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燕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如何輔導高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搭建層層遞進式的作文框架,文中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論述,即謀篇布局,搭好作文框架;約束話題,縮小論題規(guī)模;聯(lián)系現(xiàn)實,升華文章主題。
【關鍵詞】層層遞進;議論文教學;約束話題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翻開《語文考試大綱》,不難發(fā)現(xiàn)《考綱》對發(fā)展等級中的“深刻”做了如下要求:“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揭示事物的內(nèi)在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fā)性?!焙螢樯羁??指的是作文見解應當深刻。但我認為,除了作文的見解應當深刻之外,還應當包含議論文的篇章結構要符合邏輯思維,也就是說,議論文的謀篇布局、行文思路應閃爍理性的光輝。議論文以說理為主,但說理并非單純的道理論證,也非純粹的例后分析,議論文的說理過程還應該囊括層層遞進的說理方式。那么,如何讓層層遞進的說理方式在議論文教學中蕩起漣漪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做法。
一、謀篇布局,搭好作文框架
一篇好的文章,必然需要一個好的作文框架,那么如何搭好一篇作文的框架呢?我認為,首先就應當教會學生懂得如何去規(guī)劃文章布局,而規(guī)劃文章布局的首選,我想是層進式的寫作結構。
所謂的層進式,也就是老師們平時所講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遞進式的分層論證,其特點是分論點之間的關系不斷遞進,論證的層次向縱深展開,一層比一層深入地揭示論題的內(nèi)涵,使中心論點得到深刻的闡發(fā),其作用是分析透徹,說理深刻。
2012年3月廈門市質(zhì)檢優(yōu)秀作文《莫讓一葉障明眸》行文思路極妙,也極易模仿。文章是這么來安排寫作思路的,開頭段概述材料內(nèi)容,得出觀點“唯有頭腦清醒,明辨是非,才能避免這類悲劇的發(fā)生”;主體段為(一)分析被眼睛欺騙的后果;(二)分析被假象所欺騙的原因;(三)提出做法,即“我們不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更要善于總結歷史教訓,避免被相同的‘葉子遮擋眼睛?!苯Y尾段,總結全文,呼應標題,“莫讓一葉障明眸,頭腦清醒辨是非?!边@樣的思路簡約大方,而且呈遞進式的方式展開論證,完全符合最古老的寫作格式,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寫作思路,而這樣的寫作格式看似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實則不然,因為大凡事物皆有一定的規(guī)律。學生寫文章只有在符合議論文寫作模式的基礎上,才能寫出精彩且蘊含哲理的文章。
二、約束話題,縮小論題規(guī)模
在構建好作文框架后,要使文章呈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式的思路鋪開,我們還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約束話題。議論文的話題規(guī)模應當是在層層論證中,逐步縮小的。福建師大中文系教授余岱宗先生如是說,“議論文要深入,就要有議論的層次性。所謂層次,不是為層次而層次,而是在‘攻‘防兼顧的論證過程中,將問題論‘小。什么是論‘??? 論‘小不是簡單地發(fā)表大道理,而是在約束話題的規(guī)模。一步步設定話題成立的條件,這一步步的過程就能‘浮現(xiàn)出論證的層次性?!蹦敲慈绾慰s小話題呢?
首先,可以設定條件。何為條件?條件是制約和影響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外部因素。世間萬物,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皆有其生存法則,萬事萬物皆有其生存的外在條件,大至世間萬物,小至生活中的每一句話都有其存在的前提條件。2011年福建省質(zhì)檢作文題為《有益與無益》,此題為關系型作文,有益和無益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所以指導學生立意時,可以采用設定條件法來分析指導。例如,提煉觀點為“看似無益的東西未必真的毫無價值?!睂懽鲿r,可以分析無益向有益轉(zhuǎn)化的條件,“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代價,世間萬物都可以是有益的”。這樣,條件一提出,行文規(guī)模也就進一步縮小了,學生寫作時也就相對明了些。
其次,可以引進對立面。從哲學的角度而言,事物皆有其對立統(tǒng)一的一面,所以,在論證的過程中,引進對立面,可以讓文章的觀點更加明朗化。指導學生寫“眼見和耳聽”的材料作文時,我是這么來限制論點的,“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要善于觀察,敢于質(zhì)疑”。通過“不是……而是……”這一表選擇的關聯(lián)詞,巧妙地將盲目自信與善于觀察、敢于質(zhì)疑結合起來,接著列舉事例進行對比分析,這樣,文章的內(nèi)容就不會顯得空洞,也會因使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為文章增加不少亮點。
三、聯(lián)系現(xiàn)實,升華文章主題
在謀篇布局基礎上,除了懂得約束話題、縮小規(guī)模外,老師們還要指導學生懂得在篇末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使得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議論文要體現(xiàn)層層遞進的思路,在文末還應該回歸生活實際。而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狀,因為透過社會現(xiàn)象深入事物本質(zhì),去揭示和抨擊社會現(xiàn)狀,會讓作文的內(nèi)容更具厚重感。
議論文要想具有理性色彩,要有深度,還應在論證的基礎上,剖析社會現(xiàn)狀。大千世界,美丑并存,總有這么些觸目驚心的事件在上演,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用生命譜寫最偉大的愛的贊歌;最美司機吳斌以超出常人的毅力詮釋了維護他人生命的責任;小悅悅的悲劇折射出觸目驚心的人情冷漠;“我爸是李剛”呼吁找尋權力和財富下遺失的道德……時光在不停地飛逝,故事在不斷地上演,而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筆下最好的寫作對象。所以,若能在篇末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則會讓我們的作文結構向深處更遞進一層,進而達到升華主題的效果。當然,文章要想寫得精彩,靠搭建作文框架是遠遠不夠的,作者的寫作功底、素材積累、思辨性等更是必不可少,老師們在輔導學生寫作時,還是應當多方把握。
綜上所述,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式的作文結構在議論文教學中的確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專家們對議論文理性論證的呼喚是熱切的,老師們不妨把層進式的論證光輝灑在議論文的教學指導中。
參考文獻
[1]愈發(fā)亮.《議論文課時寫作教程》[M].2010年8月第1版.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文化出版社.
[2]紀勇.《明確要求 提升思想 掌握技巧——淺談高考寫作復習指導策略》[J].《語文月刊》,2010,1:72-75.
[3]師志良.《議論說理路徑淺析》[J].《語文月刊》,2010,3:90-92.
[4]愈發(fā)亮.《議論文寫作教學“序列”的建構與反思》[J].《語文建設》,2012,2:7-9.
[5]陳日亮.《我即語文》[M].2007年4月第1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責任編輯:龍 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