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霖 楊茂林
(1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 急診ICU,遼寧 大連 116033;2 丹東市寬甸縣中心醫(yī)院ICU,遼寧 丹東 118200)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療是經(jīng)驗性選擇抗生素,會導致抗生素濫用及耐藥的發(fā)生。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增加了細菌的耐藥性,增加了醫(yī)療費用,藥物相關事件的風險[1-3]。我國抗生素的過度使用,CAP的治療占據(jù)很大一部分。目前衛(wèi)生行政部門十分關注抗生素濫用的問題,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對于臨床醫(yī)師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通過降鈣素原這項實驗室指標,來指導CAP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以達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副作用的目的。
1.1 臨床資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間,按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06年指定的CAP診斷標準,選擇連續(xù)收入急診ICU符合標準的CAP患者,共47例。排除肝腎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PCT指導治療組(22例)和標準治療組(25例)。
1.2 收入ICU診斷CAP的患者均按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06年指定的CAP治療指南使用抗生素,PCT指導治療組在入院當日給予測量PCT,并在3、5、7日復查PCT;
1.3 抗生素調整及停用的標準
標準治療組根據(jù)患者的體溫,痰量,呼吸困難程度,血常規(guī)的白細胞計數(shù),胸片。PCT指導治療組遵照PCT流程圖(來自于http://www.jama.com),PCT <0.1μg/L 要求停止使用抗生素;PCT<0.25μg/L建議停止使用抗生素;PCT >0.5μg/L要求使用抗生素;PCT >0.25μg/L建議使用抗生素。如果患者入院時的PCT>10μg/L,則PCT下降至初始值80%時建議停止使用抗生素;下降至初始值90%時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
PCT指導治療組如果抗生素停止使用后,12~24h內給予患者臨床重新評估和PCT檢查。PCT指導治療組的抗生素使用按照上述PCT流程圖來執(zhí)行,患者入院時和入院后3、5、7d重復檢查PCT。
標準治療組的抗生素使用和停止主要根據(jù)臨床情況及血常規(guī)等檢查來確定。PCT的測量采用我院化驗室的羅氏公司COBAS 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來測定。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終點為入ICU后30天內。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呈正態(tài)分布用均數(shù)±標準差(χ—±s)表示,采用多變量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CAP患者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時一般資料比較
2.1 入急診ICU時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表1);共有47名CAP患者入選,兩組組患者年齡、性別、APACHEⅡ評分、白細胞計數(shù)、平均動脈壓(MAP)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有可比性。
2.2 兩組抗生素使用時間、抗生素相關副作用發(fā)生率、總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CAP患者最終數(shù)據(jù)的比較
PCT是降鈣素的前體,在甲狀腺C細胞內合成,在生理狀態(tài)下,PCT水平低(< 0.1μg/mL),在細菌感染時,PCT在甲狀腺外神經(jīng)內分泌均有合成。局部感染,病毒和細胞內細菌感染(支原體肺炎)PCT低[4,5],PCT在SIRS發(fā)生后4h開始升高,8~24h達到高峰,CRP升高緩慢,36h達高峰[5,6]。
臨床醫(yī)師經(jīng)常面臨的是難以確定什么時候開始使用和停用抗生素,這也是導致抗生素過度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生判斷患者是否有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咳嗽,咳黃痰,痰量的多少,是否存在呼吸困難,還有體征:發(fā)熱,肺部是否有羅音,輔助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痰培養(yǎng),胸片或肺CT。但是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只根據(jù)患者的上述特點,胸片,常規(guī)檢查,不能區(qū)分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因此,一些研究使用PCT區(qū)別病毒和細菌感染[7,8]。常規(guī)抽取血培養(yǎng)是有爭議的,主要是在CAP患者中陽性率低,只有3%~10%[9]。
如果醫(yī)師想根據(jù)培養(yǎng)針對性使用抗生素是很難的,所以目前臨床中針對于CAP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是根據(jù)指南來選定的,也有經(jīng)驗性選擇的,而且要根據(jù)臨床情況和實驗室檢查來調整抗生素。但是,CAP老年人居多,反應能力差,所以往往難以根據(jù)臨床體征和血常規(guī)來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和抗生素療效。
因此,PCT在臨床中不僅可以指導抗生素使用,也可以做為預測患者預后的指標。當然,高PCT預示著患者的感染重,所以預后不好。在動物試驗中靜脈中和豬的PCT,可以改善休克豬的所有重要指標,提高短期生存率,從0~80%,甚至當動物處于垂死狀態(tài)仍有效[9]。
目前PCT指導抗生素治療的概念已經(jīng)在11個RCT研究,超過3500名患者中得到證實。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和膿毒血癥。
本研究證實PCT在指導抗生素使用方面可以減少抗生素使用時間,在臨床工作中,患者的臨床指標在感染的恢復期變化不明顯,所以臨床醫(yī)師為保險起見一般傾向于延長抗生素使用時間。隨之而來的是增加了抗生素相關的副作用和醫(yī)療費用,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和耐藥菌的控制,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PCT能成為我們臨床中判斷患者病情的工具。
[1]Wenzel RP.The antibiotic pipeline: challenges,costs,and values[J].N Engl J Med,2004,351(6):523-526.
[2]Whitney CG,Farley MM,Hadler J,et al.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 the United States[J].N Engl J Med,2000,343(26):1917-1924.
[3]Shehab N,Patel PR,Srinivasan A,et al.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antibiotic-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J].Clin Infect Dis,2008,47(6):735-743.
[4]Dahaba AA,Metzler H.Procalcitonin’s role in the sepsis cascade[J].Is procalcitonin a sepsis marker or mediator?[J].Minerva Anestesiologica,2009,75(7): 447–452.
[5]Shehabi Y,Seppelt I.Pro/con debate: is procalcitonin useful for guiding antibiotic decision mak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Crit Care,2008,12(3): 211–216.
[6]Reinhart K,Karzai W,Meisner M.Procalcitonin a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infec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0,26(9): 1193–1200.
[7]Gendrel D,Raymond J,Assicot M,et al.Measurement of procalcitonin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bacterial or viral meningitis[J].Clin Infect Dis,1997,24(6):1240–1242.
[8]Toikka P,Irjala K,Juven T,et al.Serum procalcitonin,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for distinguishing bacterial and viral pneumonia in children[J].Pediatr Infect Dis J,200,19(7):598–602.
[9]Campbell SG,Marrie TJ,Anstey R,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blood cultures to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Chest,2003,123 (4): 114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