen統計量均表明模型存在一個協整關系。結果表明,原假設在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被拒絕,跡統計量和Max-Eigen統計量均表明模型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因此我們可以對模型進行最小二乘回歸。
(二)Granger因果檢驗
在對模型進行Granger檢驗前,我們需要確定VAR模型的最佳滯后期數。一方面滯后期不能太短,否則不能正確反映兩變量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滯后期也不能太長,否則就會造成自由度的減少,從而影響回歸解釋力度。通過參考前人文獻和相關檢驗,本文確定最佳滯后期為4。
對模型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F統計量和P值顯著,匯率波動對股市無影響的原假設被拒絕,從而證明股價變化受匯率波動的驅動。
同時檢驗結果發(fā)現,只有一個F統計量和P值顯著,也就是說只存在匯率對股價的單邊影響,而匯率對股市的影響卻不顯著。目前,由于人民幣還沒有實現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資本市場開放仍舊有限,我國資本市場仍舊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tài),故股價對匯價的影響機制較弱。對模型進行OLS回歸,結果表明各變量系數均顯著,DW值接近2,模型不存在自回歸、異方差問題。
五、結論
實證結果發(fā)現,中國匯率市場波動對股市有顯著的正相關性。文章模型回歸結果支持了流量導向模型的理論解釋。上海證券交易所目前有954家上市企業(yè),包含多家國內大型企業(yè),這些大型企業(yè)的股價是上證綜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這些企業(yè)具有大量的國際業(yè)務,因此匯率的微小波動,都會對這些企業(yè)的盈利造成很大的影響,進而反映到公司股價上。
文章實證分析發(fā)現匯率變化對股市有單邊正相關性,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股價下跌。這樣的實證結果說明國內經濟發(fā)展過多的依賴出口。改革開放后,出口導向型經濟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隨著改革的逐漸深入,尤其在人民幣強烈的升值預期背景下,過多的依賴出口來促進經濟發(fā)展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不利影響。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內需是拉動經濟的基本動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是促進中國經濟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