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東
我國體育課堂管理方式芻議:專制、放任與協(xié)商
□于曉東
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調查法、理性分析法、經(jīng)驗總結法,在歸納總結兩種不同課堂管理方式的基礎上,簡要回顧、反思了我國體育課程與教學實踐中的課堂管理方式,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對深化體育課堂管理改革具有積極意義。認為:我國傳統(tǒng)體育課堂管理推崇的是專制型管理,而新課改中由于理解上的誤區(qū),產(chǎn)生了課堂管理的放任現(xiàn)象。針對存在問題,建議采用協(xié)商型課堂管理。
體育;課堂管理方式;專制型課堂管理;放任型課堂管理;協(xié)商型課堂管理
1.1 專制型課堂管理
在這種課堂管理中,一切方針、方略、方法均是由教師決定的,其他人不能過問。教師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接受命令,嚴格遵守紀律,并隨時接受檢查,被檢查不合格的學生遭受到的是懲罰。教師用權威的、統(tǒng)一的、規(guī)范的尺子去測量學生,注重紀律的嚴明與行動的劃一,在這種控制下,學習氣氛嚴肅而壓抑,師生間的交往少,學習上往往是消極、被動的,主動性、自覺性、獨立性差,順從性強,學習的焦慮程度高,人格上受到嚴重傷害。
在專制型管理中,教師為了維護課堂的秩序及自身的權威,把學生概化為毫無生命意義的“符號”,師生處于一種強制的關系中,造成師生關系的緊張,共同生活在“虎視眈眈”、“劍拔弩張”的氛圍之中。長此以往,使學生失去了思維的自主和表達的自由,失去了安全感和成就感,不敢去想,更不愿去想,學生的個性嚴重壓抑。
1.2 放任型課堂管理
課堂中的任務、計劃主要由學生個人決定,沒有統(tǒng)一、清晰的目標,教師既不嚴格管理,也少有批評與建議,課堂基本處于放任自流狀態(tài)。在這種狀況中,學生雖然感到自由,雖然有了主動性與獨立性,但任意性、隨意性、盲目性大,組織紀律松散,學習效率低下,師生關系隨便,喜怒哀樂無常。因此,在放任型管理中,教育教學過程難以駕馭,處在一種失控的狀態(tài)。
回顧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管理,在價值取向上,以體現(xiàn)與維護教師的尊嚴和意志為主,關注教師的權威;在內(nèi)容上,以維持教學秩序、紀律為主,著眼于學生外在的課堂行為尤其是不良行為與問題行為的批判;在手段上,以命令、強迫、壓制、訓斥、體罰為工具,強調快速、簡捷、有效;在標準上,以規(guī)范、統(tǒng)一、整齊、有序為尺度,關注外在形態(tài)的標準化。這種管理以控制、指揮為職能,強調教師對課堂、學生的“壟斷”,是一種單向的、線性的、靜態(tài)的管理模式。這是一種霸王式的專制型管理。
20世紀90年代,隨著快樂體育、賞識教育、素質教育思想的盛行,學生的主體性受到了充分關注,專制式的體育課堂管理受到了沖擊。到了新世紀初,隨著新體育課程標準(綱要)的頒布實施,“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廣為傳播,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許多實施者對新理念的理解存有誤差,片面地理解“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產(chǎn)生了“學生是上帝”的錯誤觀點,再加上教師教得好與壞由學生參與打分評價,于是,許多教師往日的凜凜威風不見了,該堅持的原則與規(guī)范也不提了,剩下的只是無奈、迎合與學生的自由自在。這是一種放任型的體育課堂管理。
由此看來,我國體育課程與教學實踐中的課堂管理方式存有極端的片面性,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顯而易見的。
上述兩種課堂管理方式是極端片面的,或奉教師為君主,或視學生為上帝。實際上,教師、學生均是課堂管理的主體,均應成為課堂管理的參與者。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們應該積極地倡導師生密切配合的“協(xié)商型課堂管理”。在這種管理中,所有的決策由班級全體成員(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經(jīng)過民主協(xié)商后形成決議(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教師的“權威性”,應當重視教師在協(xié)商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采用這樣的管理方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高,教師的責任心強,師生友好,氣氛和諧,教育教學效果好。
[1]祝蓓里.體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261-263.
[2]陳克軍.班級管理:從控制到溝通協(xié)商[J].中等職業(yè)教育, 2008(4):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體育部 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