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也稱元認知技術,是通過高效干預當事人潛意識心理活動,促使其形成干預自身潛意識心理活動能力的心理技術體系。目前,在教育科學和教育心理學領域,對于學生學習困難問題的解決多從學習興趣、學習策略、知識填補和學習態(tài)度等表面化因素著手,本文結合心理學理論與臨床實踐,來探討有關元認知干預技術在解決學生學習困難問題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中小學生;學習困難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2)23-0017-03
有關如何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一直是教育學、心理學,特別是學科教育學領域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就有人對學習困難進行研究和探討。1988年,美國成立了“學習困難全國聯(lián)合委員會”(National Joint Committee on Learning Disability),共同為學習困難指定了一個綜合的定義:學習困難是指人們在吸收與運用所接受的信息、說話、閱讀、書寫、推理或數字能力時出現的困難。本研究中探討的中小學生學習困難主要是指大腦神經系統(tǒng)沒有損傷,但在學習中多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行動緩慢或行動力差,單科或某類學科一竅不通,還包括學習態(tài)度、行為良好但學習低效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現象都被稱為“學習問題”“學習困難”“學習障礙”或“學業(yè)不良”,統(tǒng)稱為“學習困難”,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被稱為“學習困難生”,是元認知心理技術的主要干預對象。
目前,對于學生學習困難問題的解決多從學習興趣、學習策略、知識填補和學習態(tài)度等表面化因素著手,本文結合心理學理論與臨床實踐,來探討元認知干預技術在解決學生學習困難問題中的運用。
一、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的介紹
?。ㄒ唬┰J知及元認知干預技術的含義
元認知(metacognition)是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個認知概念。在心理學臨床實際應用中,金洪源認為在認知活動過程之上運行著元認知過程,其內容是一種知識,是用來評價、監(jiān)督、調控、指導認知活動過程本身的知識,其功能是對認知過程進行覺知、評價、監(jiān)督、調控和指導(金洪源,2004)。廣義的元認知智慧還包括對自身的情緒、人格、心理障礙等的整體心理活動的覺知、評價、監(jiān)督和調控。獲得元認知能力的人可以通過覺知、反思、監(jiān)督、調控或指導自身潛意識中運行的情緒情感、思維行為等,達到康復、潛能開發(fā)或人格修正等目標。
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也稱元認知干預技術,是指通過認知調整和暗示性學習,幫助來訪者了解正確的元認知知識,掌握元認知策略,使自己的認知高于心理活動之上,進行反審認知、監(jiān)督調控,以更好地進行高效心理治療、人格修正和促進學習潛能的開發(fā)等。它是由遼寧師范大學金洪源教授帶領他的應用技術課題組自主研發(fā)的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高效的臨床心理干預技術。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高效干預當事人潛意識心理活動,促使其形成干預自身潛意識心理活動能力的心理干預技術體系。
?。ǘ┰J知心理干預技術在學習困難問題解決上的適用性
元認知干預技術和以往任何心理治療方法都不同,其干預功能范圍不僅包括各類神經癥的臨床高效治療,還包括各類學習行為障礙的診斷與臨床輔導干預,也適用于學習困難問題的解決。
元認知智慧和技能可以超越具體情境,適用于多種問題的解決,與一些具體的學習策略和解題策略相比,更易學習遷移,對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有更好的輔導效果。
二、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在中小學生學習困難問題解決中的運用
?。ㄒ唬┰J知心理干預技術原理對學習困難形成的心理機制的解釋
在中小學生學習困難的表現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如學習偏科,即學生在一門或幾門學科上存在學習困難、不良學習行為習慣改正困難、厭學情緒強烈等大都是由于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引起的。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過程可以運用S-E-R進行表征:S表示有關學習的刺激事件,E表示引起或自動伴隨有消極的焦慮的條件性情緒,在這種消極情緒的推動下,就出現了學習低效低能、不良學習習慣或放棄學習等許多反應,即R。此外,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還看到另一種情緒E’,即學生對R的認知評價性情緒,大多數學習困難生的E’都是消極的,這種消極評價使其形成了一個效果不斷增強放大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學習困難問題更加嚴重。
這種條件性情緒反應是在潛意識狀態(tài)下進行的,是本人未曾意識到或本人的意識不容易控制的情緒或行為反應,整個過程就如條件反射一樣是自動化、程序化的,使學生們無法或來不及控制就已經完成,所以,學習困難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多是學生自己無法有效控制的,學習消極情緒體驗更是自己無法消除的。此外,通過元認知心理技術用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對學習困難生的某些表現進行解釋,讓我們了解了學生的某些不良行為、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并非大多數教師和家長所認為的由于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誠信等思想道德品質上的問題造成的。在這個原理的基礎上,進行臨床心理干預,即建立一個新的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替代原有的反應模式。
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原理對學習困難形成的心理機制的分析,使心理干預具有易操作、見效快等特點。
?。ǘ┰J知心理干預技術對學習困難的具體干預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于學習困難的界定標準如下:
1. 缺乏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積極性;
2. 對較難的學習任務持消極態(tài)度;
3. 不愿評價自己的成績;
4. 不能掌握概念和規(guī)則等;
5. 在性格上表現為退縮等。
從以上界定標準來看,學習困難生普遍存在學習情緒消極、不良學習行為習慣、缺少優(yōu)秀性格品質等問題,所以應主要從這幾方面來探討元認知干預技術干預的具體操作。
1. 建立積極的學習情緒體驗
心理研究和大量的教學實踐都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與情感總是同時發(fā)生的,任何知識經驗在大腦中儲存都帶有情緒的色彩。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與什么樣的情感體驗相聯(lián)系,決定了他們在學習和應用知識時表現出什么樣的情感和態(tài)度。
學習困難生對學習活動的情緒體驗不僅是沒有興趣、平淡的,常常是煩躁、痛苦甚至是恐懼等消極體驗,在這種情緒狀態(tài)下,學生極易出現厭學、學習效率低下、學習動機下降、不良學習行為增多的問題表現。因此,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在影響學習困難問題形成的心理機制中,突出強調了情緒對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效率等方面的重要影響。
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利用漸進性肌肉放松練習和情感先行組織者調動起學習困難生的積極情緒,再將有關學習的刺激事件與這種輕松、愉快的情緒、情感建立起穩(wěn)定、牢固的聯(lián)結,使學生在學習時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在輕松、平靜,甚至是興奮、愉快的情緒中高效地學習。
2. 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現在普遍認為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習慣是長期受家庭、學校和社會中不利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而大多數學生不可能脫離現在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這就使不良學習行為成為一種頑固的、難以矯正的問題。
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原理分析得出,不良學習行為是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應中的行為反應,根據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學說,可將這種行為反應看作是一種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關于“怎么辦”的知識。知識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所以塑造良好學習行為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在干預中利用暗示學習技術,讓學生在愉悅情緒體驗和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下,將正確、適宜的程序性知識牢固地印刻在大腦中。經反復幾次的暗示學習訓練之后,學生可以回避原有的心理定勢,迅速準確地運行程序性知識,學生原有的不良學習行為被適宜行為反應所替代。通過元認知心理技術干預,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穩(wěn)定的、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3. 提高元認知智慧水平,塑造優(yōu)秀性格品質
學習困難生在思維過程中使用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的水平顯著低于其他學生。一方面,從學習高級知識系統(tǒng)角度上來說,學習困難生的元認知智慧水平較低,元認知技能應用較差,在學習行為、態(tài)度、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不適當性。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的核心就是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智慧水平,在技術干預中,逐步指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元認知智慧系統(tǒng),具體來講就是讓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問題,監(jiān)控自己的行為及調整自己的情緒,并尋找有效的策略或應對方式,在干預結束后,大多數學生能夠學會如何應對某些突發(fā)的或新的刺激情境。在實際操作中,需要為其做具體形象的表征,只有這樣學生在現實的學習場景中才能進行實際操作而形成元認知技能。
另一方面,在性格上,學習困難生往往存在粗心、懶惰、自大、自卑、怯懦等性格缺陷,在元認知智慧水平提高后,學習困難生不僅在學習行為習慣和學習情緒體驗上有很大的改善,性格上也會發(fā)生變化,逐漸形成很多優(yōu)秀的性格品質,如自控力增強、細致、勤勉、謙虛、自信、堅忍等。
三、其他方面的討論
除此之外,引發(fā)中小學生學習困難的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視,如教師因素。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同樣可以用于解決教師情緒調適、職業(yè)倦怠、職場壓力等問題,通過間接地干預教師,使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對解決中小學生學習困難問題也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在大連、武漢、廣西等地區(qū)的學校中已有關于運用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進行教師情緒調適的相關研究。
因為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具有易學易懂易操作的特點,所以基層教師可以很快學會,準確分析出學生的疑難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干預的關鍵點。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某些行為表現進行正確歸因,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避免在教學過程中的不適當行為,及時地干預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同時,家長若能夠掌握一定的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知識,就可以觀察、分析孩子的一些學習、成長等方面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讓孩子學習困難問題的發(fā)生幾率控制到最低。
總體來說,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的工作原理清晰,分析、治療技術可操作性強,易學易懂,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對于學習困難問題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但是在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技術干預方面,由于受到兒童思維發(fā)展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仍需要廣大心理學研究者在以后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這項新的心理干預技術,使其干預效果更好、適用性更廣泛。
?。ㄗ髡邌挝唬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大連,116029)
編輯 / 于 洪 終校 /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