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油脂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是維系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三大營養(yǎng)素,對保障人體健康意義重大。目前,我國已成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油消費國之一。經過去數十年的叢林博弈,全球跨國糧商和世界大型油脂企業(yè)深度介入我國油脂全產業(yè)鏈,帶來了我國油脂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也引起業(yè)內對我國油脂產業(yè)外資獨大、自給率偏低等問題的擔憂。
同時,我國食用油產業(yè)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調和油國家標準延宕八年還未能出臺,以致存在調和油任意勾兌、以次充好等行業(yè)“潛規(guī)則”現象,給消費者知情權帶來侵害,也給我國油脂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
20余年前,一條“金龍魚”出現在中國各地的貨架上,中國人拎著油瓶子打油的歷史從此終結,中國食用油叢林中的廝殺與博弈也由此拉開了大幕。
十年后,中國加入WTO,長期設限的大門逐步開啟,油脂行業(yè)從原料上游到產品終端,國資、外資競相追逐,叢林風云激蕩。
這是中國人消費習慣發(fā)生翻天覆地巨變的20年。小賣部在萎縮,超市、便利店遍布每一條街道。散裝油漸成過去,小包裝食用油已成新寵。公開報道顯示,從散裝油到小包裝精制油的轉變,造就的是—個年增長速度超過30%的小包裝食用油消費市場。
油脂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是維系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三大營養(yǎng)素,而米、面、油及其產品是富含三大營養(yǎng)素的主要日常食物。在世界10個食用油主要消費國排序中,中國、印度、美國位居三甲,這與人口數量的增長和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有效帶動了全球食用油消費市場的持續(xù)增長。
這期間,全球跨國糧商和世界大型油脂企業(yè)深度介入我國油脂全產業(yè)鏈,帶來了雄厚的資金,也帶來了全球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工藝,由此帶來了我國食用油工業(yè)的空前發(fā)展;同時,也讓我國民族油脂企業(yè)卷入全球市場競爭中,不乏教訓也頗多收獲。
來自中國糧油學會的最新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食用植物油加工業(yè)企業(yè)實現主營業(yè)務收入達7350.59億元,同比增長27.90%;實現利潤總額達277.3億元,同比增長13.43%。2011年,全國精制食用植物油產量總計為4332萬噸,同比增19.6%。
逢漲必“約談”
提到食用油話題,當前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價格上漲。
對金龍魚、福臨門等大型食用油品牌而言,這是今年二度漲價。7月初,益海嘉里對旗下金龍魚花生油平均提價8%;隨后,中糧集團也表示旗下福臨門花生油價格將跟進,而國內花生油的主要生產商魯花漲價幅度則達15%。
同時,鑒于大豆等油脂原料價格看漲,輿論普遍預期今年下半年國內食用油企業(yè)還有可能上調大豆油價格。為此,國家發(fā)改委于7月下旬年內第二次約談益海嘉里、中糧等企業(yè),以期穩(wěn)定市場價格。
據多位油脂業(yè)內人士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此輪食用油價格波動的導火索在國外。今年以來,美國等世界主要油脂原料出口國氣候干旱,大豆預期產量下降,傳導到油脂行業(yè),食用油價格由此再度展現上行壓力。
于上述大型油脂企業(yè)而言,“約談”并不陌生。每逢食用油價格波動,國家發(fā)改委必會用“約談”利器。
就在今年4月,出于穩(wěn)定居民消費價格,避免誘導CPI的大幅波動的考慮,國家發(fā)改委就曾約談幾家主要的食用油企業(yè)。資料顯示,當初金龍魚、福臨門等兩家國內主流食用油企業(yè)相應提高小包裝花生油、菜籽油價格,漲幅在8%左右。
到今年7月,這已是國家發(fā)改委年內第二次“約談”食用油企業(yè)。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就在此次“約談”后不久,據《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又于8月13日再次召集中糧集團、益海嘉里、魯花集團、九三油脂集團和匯福糧油集團等五大小包裝食用油企業(yè)進行談話,要求上述5家企業(yè)建立食用油價格報告制度,定期向國家發(fā)改委報送食用油出廠價、批發(fā)價和零售價。
從“約談”到“價格報告制度”,國家發(fā)改委食用油市場調控思路由此發(fā)生了變化。中國糧油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國家發(fā)改委這一舉措有利于更好地及時監(jiān)控市場價格,以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地出臺具體調控措施。
王瑞元認為,從成本驅動的角度考慮,美國大豆產量下降帶動大豆價格上漲,企業(yè)相應提高價格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我國食用油價格之所以對美國大豆減產表現如此敏感,根源仍在于“我國食用油產業(yè)對外依存度過高”。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我國大豆近80%依賴進口,其中主要來源是美國,對方稍加調劑就勢必傳導到我國油脂產業(yè)鏈終端。
“約談是一種手段?!崩顕檎J為,這既不是完全的行政干預,也不是完全的市場手段。中華油脂網信息部副部長郭清保也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約談的背后“也說明我國食用油尚缺乏定價能力,只能聽命于國際市場”。
淪陷的大豆
這早已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國油脂油料行業(yè)長期依賴進口。
作為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會長,王小語在談及近年黑龍江及東北大豆產業(yè)時,多次從嘴中蹦出“難過”二字。作為我國主要的大豆生產基地之一,黑龍江大豆產業(yè)在進口大豆的步步緊逼之下,近年一直在努力堅守非轉基因天然大豆產區(qū)的堡壘。
資料顯示,近幾年黑龍江大豆產業(yè)受進口大豆沖擊,以及我國玉米、大豆比價結構不平衡現狀的影響,種植面積日趨下降。王小語向本刊記者介紹,2010年,黑龍江大豆的種植面積為6400多萬畝,到2011年縮減到5000萬畝左右,今年估計為3600萬畝左右。
上世紀90年代,為滿足日漸擴大的植物油脂需求,我國逐漸放開了大豆及植物油進口市場。由此,ADM等跨國糧商憑借資本、資源和市場優(yōu)勢大舉進^中國油脂產業(yè)。經過20余年的深耕,跨國糧商和外資油脂企業(yè)已經逐漸在我國油脂原料進口、壓榨、精煉、小包裝市場終端等全產業(yè)鏈均占據了主導地位。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從此,我國大豆市場徹底放開。如今,在世界上四大大豆生產國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之中,美國的四大跨國糧商已經形成了絕對的控制權。
四大糧商,即通稱的ABCD,指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路易達孚。在當今世界上,這四家巨無霸企業(yè)幾乎控制了從原料到加工、物流等全部產業(yè)鏈。
以大豆為例,在美國已成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出口國的情況下,這四家美國企業(yè)還控制了同樣盛產大豆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大豆的生產。這等于是握住了全球大豆產業(yè)的命脈。
郭清保認為,只要美國農業(yè)部調低大豆產量,或者因為氣候等因素預期大豆產量將下降,作為世界大豆價格主要晴雨表的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價格勢必相應發(fā)生震蕩。從原料價格的波動傳導到終端,讓老百姓感受到的就是食用油價格波動。
這方面的慘痛教訓是2004年曾發(fā)生的“大豆危機”。因為當年美國農業(yè)部調低大豆預期產量,導致CBOT大豆價格大幅上揚,一路抬高到每噸約4400元的歷史高位l就在嚴重依賴美國進口大豆的中國企業(yè)高價采購近數百萬噸美國大豆后,美國農業(yè)部又調高大豆產量預期,加上國際游資炒作,大豆價格又一路下泄,跌幅近一半。
這讓中國大豆加工企業(yè)損失慘重。據此前媒體報道,在那次“大豆危機”后,中國大豆壓榨企業(yè)有近70%被迫停產、倒閉。四大糧商也借此機會大舉侵入中國,通過低成本的兼并重組搶占市場,趁機低價收購、參股中國多家大豆壓榨企業(yè)。據媒體公開報道,ADM、嘉吉、邦吉、豐益國際等跨國糧商在全國近百家大型油脂企業(yè)中的60余家企業(yè)參股或控股,這些企業(yè)占我國植物油總產能超過六成,并且依然在逐步擴大。
欠缺的定價權
這曾是在我國糧油行業(yè)被反復講述的一則故事。
2007年,我國食用油價格出現大幅震蕩。為平抑價格,中儲糧拋出20萬噸食用油以穩(wěn)定市場,而收效并不明顯。隨后據媒體調查,有近70%的食用油都被一家跨國糧商收走。
面對這—個個慘痛的教訓,2008年左右開始我國著手建立大豆儲備制度,以應對大豆進口受制于人的窘境。
“如果沒有國家儲備的大豆,可能進口大豆的價格要漲到天上了?!蓖跣≌Z認為,國產大豆雖然占市場份額不高,但關鍵時刻在國家調控之下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李國祥也認為,經過近年的多次慘痛教訓,我國調控手段和企業(yè)的應對能力已經越來越強,這是保證當前我國食用油價格沒有出現大幅震蕩的關鍵所在。
王小語進一步的心愿是“沿海的企業(yè)能多買些國產大豆”。他說,黑龍江連續(xù)幾年國產大豆賣不出去,每年有一半都被國儲油收購。如果沿海的企業(yè)能多買些國產大豆,也不會那么容易受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上漲的影響。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美國大豆的價格優(yōu)勢始終是無法忽視的?!笆聦嵣蠈ξ覀円灿泻玫囊幻?,”李國祥認為,擴大自給率是應當的,但我國耕地面積有限,如果大幅度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就勢必導致玉米的自給率下降,大豆和玉米的爭地矛盾將愈趨凸顯。“玉米更為重要,能讓農民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讓農民都種大豆并不現實。”李國祥說。
與原料上游嚴重依賴進口的情況類似,在我國調和油終端市場也是外資品牌—枝獨秀。
作為新加坡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獨資企業(yè),益海嘉里已經成為集糧油加工、油脂化工、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大型糧油企業(yè)。數據顯示,2010~2011年度我國小包裝食用油消費量為720萬噸,其中益海嘉里的銷量就占據近一半達300萬噸。公開資料顯示,益海嘉里已連續(xù)多年占據我國近50%左右的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隨著近年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食用油供需之間的矛盾愈加凸顯。在自給乏力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靠大量進口大豆和食用油來彌補缺口,據農業(yè)部網站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前6個月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379.8萬噸,同比增18.6%;來自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的數據也顯示,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已由本世紀初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8%左右。
過低的自給率
面對強大的外資占據我國食用油工業(yè)絕對領導地位的現實,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出憂慮。
王小語的郁悶在于黑龍江不少加工企業(yè)常年呈現的是“階段性開工”。據他介紹,黑龍江油廠的產能本該在1500噸左右,但從近幾年的統(tǒng)計數據來看,每年加工的都不過200萬噸,大量的產需基本由外資企業(yè)所占據?!耙环矫娲蠖勾罅窟M口到國內,另一方面黑龍江豆農卻賣豆難,需要國家用財政資金來進行保護性收購?!?br/>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深表擔憂。位于深圳的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周思然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外資占據極大比例不利于我國油脂行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首先,會使得國內食用油價格缺乏合理的定價機制,完全被外資所壟斷,國內企業(yè)幾乎沒有定價權,只能被動接受;其次,也不利于調動國內企業(yè)的生產積極性,在利潤率不斷下滑的情況下,煉油企業(yè)出現虧損幾近常態(tài),甚至出現一些企業(yè)倒閉的情況。
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王漢中曾建議,“像食用油這類關系到每一個國民的生計、事關社會穩(wěn)定大局的大宗農產品,應確保達到特定的自給率水平?!?007年8月,王漢中曾向中央部委提交《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形勢分析與對策建議》一文,積極建言保障我國食用植物油供給安全。
據媒體報道,2008年,中國糧食行業(yè)協會會長白美清曾致信國務院領導,提交了一份名為《有關專家對提高油脂自給率和保障食油安全的建議》的報告。據了解,該報告是由中國糧食協會、中國糧油學會等四個糧油行業(yè)相關協會,在對中國食用油行業(yè)長期跟蹤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在信中,白美清提出了數條保障我國食油安全的建議,包括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把油脂自給率提高到50%左右;像抓三大主糧那樣抓大豆、油菜、花生三大油料作物,重點扶植大型油脂企業(yè),使之成為承擔國家宏觀調控的載體和保障居民食油安全的骨干等項內容。
2010年8月26目,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了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作的《國務院關于國家糧食安全工作情況的報告》。張平在會上表示,要完善外商投資產業(yè)政策,將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和中資開發(fā)生產、大豆和油菜籽食品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列為限制外商投資類別。
這已是國家第三次提出限制外商投資大豆和油菜籽食品油脂加工,前兩次分別是2007年所公布的《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和2008年9月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的《促進大豆加工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
在競爭中爭搶話語權
不過,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市場資源配置早已超越國界,“不要因為害怕它就去堵住它。國內既然沒有那么多資源,光靠國內無法滿足,如果一味禁止外資進入,可能還人為設定了發(fā)展壁壘?!惫灞Uf,重要的不是禁止外資進入,而是積極學會跟外資企業(yè)打交道、學會共同成長。
王小語也承認,當前我國油脂產業(yè)鏈從種植、加工、貿易,到流通、信息、科研、資本市場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均與進口大豆產業(yè)鏈存在一定的差距,“西方國家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是國產大豆難以比擬的,因此才具有了明顯的價格和效益優(yōu)勢?!?br/> 據李國祥觀察,在我國建立大豆臨儲制度之后,我國食用油應對國外原料價格波動的能力已經顯著增強,未來依然是如何讓原料進口多元化、避開游資炒作等增強應對能力和話語權的問題。
一個最新的消息是,作為擔負我國糧油戰(zhàn)略儲備和市場調控重任的中儲糧,也于今年高調進軍食用油終端市場。8月23日,繼今年初中儲糧推出“金鼎”品牌一級大豆油和一級菜籽油之后,又推出食用調和油以搶占食用油市場份額。
作為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大型重要骨干企業(yè),中儲糧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油的經營管理,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zhí)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不難看出,中儲糧在我國食用油領域占據著極為獨特的地位。中央儲備油的輪換資源是其核心資源,擁有的遍布全國的收購和儲備資源可以使其把握原料市場并快速培育銷售網絡。
正是因為這一特殊出身,中儲糧金鼎甫一面世就引起了業(yè)內廣泛關注,被業(yè)界寄予挑戰(zhàn)外資主導地位、行使國家宏觀調控重任的使命預期。
據本刊記者從中儲糧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中儲糧金鼎預計年內將完成銷量約20萬噸,其所占市場份額約為3%。這讓輿論對中儲糧金鼎能在多大程度上發(fā)揮調控作用心存疑慮。
“我們應該給予市場充分的接受時間。”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民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5年后,中儲糧金鼎的銷售目標是120萬噸,屆時將占據15%左右的市場份額?!敖鸲Φ淖罱K目標是成功進入市場前三?!眲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