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麗 李秋芬 裘運桃
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廣東惠州 516001
循證護理在預防全喉切除術后消化道并發(fā)癥中的效果觀察
葉偉麗 李秋芬 裘運桃
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廣東惠州 516001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全喉切除術后消化道并發(fā)癥中的干預效果。 方法8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循證護理組、常規(guī)護理組(對照組),循證護理組接受循證護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照分析兩組干預效果。結果 循證護理干預全喉切除術后消化道并發(fā)癥取得了較常護理組更佳的效果,返流、腹脹、腹瀉、便秘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較常規(guī)護理組少,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相比較,患者依從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相比較,平均住院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循證護理干預能有效地預防和解決全喉切除術后消化道并發(fā)癥的護理問題。
循證護理;全喉切除術;消化道并發(fā)癥
喉癌占耳鼻咽喉惡性腫瘤的7.9%~35%[1],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方法,而全喉切除術是喉癌治療方法之一,全喉切除術后患者一段時間不能正常飲食。常規(guī)護理方法是插胃管鼻飼,這就決定了患者術后飲食的護理對預防患者消化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起著重要的作用[2]。為此,本文對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行全喉切除術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方法進行循證護理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共收治喉癌患者251例,其中行全喉切除術患者共80例,年齡42~69歲,平均(45.0±16.8)歲,文化程度:高中40例,占50%;大學19例,占23.8%;小學9例,占11.3%;文盲12例,占15%。術后所有患者均給予插胃管鼻飼。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組,分為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兩組,其中循證護理組40例,常規(guī)護理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種類、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組 ①術前心理護理: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向患者說明疾病情況,使患者接受事實真相,減輕患者抑郁、焦慮、自卑等負性心理,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術后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濕化氣道,每日霧化吸入2次;③預防感染: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數量,每日做口腔護理5次,注意觀察頸部切口引流液及痰液性質,及時更換切口敷料,遵醫(yī)囑按時應用抗生素或免疫增強劑,增強機體抵抗力;④飲食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鼻飼的重要性,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⑤進行發(fā)音功能訓練。
1.2.2 循證護理組 依據循證護理對40例患者進行干預,首先對患者平時飲食習慣和消化吸收功能進行全面評估分析,收集護理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并查閱與之相關的文獻,在相關文獻中查找相關有效的護理措施,選擇科學的護理效果證據。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護理干預方案:①術前心理干預解除溝通障礙:評估患者理解、說話、閱讀、書寫能力共同制定出統(tǒng)一表達交流方式,如手勢、圖片等非語言形式,有文化者用紙筆及時了解患者需求。②選擇合適的鼻飼管:選用佰通產的一次性硅膠胃管,型號為14~16號。因這種硅膠管對組織的刺激小,無特殊氣味,不宜變質、老化,適合長期放置,不易引起惡心、嘔吐,患者易接受。③選擇最佳鼻飼開始時間:根據平時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情況,選擇最佳時機給予鼻飼,如消化吸收能力佳,于術后24 h予鼻飼管注入營養(yǎng)物。消化吸收能力較差,于術后48 h予鼻飼管注入營養(yǎng)物,利于消化吸收,預防反流。④鼻飼飲食的指導及護理:手術后患者在開始鼻飼1~2 d觀察患者的消化吸收情況,有無胃腸道反應。每次鼻飼時患者應取半臥位或坐位,鼻飼前吸盡套管內痰液,確定胃管在胃中后,用注射器注入20~30mL溫開水,鼻飼量適宜,鼻飼液溫度適宜(38~40℃)。第一次注入營養(yǎng)液時開始要少量多餐,量過大、速度過快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逐步加大量、每次不得超過200mL[3],每日可鼻飼6~7次,間隔時間不少于2 h,視消化吸收能力可增至250~300mL[4],以保證機體供給,鼻飼時應排盡空氣,避免空氣進入胃中引起腹脹及呃逆。⑤鼻飼液選擇[5]: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平時飲食習慣等情況,選擇適宜的鼻飼液。營養(yǎng)液要素膳食,此營養(yǎng)液配方齊全,營養(yǎng)搭配恰當,能夠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勻漿膳食主要是根據患者具體能量需要,符合臨床治療要求,屬于平衡營養(yǎng)液,口味適當,來源材料廣,且配置程序簡單,容易掌握。因營養(yǎng)液要素膳食滲透壓較勻漿膳食高,用后患者易出現腹瀉、腹脹等并發(fā)癥,有時可引起患者代謝紊亂;勻漿膳食來源于正常飲食,滲透壓接近于等滲,容易被患者適應,并發(fā)癥較少。因此循證護理組全給于鼻飼勻漿膳食,從而減少腹瀉、腹脹并發(fā)癥發(fā)生。⑥適當活動:術后鼓勵患者多下床活動,促進胃腸活動及機體恢復,減小腹脹、便秘發(fā)生。
1.3 測評方法
根據全喉切除術后患者飲食中出現各類消化道并發(fā)癥等護理問題進行循證評估、觀察循證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全喉切除術后患者消化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tata 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消化道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消化道并發(fā)癥比較(例)
2.2 患者依從性及平均住院時間的情況
循證護理組與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患者依從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平均住院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依從性及平均住院時間的比較
循證護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最早由加拿大Mc Master大學Alba Dicenso教授提出,其核心觀點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其包含有三個要素:①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②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③患者的實際情況、價值觀和愿望。循證護理之所以迅速受到普遍關注,是因為循證護理對患者實施的每一項護理措施都應有科學證據,是最恰當的。目前國內很多研究學者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踐[6]。
本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消化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提示對行全喉切除術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可以降低其消化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國內文獻報道[7],循證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中應用可以有效地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加快患者的康復。麻雪嬌等[8]運用循證護理方法對四肢損傷患者進行護理,發(fā)現循證護理能早期發(fā)現并預防骨筋膜室綜合征,降低致殘率。本研究應用循證護理對接受全喉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護理同樣取得較好效果,說明循證護理是對不同疾病護理同樣是有效。本研究的兩個指標患者依從性和平均住院時間在循證護理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之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上也表現出很明顯的差異。提示我們循證護理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和縮短住院時間。研究結果與郭麗麗[9]、庚必燦等[10]報道的結果相似。循證護理是以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為起點,將臨床經驗和患者需要相結合起來,使護理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因此在其他疾病的護理實踐中同樣取得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循證護理干預,可減全喉切除術后消化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依從性,縮短平均住院時間。本次研究的病例較少,尚有待于擴大樣本的研究進一步驗證。
[1]任重,王愛平,呂鳳英,等.眼耳鼻咽喉口腔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0-24.
[2]雷文麗.34例喉癌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6):74-75.
[3] 李惠梅.咽喉癌術后鼻飼的護理[J].中華臨床護理學,2003,1(19):2111.
[4] 冀超英.喉癌術后鼻飼飲食的特點及護理[J].中國誤診學,2008,8(2):422.
[5]張京秋,蘇海英,蘇紅,等.喉癌術后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療效觀察與護理體會[J].解放軍護理,2009,26(2):12.
[6]李雅靜,紀彩卿,張衛(wèi)紅,等.循證護理在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26-27.
[7]常永紅.循證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3-45.
[8]麻雪嬌,王穎瑛.循證護理在預防骨筋膜室綜合征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5):32-33.
[9]郭麗麗.循證護理對老年心絞痛患者的醫(yī)囑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12-13.
[10]庚必燦,李紅梅,劉旭,等.鞍區(qū)腫瘤視功能障礙患者圍手術期的循證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7):24-25.
Effect observ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om p lications of total laryngectom y
YEWeili LIQiufen QIU Yuntao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00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 total laryngectomy.MethodsA total of 80 cases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controlgroup),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nvention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 was done.Results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tal laryngectomy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and achieved betterResultscompared with regular care group,reflux,bloating,diarrhea,constipa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 rat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was les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betwe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betwe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P<0.05).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solve care problems after total laryngectomy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Evidence-based nursing;Total laryngectomy;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R767.91
C
1673-7210(2012)12(a)-0130-02
廣東省惠州市科技計劃(醫(yī)療衛(wèi)生)項目(2011Y004)。
葉偉麗(1970-),女,廣東惠州人;研究方向:五官科臨床護理及管理。
2012-06-28 本文編輯: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