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真正可以稱得上理想的機場建造地點非常罕見,建筑師不得不利用已有的東西確保最終落成的機場對飛行員來說是最安全的,這個安全直接關系到旅客的安全。這樣對于建造機場的工程師們來說,不同地域、不同環(huán)境去建造機場更是面臨著無數(shù)次的挑戰(zhàn),其中一個重大挑戰(zhàn)就是尋找合適的建造地點,即空間面積充足,擁有足夠大的平坦地帶,有利于飛行的風勢以及較為理想的能見度。一項有關世界各地飛機場的調查呈現(xiàn)出“五花八門”的特點,調查涉及的對象包括機場危險性、崎嶇的起落跑道以及小城市運營的大規(guī)模機場等。下面將擷取全球最具震撼和奇特的一些機場進行盤點,帶給你前所未聞的信息。
5條跑道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亞特蘭大機場
我們都知道,世界第一架飛機的發(fā)明來自萊特兄弟。然而,世界上的第一家機場也同樣誕生在美國,機場發(fā)展的每一次變遷都在此做了見證。從最初的供飛機起降的簡易場地,到客運航班興起后增加的航站樓,以及噴氣式飛機帶來的跑道延長和航站樓變大等。這也因為美國的空域資源豐富、地面流程通暢,從而為亞特蘭大機場做好中轉“文章”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城市內涵更使其錦上添花。
亞特蘭大機場耗資1.28億美元,修建歷時5年,于2006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該跑道最大的亮點在于兩段10車道之上的跑道橋,這也是史上最大的機場跑道橋。在施工開始前操作方甚至在8千米外架設了傳送帶,運輸造橋所需填充物以保證橋梁590噸的承重。
2010年亞特蘭大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達到9000萬人次,蟬聯(lián)世界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的頭把交椅,比排名第二位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多出1500萬人次。那么,為什么亞特蘭大機場在如此繁忙的狀態(tài)中而不失混亂呢?
其實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亞特蘭大機場擁有5條跑道,這也成為了世界之最??沼蛸Y源的豐富也給亞特蘭大機場加了不少分,在亞特蘭大機場機坪內的雷達山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最好的觀測飛機起降的地點與正前方的航站樓之間,緊挨的數(shù)條平行跑道正在被高效利用。在最近的跑道上,一架小飛機從滑行道滑入跑道的中間部位,開始直接起飛;然而在稍遠處,一架大飛機正從跑道的一端起跑;再往前方左側望去,一架飛機正準備降落,這樣的架勢看上去真是使人有些汗顏。
人工島上的機場——日本大阪關西國際機場
日本關西國際機場位于日本大阪市東南,是亞洲著名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日本填海造陸工程的代表作。日本的土地資源用地吃緊,政府決定通過填海造地的方式來修建機場。
在面臨土地稀缺資源的日本,在建造機場時,工程師選在大阪灣東南部的泉州海域離岸大約5千米的海面上來完成這個壯舉。通過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億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達17?18米的大海里填出了5.11平方千米的機場用地。機場建有一條3500米長的跑道,主候機樓長達1.5千米,采用玻璃和金屬的高技派風格,蔚為壯觀。
關西國際機場1987年動工修建,機場高速鐵路可以把乘客直接從機場送到大阪市內。1994年大型噴氣式客機開始在這里起降。建造過程中,工程師遭遇一系列困難,其中包括地震、危險的氣旋、不穩(wěn)定的海床等一系列問題,最終機場建成,也引來建筑界和工程界無數(shù)贊譽,美國土木工程師協(xié)會甚至稱其為“新世紀的豐碑”。然而面臨氣候變化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將給這個機場的存在構成非常現(xiàn)實的威脅。建造之初,工程師可能并沒有考慮到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因素。有預測,未來大約50年時間內,這個機場很可能沒入水下。
山脈之間的機場——法國庫爾舍瓦勒國際機場
庫爾舍瓦勒是非常著名的滑雪勝地,而要想去此地旅游滑雪,那可要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前往庫爾舍瓦勒則需要飛越令人敬畏的阿爾卑斯山,更讓人驚險的則是要在庫爾舍瓦勒國際機場體驗一把令人毛骨悚然的著陸過程。
這座機場的跑道長度大約在518米左右,如此短的跑道并不是真正令人吃驚的所在,真正令人望而生畏的是,跑道是位于山脈之間。在庫爾舍瓦勒國際機場降落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飛行員必須本領過硬,才能向這個危險的跑道發(fā)出挑戰(zhàn)并最終征服它。
在庫爾舍瓦勒國際機場起飛時跑的是下坡,而降落時則是在上坡。即使是緩坡、即使是關閉發(fā)動機,小型飛機也可能獲得“滾”下斜坡的足夠動力,通過滑翔方式進行升空。當然這樣嚴峻的飛行任務執(zhí)飛的飛行員一定要通過考核,才能向這個危險的跑道發(fā)出征戰(zhàn)的號角。
機場跑道建在世界屋脊上——盧卡拉機場
盧卡拉機場坐落在尼泊爾東北角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腹地,海拔3000米,其官方名稱為藤辛?希拉里機場。它是通往珠穆朗瑪峰的大門。所以,盧卡拉機場被冠有“世界屋脊上的跑道”之稱。
盧卡拉機場是尼泊爾東部盧卡拉鎮(zhèn)上的一座小型機場。它的建立是為了紀念于2008年1月11日逝世的Edmund Hillary,他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第一人,為此,當?shù)卣盟拿謥砻@座機場。也是因為大多數(shù)徒步珠穆朗瑪峰環(huán)線的人都是以盧卡拉鎮(zhèn)為起點,這座機場也因此更加有名。
盧卡拉機場是建在一個懸崖上,有一個U型跑道,整個機場跑道只有不足500米的距離,飛機降落的時候,首先要面對一座巨山,不斷接近,彷佛是要直接撞擊山壁,巨山中間有一條小小的,只夠一個飛機的跑道口,跑道口下面則是萬丈深淵。
盧卡拉機場的進場非常困難,它是一座不受控制的機場,地面中心不能控制起降的飛機,他們只能告知飛行員天氣和跑道情況的,剩下的事情就要看他們自己了,一旦開始嘗試著陸就沒有回頭路。對準懸崖上的跑道口,等待飛機輪子完全著地后,這時來一個急剎,飛機就緊急的停在跑道上了。如果這時候你沒有系好安全帶就一定會飛出去,待飛機停穩(wěn)后,慢慢的再拐進一個U型的跑道,整個過程無一不證明盧卡拉機場的跑道是極具挑戰(zhàn)又有相當大的危險性。
最極端的機場——挪威斯瓦爾巴機場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坐落于北冰洋。在這個群島上共建有3座機場,其中2座主要用于運送礦工。建造斯瓦爾巴機場主要是用于商業(yè)旅行,是世界上游客可以訂票來到最北端的機場。
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師巧妙利用當?shù)貒揽岬牡蜏貧夂?,將飛機跑道建在一層永久凍結帶上。機場于1975年竣工,但微小的季節(jié)變化卻導致部分跑道處于不平坦狀態(tài),迫使機場方面幾次重新鋪設跑道。1989年啟動的一個項目是讓有問題的跑道與地面“隔離”,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比較奏效。200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當?shù)夭粩嗌仙臏囟瓤赡軐⑻岣咂渑艿谰S護和重新鋪設的頻率。
允許行人通行的機場——直布羅陀機場
直布羅陀是英屬海外領地,位于西班牙大陸伊比利亞半島南端,西班牙太陽海岸沿岸,眺望直布羅陀海峽對望非洲大陸。說實話,怎么看它都應該屬于西班牙而不是屬于英國。
以前在課本上經(jīng)常提到直布羅陀海峽,對于這個名字應該都很熟悉。直布羅陀有很多有趣和有代表性的地方,而最有趣的,莫過于直布羅陀的機場了,它絕對是一朵奇葩。
由于直布羅陀很小,地理位置決定了要從西班牙入境到直布羅陀,必須途徑它的機場,也就是說,機場發(fā)揮著雙重作用,既是起降飛機的機場,又是直布羅陀市內通往歐洲的車輛和行人的必經(jīng)通道。所以,直布羅陀的機場跑道是世界上僅有的平交道,即飛機跑道和行人通道于一身。
機場跑道究竟有多特別?不妨我們了解一下。由于直布羅陀隸屬英國,所以持有英國護照就可以隨便出入,這樣,有很多在西班牙南部旅游的旅客們自然是不會放過入境直布羅陀的機會。
很多西班牙人都是早上過關卡去直布羅陀上班,晚上再過關回來。其實過關很簡單,護照就是唯一的通行證了。過了海關后,看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直布羅陀機場了。欄桿開放的時候,表示此刻通行的是人和車輛,而欄桿放下后,就禁止通行了,也就在此時,你可以看到驚心動魄的一幕——起降飛機。所以在這里的空管工作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個性命攸關的細膩活。
機場跑道上是不允許做停留的,就是說,腳步不能斷。經(jīng)常會從機場喇叭里傳來一遍一遍的英文和西班牙雙語廣播,“請不要停留,請徑直走到頭?!边@真是一條要命的跑道,很多人都沒有過這么享受和糾結并重的復雜感受吧。
建在市中心的機場——巴西圣保羅孔戈尼亞斯機場
在一些城市中都會建有飛機場,以便提升一個城市的經(jīng)濟來源。然而在機場選址上也是有一定研究的,譬如建在空曠的地方,遠離居民區(qū)等,然而巴西圣保羅孔戈尼亞斯機場不但沒有建在偏僻空曠遠離人群的地方,而且還建在市中心處,這是為什么呢?
孔戈尼亞斯機場之所以如此靠近市中心原因與1936年竣工有關,每個城市都要發(fā)展,隨著時間的變遷,在隨后的幾十年時間里,這座城市一直在快速發(fā)展的道路上前進。久而久之,原本空曠的機場就被城市的發(fā)展所掩蓋,直到城市發(fā)展的今天,機場建在距離與市中心僅8千米(8046米)的地方。這也是世界上絕對稱得上罕見的機場,尤其像圣保羅這樣的大都市。
雖然機場與市中心如此近距離,可能讓乘客獲得便利,但與此同時,飛行員和空管人員可是面臨了不小的壓力。如何讓飛機安全抵達這個機場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由于既要符合有關噪聲的一些限制,同時又要面臨令人畏懼的起飛和降落路線,飛行員如果想將噪聲降至最低絕對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幸運的是,圣保羅的很多高層建筑距離機場較遠,不會成為飛行員起飛和降落的一個直接障礙。
最“親民”的機場——圣馬丁朱莉安娜國際機場
有沒有想過與飛機來一個親密接觸呢?在圣馬丁辛普森灣朱莉安娜公主國際機場,你會真正感受到飛機在頭頂上飛過的那種震撼感覺。與這個大家伙相比,下方的游客就如同小螞蟻。
朱莉安娜公主國際機場坐落于加勒比海圣馬丁島荷屬區(qū),是世界上最怪異同時也最令人恐怖的機場之一??拷鼨C場過程中,從海上飛來的客機要超低空飛過機場附近的瑪霍海灘,而后在跑道上進行降落。由于跑道很短,客機必須盡可能在跑道的起始點落地。
如果在這時耳邊傳來咆哮的發(fā)動機聲,同時又聞到噴氣機尾氣味道,站在陽光下便毫無樂趣可言。如果想在這個加勒比海島嶼機場降落,飛行員不得不首先飛越一小片沙灘,然后穿過一個不大不小的柵欄再穿過一條公路,最后才能在跑道上降落。
朱莉安娜公主國際機場兩側是住滿游客的海濱住宅,他們會眼睜睜地看著飛機從自己頭頂上飛過,類似這樣的機場在世界上并不多見。這樣建設的機場除了在聽覺上要受到一定的損傷外,行駛于海灘與跑道之間的私家車也是受害者。飛行員在有飛機降落時一定要確保公路上沒有一輛半掛大卡車在行駛才可以降落,否則這個降落充滿挑戰(zhàn)。因為此時的卡車則將成為一個垂直的障礙物,如果卡車重量較輕,噴氣機卷起的氣流則會把它吹翻。
朱莉安娜公主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后,觀賞客機飛越海灘就成為一項熱門活動。海灘上的大部分酒吧和餐館都準備一張公告板,上面注明每天的航班進出港時間。
海拔最高的機場——西藏昌都邦達機場
中國西藏昌都邦達機場高出海平面4267米,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機場。與海拔高度相比之下,更吸引人眼球的則是它的超長跑道了。機場跑道的長度大約5632米長。
今后在西藏還要建造一家新的機場,而且新建的機場還要挑戰(zhàn)更高的高度,其海拔高度將比昌都邦達機場高出兩米。
西藏原本就處在一個高原位置,四周的環(huán)境造就了它的機場建設不得不特殊化。在與其他機場相比之下,建造一個機場跑道長度相當于61個足球場的跑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多余,但如果想在如此高的高度實現(xiàn)安全著陸,長跑道就顯得至關重要。
飛行員在前往這些高海拔機場的時候,從一開始的進場速度,到降落速度,以及起飛速度均需要一個提高。如果在海平面,進場速度為每小時241千米,那就需要約合1524米長的跑道才能讓飛機停下來。但如果是在海拔4.3千米的高度,即使進場速度仍為每小時241千米,需要的跑道長度卻可能達到3048米。這樣一個數(shù)據(jù)對比,西藏機場的超長跑道設計則是為安全把好了質量關。
未來第一大——迪拜新機場
對于一個不超過200萬人口的“小”城市來說,一座年客運能力達1億人次的大型機場是否能夠滿足旅客吞吐量的需求?也許,這個問題對任何一個人口并不算多的城市來說,答案都是肯定的。
在迪拜西南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與迪拜的交界處,有一個叫做杰貝·阿里的地方,那里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數(shù)以千計的建筑工人在將一片14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設成為一座名為“迪拜世界中心”的機場城市。這里將包含物流中心、商業(yè)中心、工業(yè)園區(qū)和高爾夫球場等。
這里不僅要創(chuàng)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機場,也將是全世界最好的機場。新機場位于現(xiàn)在的迪拜國際機場南端,投資總額將達到820億美元,建筑工期在10?20年。建成后的面積將達到148平方千米,相當于19200個足球場大小,擁有6條平行跑道和3座候機樓,其中有一座專門為阿聯(lián)酋航空公司所使用。
年運送旅客能力將達到1.6億人次,這是美國芝加哥奧黑爾機場和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旅客吞吐量的總和;年貨運能力將達1200萬噸。迪拜也將不再是一座單機場城市,迪拜國際機場與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的運營將讓迪拜成為擁有全球最大樞紐機場的城市,甚至成為全球航空業(yè)的中心。
娛樂型機場——香港赤邋角國際機場
我們都知道,香港境內山多平地少,是一座受到海水淹沒的多山地體,香港共有263個島嶼。這也就為此地建造機場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香港最初的機場是啟德機場,在機場四周則是被高層建筑和居民區(qū)環(huán)繞,機場的跑道是直接伸入水中。
為了當?shù)氐慕煌ū憷?,建造者們給機場跑道找到了一個新的代替物,開發(fā)出來大約面積在8.3平方千米的島嶼,這樣就可以方便這一地區(qū)數(shù)量巨大的貨物運輸。隨后,香港赤邋角國際機場于1991年開工建設,最終由兩座較小的島嶼以及填海地合并完成。
讓香港國際機場不同于其它島基機場就在于它有一個大型的展覽中心,其中還包括一座豪華高爾夫球場,兩者之間的距離都在機場跑道步行范圍之內。這里一直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貨運中心之一。此外,航天城九鷹高爾夫球場等娛樂設施也因為往來川流不息的乘客而受益,每天夜間9洞的高爾夫球場費用大約在一個小時60美元左右,除此之外的其他高消費金額數(shù)量也是相當可觀的。
飛往南極洲的飛機——建在冰跑道上的機場
南極洲一個讓人想起來就覺得寒冷的地方,可就是這么一個寒冷的地方,也依然存在著飛機場。不過,讓人更多難以想象的是,這機場跑道要建在哪里呢?其實,在這里才是真正意義上明白了什么是就地取材。
在南極洲的羅斯島,美國麥克默多科考站,身穿毛皮風雪大衣的乘客走下C-17運輸機。這里的海冰機場是最讓人恐懼的機場之一,即使在條件最好的情況下,這種簡易機場也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給起降帶來了不小難度。
為麥克默多站運送物資補給的飛機往往選擇在春季起飛,此時的天氣環(huán)境比較適于飛機起降。到了每年的12月,海冰開始走向脆弱,這個機場也就不復存在了。飛機利用羅斯冰架上的另一條冰跑道進行起降,在氣溫寒冷的月份里,這條跑道仍可以投入使用。
冰跑道,正如名字所暗示的一樣,這是一條沒有進行鋪設的跑道。跑道不過是冰雪之上長長的延伸地帶,經(jīng)過小心翼翼的修整演變而成。其實,在冰跑道上并不缺少空間,類似C-130“大力神”運輸機,以及C-17“環(huán)球霸王”III型運輸機這樣的超大型飛機均可以較為輕松地在跑道上進行降落。
真正的挑戰(zhàn)是確保飛機和貨物重量不會使冰面發(fā)生破裂或者讓飛機陷入柔軟的雪中。如果跑道上的冰開始破裂,飛機將改變航線,飛往其它兩條為南極大陸提供運輸服務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