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仁 李華忠 李 一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29)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以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為例
但唐仁 李華忠 李 一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29)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yè)。本文從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角度剖析了該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整體設置,并以第一個學期的實踐教學和數模電路基礎課程為例,詳細闡述了如何實現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工作過程系統化;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實踐教學
工作過程是在企業(yè)里為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tài)之中而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诠ぷ鬟^程系統化的專業(yè)教學研究不僅強調單門課程要進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更注重整個教學體系要系統化,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是一體化整合的教學模式,橫向綜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形成以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為目標的新課程結構。筆者擬以三年制高職高專的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實踐教學為研究對象,探索其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體系設置,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機會,使學校與工作崗位實現“零距離”接軌。
一般來講,實踐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一般職業(y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能力、社會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關鍵能力。通過實踐教學,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的學生不僅能夠從事嵌入式技術產品的軟硬件系統基本開發(fā)、調測、維護及技術支持等工作,更能夠在此過程中逐步具備社會交流、組織管理、自我學習等能力,最終成為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根據我校1~5學期每學期都有為期4周實踐教學的特色,對實踐教學進行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分階段系統化設計。我校1~6學期各階段培養(yǎng)目標設計如表1所示。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而且要充分注重學生的社會能力及人格的培養(yǎng)。實訓強調的是以“做學”為中心,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每項活動都需要學生自主地組織實施,教師的作用是幫助、指導和引導。因此,要求學生明確任務,積極參與,相互討論,主動提出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學生間互相影響、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另外,要求學生同企業(yè)員工一樣必須嚴格遵守校內、校外(企業(yè))實訓守則。
表1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1~6學期實踐教學目標設計表
為實現各階段目標,每個學期從實訓目的出發(fā),對實訓模式、實訓組織、實訓內容、實訓軟硬件條件、實訓師資要求等方面進行詳細設計和演繹,最后與合作企業(yè)討論后共同實施。在此,以第一學期的實訓教學為例,將該設計詳細展開,如表2所示。
表2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第一學期實訓月設計表
由于國家高職錄取政策等原因,現階段進入高職學習的大部分學生與進入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具體實踐課程設計中,要求專業(yè)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多給學生創(chuàng)新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信。
以《數模電路基礎》課程實訓為例,本實訓課程是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的入門級基礎實踐課程,以數字電路為主,涵蓋電路分析、模擬電路等內容。根據專業(yè)方向,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硬件電路組裝、調試和檢測的職業(yè)能力,較高的要求則是硬件電路的分析、綜合與設計能力。為此,本門實踐課程設計了趣味性較強的實訓——拔河游戲機邏輯電路的設計與制作。
首先教師給出參考電路,學生通過數字電路實驗箱進行原理驗證,基礎好的學生可進行分析綜合并提出自己的方案。這樣,可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由學生本人上臺講解自己的方案,當持不同方案的學生人數多時,還可進行分組辯論。教師僅起組織、引導作用,在保證實驗安全的前提下,無論結論是否正確,都要鼓勵學生動手驗證。
原理驗證完成后就可以實物電路設計與制作。本專業(yè)盡管以軟件開發(fā)與應用為主,但還是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實物電路設計、焊接等技能。發(fā)給學生大小相同的敷銅電路板,學生各自為戰(zhàn),設計出自己的布局圖。在焊接前,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評,發(fā)現設計缺陷,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以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焊接是否成功與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很大關系,這時教師的鼓勵與耐心起很大作用。教師傳授基本方法與技巧后學生就自己練習了。此時,教師可挖掘若干焊接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助手,指點焊接。在焊接完成之后,要求學生調試自己的產品,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從講授者的角色轉化成工作情境的設計、組織、引導、監(jiān)督及挖掘學生潛能的工程師的角色,該過程是師生交往與互動的教學過程,是以“溝通、理解、體驗和感悟”為理念的實踐教學過程。
課程的考核評估具有評價、反饋和導向功能,科學的考核評價是指導教法、學法和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課程體系考核評價中要努力尋求職業(yè)工作要求與學生發(fā)展的最佳結合點。
教學效果的反饋與質量評價建立在學生已學到的技能和以工作為基礎獲得的職業(yè)能力上。整個考核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即:學生按照項目分工及指引的要求進行實際操作情況、學生實訓表現、實訓小組提交實訓報告質量,評定等級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1)實訓單位評價方法。由頂崗單位根據學生的出勤、表現及完成分配的任務情況為依據進行評價和鑒定,占總成績的50%(即50分)。(2)學生實訓表現評價方法。該部分成績由學生自評互評兩部分組成,具體評定標準如下:學生小組成員互評在實訓結束后進行,采用不記名評分方式。學生小組成員互評占70%,學生自評占30%,此項共占總成績的30%(即30分)。評定標準與實訓單位評價方法相同。(3)實訓總結報告質量評價方法。由學校指導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實訓總結報告質量評分,此項共占總成績的20%(即20分)。
總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更重視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即學生獲得為完成今后工作而應獲取的能力和克服知識老化而終身學習的能力,能夠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能有效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是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要求,滿足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yè)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楊明.論職業(yè)核心能力及其培養(yǎng)策略[J].教育與職業(yè),2007(24).
[3]趙昕.工作過程知識與工作過程知識導向的職教課程開發(fā)[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7).
[4]姜大源,等.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fā)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陳莉.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課程開發(fā)模式探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7).
但唐仁,男,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軟件技術與嵌入式技術等。
□有話職說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張聞天
教育部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立項課題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嵌入式技術與應用專業(yè)建設研究》(課題編號:jzw59011054);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立項項目《以軟件技術專業(yè)為龍頭的高職軟件專業(yè)群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研究》(課題編號:2009tjk022)
G712
A
1672-5727(2012)07-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