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王政
在清代及民國時期編撰的地方志中,有許多關于民間演劇資金來源的記載。大體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事先募集。如,乾隆十五年《順德府志》載,“春祈秋報時,鄉(xiāng)人醵錢谷,……扮雜劇于廟前?!惫饩w八年《周莊鎮(zhèn)志》載:“各鄉(xiāng)村次第演春臺戲,幾無虛日,所謂‘迎神賽會則樂趨,醵錢演劇則不吝’也?!钡拦馑哪辍断嫣犊h志》,“賽壇神、謝土府,或攤錢演戲”。道光十七年《德陽縣新志》講:五六月間,“各首里事恒募錢演戲于社祠中”,十月初二“牛王會”,“比戶合錢演戲”。嘉慶四年《桐鄉(xiāng)縣志》“二月”條云:“鄉(xiāng)村好事者醵錢演戲酬神”。民國本《盛湖志》云:四月“拈香于東廟,司其事者派股演劇酬神”。民國二十五年《烏青鎮(zhèn)志》云:二月“醵錢演劇,名‘春臺戲’?!泵駠辍峨p林鎮(zhèn)志》“五月”條云:“紳士至碑亭、武圣宮祝獻,屠戶斂錢演戲?!薄捌咴隆睏l又云:“鄉(xiāng)民醵錢演戲祝獻,舁神像巡行各村并至鎮(zhèn)?!泵駠拍辍端彀部h志》“戲劇”條記:“倡辦戲捐,……聞每歲可得千余金云?!泵駠拍辍斗忠丝h志》“信仰”條記:“各鄉(xiāng)墟市之好事者常醵金建醮,演劇聚賭,紅男綠女,觀者如堵,別名曰‘萬人緣’,三、五、七日至十日不等,耗費動千金。”所謂醵錢、醵谷、醵金、募錢、合錢、攤錢、派股、辦捐,說明演劇所需的資金大都由民間募來。
另一種情形是臨時討要或現(xiàn)場邀予。宣統(tǒng)元年《永綏廳志》記:唱還愿戲時,“親友來觀者以錢擲賞,名曰‘歌錢’……每一會費至百余金,親友所擲亦積至數(shù)十金”。民國十三年本《定??h志》云:“傀儡戲……多在街市演之,演畢向觀者索錢”?!督K省志?民俗志》曾記:“民國以前……廟臺戲分開門戲和關門戲兩種?!P門戲是戲班在萬年臺演出時,廟門關起半扇,入內(nèi)看戲要收錢?!彼^擲賞、索錢、收錢,即演出時臨場邀賞或收錢后方可入觀也??吹窖輨〉馁Y金來源有的是靠群眾集資,有的是民國本《遂安縣志》“戲劇”條云:“新戲及影戲,……因取戲資,觀者較少?!泵駠辍都部h志》載:“至影戲、京戲,擇而演之,未嘗不可教社會,奈取值過昂,當此財匱民貧時,觀者落落”。
第三種情形是演戲戲班自身有盈利,此亦可滾動發(fā)展劇事。民國十九年《遂安縣志》“戲劇”條云:“演劇,多在鄉(xiāng)村祠廟間。戲班有本地班、蘭溪班、昆腔班、徽班,劇資以一日夜計,自十金至二十余金不等。春秋冬三季,民間報賽之戲一村常演數(shù)夜,全縣歲費不下萬余金?!贝嗽啤耙砸蝗找褂嫛?,即按時論價性質(zhì)的收錢,而非給多少是多少了。
還有一種情況,即戲資不是向眾人募集所得,而是邀演者因個人家中有事(或紅白事,或還愿)獨自出資?!督K省志·民俗志》敘述說:民國前,許多廟臺演戲叫“開門戲”,“開門戲多是還愿的酬神戲,由奉主邀請戲班演戲三天,以祈消災降福。開演時先在大殿前階下供茶食果品,燃香燭紙馬,跪拜,再由班頭持牙笏和戲摺請主人點戲,隨即開鑼。此時廟門大開,任群眾入內(nèi)看戲,不收錢。其經(jīng)費……由還愿人出資。”
舊志環(huán)透露了民鍵演劇的場所。主要是兩種:一、以廟祠為劇場。清康熙五十七年《錢塘縣志》“正月”條云:“神廟則有社火、煙火、鰲山、臺閣、戲劇、星布珠懸,皎如白日。”光緒二十五年《余姚縣志》“正月”云:“十三日‘燈節(jié)’”,“‘燈節(jié)’邑廟演戲,城鄉(xiāng)大姓宗祠張燈設供,羅列珍玩,雜奏音樂,游人(徹)夜”。光緒二十七年《忠義鄉(xiāng)志》“正月”條云:“自十三日至十八日曰‘燈會’,亦曰‘燈頭’。虔備祭禮,張燈結彩,演戲于神廟,蓋春祈歲稔意也。親屬多因此時往觀”。這里說的“神廟有戲劇”、“邑廟演戲”、“演戲神廟”,都是指依托廟臺所進行的戲劇活動。清朱鶴齡《愚庵小集》卷十五《富順劉公傳》:“吳俗好賽五方神,歲必演劇月余。男女雜沓,無賴子多乗之以導淫賈利。公出見之,杖其首,投神像于太湖。久之奸宄懾服?!敝靻栔v“投神像于湖”,說明演劇在神祠中耳。另一種是臨時搭臺、撂地作場式戲場。同治十三年《河源縣志》“正月”條云:“迎北帝、東岳、華光、三界、九帝、五圣,分日出游,亦先駐駕于教場演武廳,裝演雜劇如正月,然而踴躍過之。”清道光三年《開本縣志》“正月”條云:“初三、四以后,各村迎神慶燈,飲新丁、新婚標酒,或搭小棚,延梨園子弟歌舞于上,曰‘跳樓戲’?!贝嗽啤把菸鋸d”、“搭小棚”,即因地制宜而搬演劇事也。《江蘇省志?民俗志》描述說:“流動演出叫‘跑鄉(xiāng)臺戲’。有‘草臺’和‘土臺’之分。草臺戲的舞臺由班主置辦,用木柱木板、布篷蘆席在空場上搭臺演出,演完一拆就走。其設備極為簡陋,故人稱‘草臺戲’。土臺戲則是將土墩表面鏟平,豎幾根木柱,成為戲臺樣式,再搭個蘆棚,作為后臺。江蘇沿海地區(qū)漁民、鹽民多看土臺戲?!贝艘嗯R時戲場也。
注釋:
①丁世良.趙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②江蘇省志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民俗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丁世良.趙放《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