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原則法典委員會(CCGP)第27屆會議于2012年4月2日至4月6日在法國巴黎召開。來自64個成員國、1個成員組織(歐盟)及12個國際組織的170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我國派出了衛(wèi)生部(團長單位)、農(nóng)業(yè)部、質(zhì)檢總局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名單見附錄)。
會議由一般原則法典委員會主席Michel Thibier先生主持。會議對停留在第8步的標準、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稱的機制、法典委員會風險分析原則的審查、委員會的職責范圍、制定Codex/OIE聯(lián)合標準等議題進行了審議。
秘書處通報了第33屆CAC大會和第34屆CAC大會采納的相關文件及對程序手冊的修正案,以及由食品衛(wèi)生法典委員會(CCFH)提出的由CCFH應用的風險分析原則和程序擬議修訂案。委員會還認可了分析采樣方法委員會(CCMAS)提出的在法典標準中使用專利/專屬方法(proprietary methods)的規(guī)定,并將其納入程序手冊。
第26屆CCGP會議曾對此議題進行了討論,并同意成立一個由加拿大和荷蘭共同主持的電子工作組考慮停留在第8步標準的相關事宜并提出建議供第27屆CCGP會議討論。工作組共提出了7項建議,本屆會議對這些建議進行了逐條的討論,具體如下:
建議1:在CCGP會議或召開討論會進一步討論此項事宜。
委員會經(jīng)討論后同意無需修改程序規(guī)則,只需考慮如何解決停留在第8步的標準問題。并同意成立一個由歐盟和美國牽頭、三個副主席督促的促進討論組(facilitated discussion group),于第36屆食典委大會(2013)會議期間召開會議。促進討論組的職責范圍如下:
◆ 以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工作;
◆ 確定并考慮停留在第8步的根本原因,其目的是加強成員國之間對這些問題的理解;
◆ 準備總結(jié)報告,但不向CCGP提出具體建議。
建議2:無需再為主席制定任何指導,但有必要提供培訓。
委員會同意此項建議,秘書處憶及已組織過關于主席的培訓,并擬于下屆會議組織一天的培訓研討會。
建議3:開展程序手冊中開展新工作的第2部分“嚴格審查”的內(nèi)容。
一些代表認為在啟動工作時即確定可能的挑戰(zhàn)是很有用的,但同意無需修訂目前的程序規(guī)則。
建議4:采用C C P R的“關注形式(Concern form)”的方法。
不同國家的代表對此項建議持不同意見。一些代表支持在其他委員會使用CCPR的“關注形式”。但一些代表反對,認為如果出于其他目的推廣“關注形式”,應首先闡明誰來負責分析;還有代表認為應該由其他委員會,如食品中獸藥殘留法典委員會討論此問題。
一些代表指出,除了CCPR采用的“關注形式”外,為了加快整個標準制定過程還可以在委員會間交流不同委員會采用的良好操作方式。秘書處憶及在戰(zhàn)略規(guī)劃活動3.4“分析食典委程序步驟中促進文本進展的工作管理方法”中已開展了良好操作方式的分析,并已在法典制定標準過程的速度研究中包含了這一內(nèi)容。執(zhí)委會已建議各委員會考慮采納報告中確定的良好操作。
建議5:修訂程序手冊中制定標準程序的第5段內(nèi)容,特別是刪除最后一句“食典委也可決定將該草案停留在第8步”。
一些代表認為需要保留這一段以使標準制定工作留有一定的靈活性。理由是當標準需要在相關委員會進一步工作時,特別是在標準的某一部分出于特殊目的需要退回的情況下,沒有必要重新起草整個標準。但也有代表指出,食典委應決定僅在存在科學合理性的情況下才能將標準停留在第8步,因為有些標準停留在第8步是出于其他原因而不僅僅是食品安全問題。委員會最后決定不對程序手冊進行修改。
建議6:修改程序手冊,允許當不能采納為國際標準時,先考慮采納為區(qū)域標準。
委員會認為將標準采納為區(qū)域標準不是一個解決方法。
建議7:制定程序規(guī)則,規(guī)定當標準停留在第8步幾年后可采用投票機制決定是否保留。
一些代表認為沒有必要設定時間限制,因為必須協(xié)調(diào)一致后才能解決停留在第8步的標準問題。巴西代表支持在程序規(guī)則下進一步討論投票事宜。委員會同意保留當前程序規(guī)則中有關投票的原則。
委員會憶及上屆會議在考慮修訂CCGP的職責范圍時,對于職責范圍內(nèi)是否包含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明的機制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鑒于此,委員會決定成立一個由馬來西亞牽頭的電子工作組,制定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明的機制,包括建立提交經(jīng)濟影響聲明影響的模板或格式。本屆會議,馬來西亞作為牽頭國介紹了電子工作組的工作情況,并基于工作組的建議提出了三個選擇:(a)繼續(xù)開展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稱機制和模板的工作;(b)中止此項工作;(c)制定針對主席的指南,即當成員國提出這類問題時指導主席如何考慮標準草案可能的經(jīng)濟影響。馬來西亞還建議將具體文本納入主席的準則文件中,以確保與經(jīng)濟影響相關的問題可在相關委員會內(nèi)、程序步驟的第4步和第7步得以解決。
委員會對馬來西亞提出的建議進行了詳盡的討論。一些代表支持建議(c),但也有一些代表支持制定通用原則,認為沒有必要制定具體文本。在討論如何推進此議題時,一些代表提出考慮經(jīng)濟影響是法典標準制定過程中的重要方面,對于發(fā)展中國家尤為重要。也有代表提出法典過程運轉(zhuǎn)良好,并已在標準制定程序中的相關步驟考慮了經(jīng)濟影響問題。
經(jīng)討論后,委員會同意在此階段修訂程序手冊或提交經(jīng)濟影響聲明的模板尚不成熟。委員會同意馬來西亞的建議,由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聯(lián)合準備討論稿,討論稿應務實并解釋委員會如何考慮平衡措施的經(jīng)濟影響,還應包含一些具體的實例,委員會將基于此討論稿在下屆會議繼續(xù)討論此事項。
術(shù)語“危害”的定義。
委員會憶及上屆會議來自CRN(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的觀察員指出程序手冊中危害的定義提及的“agent”與營養(yǎng)風險評估科學文件中使用的定義不同(“effect”),建議在危害的定義中增加一個腳注。委員會決定將此建議提交給其他相關委員會征求意見。
CCNFSDU、CCFH、CCFA、CCCF、CCPR和CCRVDF均對此項議題進行了討論,認為沒有必要修訂危害的定義。委員會決定無需對此議題進一步討論。
審查情況:委員會憶及上屆會議同意法典委員會制定的風險分析政策應符合“風險分析工作原則”,并同意請相關委員會審議各自的風險分析政策。本屆會議審議了相關分委員會對風險分析政策的修訂。
此議題主要涉及CCGP的職責范圍是否應包括“應制定一項檢驗由各政府提交的法典標準對任何經(jīng)濟影響聲明的機制”。各成員國對此分歧很大,很難達成一致意見。鑒于在議題4下已決定由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準備關于檢驗經(jīng)濟影響機制的討論稿供下屆會議討論,委員會決定本屆會議暫不改變CCGP的職責范圍,下屆會議基于檢驗經(jīng)濟影響機制討論稿的內(nèi)容做進一步的討論。
委員會憶及上屆會議由于文件散發(fā)太晚,許多代表表示沒有時間研究文件并準備立場,委員會同意請法典秘書處以通函的形式對文件的內(nèi)容征求意見,以便在本屆會議進行深入討論。
OIE代表表示,為了促進OIE和CAC兩組織的合作,OIE已成立了動物生產(chǎn)食品安全工作組,OIE和CODEX秘書處的代表及兩組織提名的專家參加了標準制定和審查的會議。這些機制將有助于促進整個食品生產(chǎn)的連續(xù)統(tǒng)一,避免兩組織的標準和指南出現(xiàn)交叉、重復和矛盾。OIE代表還提及兩組織已在沙門氏菌、空腸彎曲菌及動物源寄生蟲方面有過很好的合作先例。一些代表指出CAC程序手冊中已包含了“CAC和國際政府間組織在制定標準和相關文本方面的合作準則”,該準則已提供了適當?shù)暮献骺蚣?,由于兩組織在標準制定方面的程序不同,很難制定聯(lián)合標準,因此建議考慮其他可能的合作方式。WTO代表表示由于法典標準和OIE標準在SPS委員會中的重要地位,鼓勵兩組織聯(lián)合制定標準。由于涉及“相互承認(mutual recognition)”的建議,一些代表指出考慮到其在WTO工作框架內(nèi)的含義,應謹慎考慮該術(shù)語的使用及含義。對此,F(xiàn)AO的法律專員請OIE代表澄清關于“相互承認”的概念,OIE觀察員表示其建議無意于涉及法律問題,而只是希望澄清一些程序來確保OIE和法典標準的協(xié)調(diào)一致。
基于上述討論,委員會同意成立一個電子工作組,由加拿大牽頭,工作組的職責范圍包括:考慮食典委和OIE的職責和程序,重新確認雙方合作制定標準的職責;包括承諾是一個公開、透明和具有包容性的過程,工作組將對雙方正在合作的或各組織正在進展的相關工作提出指導,并確定雙方相互參考的方式及指導原則。此外,委員會還同意成立一個實際工作組,在CCGP下屆會議之前召集會議,工作語言為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委員會歡迎OIE主辦會議。
上屆委員會同意在CCLAC會議上討論文件的分發(fā)及報告的長度和內(nèi)容,并在本屆會議上繼續(xù)考慮此項事宜。智利和哥斯達黎加(CCLAC協(xié)調(diào)員)代表介紹了在CCLAC會議上討論的情況,重申許多國家對于文件較晚獲得及所有語言的報告問題表示的關注。關于報告的撰寫,CCLAC表示報告草案應按照主要協(xié)商過程的概述或相關討論點,包括不同觀點(少數(shù)觀點)的模式撰寫。有代表表示可以探討使用機器翻譯的可能性,也有代表建議所有文件應同時分發(fā),即所有語言版本在同一時間分發(fā)。
秘書處表示多數(shù)法典代表必需以非本國語言工作,所以必須保證能盡早獲得至少一個版本。秘書處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每年的食典委大會在7月初召開,而某些個別委員會5月末仍在開會,這是導致食典委大會的某些文件不能及時分發(fā)的主要原因。秘書處表示今后會將法典會議文件的準備情況以表格形式發(fā)至ftp服務器,并將嚴格執(zhí)行評議意見的截止日期。關于機器翻譯,當前的質(zhì)量不能滿足法典的工作需求。報告的起草將參照CCLAC的建議,在報告中記錄不同的觀點,包括少數(shù)代表的意見。
9a 新工作建議。
決定除執(zhí)委會和食典委大會外,法典官員(主席和副主席)的代表性。
加拿大代表提出了此項新工作,意于進一步澄清主席和副主席在除食典委大會以外的其他會議的地位,建議考慮在法典工作框架下成立一個由主席和副主席組成的實體機構(gòu)(bureau)的可能性。 FAO的法律專員表示在當前的規(guī)則下,除了主持食典委大會和執(zhí)委會,沒有給主席和副主席賦予更多的職責或作用。主席出席一般原則委員會有助于澄清相關事宜并確保會議能夠充分考慮CCGP上發(fā)生的爭論。法律專員還解釋,主席或副主席若作為國家代表團中的一員參加技術(shù)委員會,將代表本國的立場,而非以主席或副主席的身份發(fā)言。關于使用術(shù)語“bureau”的建議,法律專員表示在其他機構(gòu)也有類似的bureau,使用這一詞語可能會導致混淆。且事實上主席和副主席在執(zhí)委會上的職能與有些機構(gòu)的bureau相似,從此意義上考慮bureau已經(jīng)存在。關于成立實體機構(gòu)的建議,F(xiàn)AO法律專員表示成立機構(gòu)將產(chǎn)生一系列的問題,包括職能的定義、與其他法典實體機構(gòu)的關系、監(jiān)督和報告要求、資金安排、外部代表等。而且作為食典委上級機構(gòu)的FAO和WHO也不會贊同。
加拿大代表表示提出此項建議僅是為了進一步界定主席和副主席在技術(shù)委員會上的作用,無意于具有外部代表的作用。會議同意加拿大代表準備文件,界定和澄清CRD11中提出的建議以便進一步的討論。
9b “污染物”的定義。
污染物法典委員會(CCCF)考慮了飼料添加劑或飼料添加劑殘留問題,修改了污染物的定義。本屆會議認可了CCCF委員會做出的修改。
9c 信息文件的提及。
委員會被告知CCCF已考慮制定關于“根據(jù)不同風險評估選擇的風險管理選擇措施指導”的文件,但不考慮將其納入程序手冊或制定為供各國政府參考的法典文件。因此,CCCF已將其附在報告上作為參考,并請CCGP考慮探求使這些文件及其他相似文件易于在法典體系中獲得的方式。
秘書處憶及雖然法典的目標是按照程序步驟制定標準和相關文本,但所有的法典工作文件均可在網(wǎng)上獲得,并可供各國政府使用。FAO代表也表示如果法典的信息文件為政府提供了有用的指導,F(xiàn)AO樂于將其納入培訓項目或作為FAO出版物。一些代表指出除CCCF外,其他委員會也涉及類似問題,支持通過法典網(wǎng)站使其更廣泛的獲得,而非僅僅作為工作文件。
委員會同意成立電子工作組,由美國牽頭考慮使這些文件更廣獲得的方式(如,法典網(wǎng)站),并制定選擇這些文件的標準,工作語言僅為英語。
9d 一般主題委員會和商品委員會之間的合作。
挪威代表指出,有時一般問題委員會制定的標準和相關文本中的某些內(nèi)容已涵蓋在商品標準中,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重復,應該通過修訂程序手冊中的相關部分解決這一問題。
一些代表表示此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現(xiàn)階段無法做出決定。因此,委員會同意由挪威準備擬于一般主題委員會和商品委員會之間合作的討論稿,在下屆會議進一步討論。
暫定第28屆會議于2014年召開。
秘書處于3月26日組織了預備會,對各項會議議題進行了充分討論,確定了參會口徑。并對停留在第8步的標準問題提交了書面的評議意見(CRD 15)。
會上,中國代表團各成員在團長的帶領下,積極配合,就停留在第8步的標準、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明的機制、CODEX/OIE聯(lián)合標準制定等問題按照既定的方案積極表達了意見。對于我國重點關注的“停留在第8步的標準”議題,中國代表團表示,基于食典委保護公眾健康和促進公正的食品貿(mào)易的目的,應充分考慮相關各方的意見;CCGP應考慮在成員國禁止使用農(nóng)藥和獸藥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規(guī)則;建議CCGP僅考慮制定一般原則,而不針對具體標準制定規(guī)則。對于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明的機制議題,中國代表團表示有必要建立這樣的機制,以促進各成員國以一致和透明的方式提交經(jīng)濟影響聲明。并支持馬來西亞提出的建議(a),即繼續(xù)開展檢驗經(jīng)濟影響聲稱機制和模板的工作。對于CODEX/OIE聯(lián)合標準的制定議題,中國代表團表示如果制定聯(lián)合標準,可能在程序上會有拖延,CODEX和OIE應在各自領域發(fā)揮作用,并緊密加強溝通合作。
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參加的活動如下:
(1)4月2日由亞洲協(xié)調(diào)員日本組織的亞洲區(qū)域協(xié)調(diào)會;
(2)4月2日召開的促進討論組職責范圍(停留在第8步標準)的會間工作組會;
(3)4月4日與馬來西亞就戰(zhàn)略規(guī)劃事項進行溝通;
(4)4月5日召開的主席會議;
(5)4月5日與歐盟就停留在第8步的萊克多巴胺標準問題進行溝通;
(4)4月5日由食典委主席和副主席組織召開的停留在第8步的萊克多巴胺標準會議。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參與食品法典工作,中國的立場越來越有影響力,我國正逐漸成為法典工作中重要的一員。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我國與發(fā)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們還應在以下方面有所改進:
1. 會前應對每項議題進行認真研究,主動發(fā)揮作用,而不是僅僅就我國關注的議題發(fā)表意見。特別是我國作為亞洲區(qū)域的執(zhí)委,應充分參與會上各項議題的討論,提升我國的影響力。
2. 應在程序步驟的盡早階段解決問題。法典標準的制定過程要經(jīng)過三次征求意見。如果能夠在程序步驟的早期階段提出科學的意見,將更有助于意見的采納。
3. 加強與各國代表的溝通。CCGP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溝通平臺,會議期間應主動與相關國家進行溝通,表達立場,爭取支持。
4. 加強各分委員會參會代表團之間的溝通。建立交流機制,加強各分委員會參會人員之間的交流,特別是需要其他委員會關注的議題,有助于確保在各委員會對同一議題表達的立場一致。
5. 加強參會人員能力建設。一般原則法典委員會主要是制定法典委員會的程序規(guī)則,因此參會人員應熟悉法典程序手冊的內(nèi)容。建議加強對參會人員基本法典知識的培訓,提高參會人員熟悉法典議程和專業(yè)的程度。(文 / 田靜)
中國代表團成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