冮 勇,衣雪潔,王寶明,常 波
(1.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3.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遼寧沈陽 110102)
?體育人文社會學
短期綜合干預對學齡肥胖兒童自卑、自我意識及社交回避的影響
冮 勇1,衣雪潔2,王寶明3,常 波2
(1.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3.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遼寧沈陽 110102)
目的:考查短期(15天)運動為主綜合干預對學齡肥胖兒童自卑、自我意識及社交回避的影響,為制定少兒肥胖干預模式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運動為主,飲食控制、生活習慣塑造、心理和教育干預為輔的綜合干預,對被試的相關心理指標進行干預前后比較。結(jié)果:干預后11名兒童的自敬自卑感水平顯著提升(P<0.05);17名兒童在自我意識所有因子干預前后比較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只是在幸福與滿足感因子存在臨界顯著性差異(P=0.052),干預后幸福與滿足感水平低于干預前幸福滿足感水平;11名兒童在社交回避與社交苦惱因子干預前后比較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總分、社會回避因子和社交苦惱因子卻表現(xiàn)出一致性的下降趨勢。結(jié)論:對學齡肥胖兒童施加短期運動為主綜合干預的心理效應是復雜的,要積極開展常態(tài)性的心理行為調(diào)控、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以便有效監(jiān)控綜合干預的心理效應。
學齡肥胖兒童;運動為主綜合干預;自卑;自我意識;社交回避
隨著我國社會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上個世紀7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城市獨生子女人群面臨著社會物質(zhì)生活日趨富足、公共通訊交通愈加便利、家庭“四二一”綜合癥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使得兒童青少年肥胖增勢迅猛。我國國民體質(zhì)監(jiān)測數(shù)據(jù)2005年顯示7至22歲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3.25%和11.39%,7至22歲城市女生超重和肥胖檢出率達到8.72%和5.01%。一些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北京、上海、沈陽城區(qū)男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已超過30%,比多數(shù)西歐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還嚴重。而且學生肥胖的高發(fā)年齡均為7~9歲的小學階段,顯示出學生肥胖問題的低齡化。一些研究表明,肥胖發(fā)生的年齡越小,肥胖病史越長,這種代謝障礙就越嚴重,不僅會加重各器官系統(tǒng)的負擔,影響青春期的啟動和發(fā)育,嚴重的會影響其成年后的生育功能,同時也會使其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險性增大[1]。另外,長期的肥胖還會影響兒童的心理行為和社會行為。大多數(shù)肥胖兒童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心、自卑感明顯、伙伴關系不良,害怕社交,有較多的焦慮情緒等,這些心理行為和社會行為的改變,隨著肥胖狀況的持續(xù),將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隨著肥胖的大規(guī)模流行,各種減肥方法也層出不窮,目前公認青少年最佳的減肥方法是科學運動與合理飲食相結(jié)合。它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體脂、促進生長發(fā)育,還可以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各國專家極力推薦的方法,目前一些階段性的干預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運動干預的心理效應評價是減肥效益評估的一個主要方面,主要包括知識、信念、行為、運動適應度、社會適應以及心理健康因子等心理因素[2]。運動知識信念水平高低影響兒童參與運動的程度,運動干預能夠提高兒童青少年的運動知識,運動干預后知識信念的改變往往先于其他行為和客觀指標的改變[3,4];運動干預的效果也體現(xiàn)在體力活動能力水平的改變[5,6],不同的運動干預手段對改善肥胖兒童體力活動能力水平的作用有差別,單純的干預手段往往效果不明顯,只有多種運動干預方法相結(jié)合,才能有效提高兒童青少年的體力活動水平,促進肥胖兒童體能改變和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7]。運動干預也能夠改善兒童的社會心理狀況。有研究對24名肥胖兒童進行運動飲食干預,結(jié)果顯示社會支持在干預過程中不斷增強[8]。李冬對30名肥胖學生進行每周5~7次有氧運動干預,經(jīng)過10個月的有氧運動干預實驗,肥胖學生SCL-90各因子除軀體化和強迫外,其他因子得分均較實驗前明顯降低,其心理健康狀況明顯改善[9]。已有研究表明以運動為主的減肥干預對于肥胖兒童具有良好的心理效益,通過運動干預而帶來的體重和體態(tài)的改變,會影響到兒童的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和社會交往態(tài)度與社會互動行為。以學齡肥胖兒童為對象所施加的運動為主的綜合減肥干預模式,從持續(xù)時間的長度來看可分為短期的集中減肥訓練營和學校-家庭-社會生活情景下的長期減肥計劃的實施。已有減肥訓練的心理效益的相關研究多以長期訓練的效果探索為主,而在一個集中時間階段內(nèi)利用減肥訓練營對學齡肥胖兒童進行運動為主綜合干預,將會產(chǎn)生怎樣的心理效益,尚有待考察。為此,我們利用短期減肥訓練營對學齡肥胖兒童施以運動干預為主并輔以飲食調(diào)控、生活習慣塑造、心理和教育干預的綜合干預模式,考察短期綜合干預對于學齡肥胖兒童的自卑感、自我意識和社會回避等心理因素的影響效果,為我們科學評估不同減肥干預模式的效益指標提供參考,為不同干預模式的選擇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從未開展過肥胖干預活動的×××減肥訓練營學員共30名進行前測,獲取基線數(shù)據(jù)30份,干預后進行效果后測??紤]到資料的可比性,剔除不完整數(shù)據(jù),共獲有效數(shù)據(jù)22份。其中男生 6人,占 27.27%,女生 16人、占72.73%;平均年齡12.64歲,最小11歲,最大20歲。
1.2 研究方法
1.2.1 兒童肥胖程度判定 根據(jù)WHO推薦的身高體重法對兒童的肥胖程度進行判定,凡體重超過同年齡、同身高標準體重20%及以上的為肥胖,其中超過20% ~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 ~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10]。22人中輕度肥胖者8人,中度肥胖者7人,重度肥胖者7人。
1.2.2 干預措施與方法 采用短期(15天)全封閉式的綜合干預法。
運動干預,干預形式采取短期(15天)封閉式有氧運動,其中包括早操60分鐘隊列練習(6點-7點);上午有氧健身操120分鐘(9點30-11點30);下午戶外體能訓練120分鐘(14點-16點);晚上游泳90分鐘(18點30-20點)。
飲食干預:每日三餐均以低熱量、優(yōu)質(zhì)蛋白、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為主。其中膳食纖維的攝入形式為營員餐前30分鐘服用魔芋膠囊,同時喝下300ml的飲用水,但早餐喝大約300ml的魔芋粉沖劑。魔芋膠囊和魔芋粉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纖維,其作用為在腸道內(nèi)與水結(jié)合膨脹,使服用者產(chǎn)生“飽腹感”,此外還有清理腸道和利便的作用。
生活習慣干預:全封閉軍事化管理,配有一名專業(yè)的軍事教官負責日常起居的安排和管理,其中包括起床、整理內(nèi)務、早操、站隊、吃飯。
心理干預:配有專業(yè)的心理醫(yī)師不定期地為實驗組成員進行心理疏導,確保干預組成員以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減肥。
教育干預:聘請專家為干預組成員進行專業(yè)的健康知識講座,使干預組成員認識到如何吃才健康,怎么吃才合理。
1.2.3 監(jiān)測及評價方法 采用心理測量方法,分別在開展綜合干預前后對肥胖兒童施測如下三個心理量表:自卑感量表(The Feelings of Inadequacy Scale,簡稱FIS),用于測定一個人的缺陷感(不足感)、自卑感、自我敏感和社交焦慮。量表由36個項目組成,可以用量表總分測量整體自卑感水平,總量表又可分為5個分量表,分別測量個體在社交自信、學習能力、自敬(指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的肯定和相信別人也肯定自己)、外表和體能5個方面的自卑感程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個體的自卑感越強,也就是自尊較低。兒童自我意識量表(CSCS),主要用于評價兒童的自我意識。量表由80個項目組成,包括6個分量表,分別測量行為、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得分高表示該分量表評價好,即無此類問題,如“行為”得分高表示該兒童行為適當,“焦慮”得分高表示該兒童情緒好、不焦慮,總分得分高則表示該兒童的自我意識水平高。
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簡稱SAD),主要評價個體的社交回避行為與情緒。量表由28個項目組成,包括兩個分量表,分別測查個體的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惱。社交回避,指社會交往時的行為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傾向于一個人獨處,不喜歡或者不愿意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社交苦惱,指社交苦惱是指在親自參加社會交往時的情感反應,感到痛苦煩惱,非常不舒服。
三個量表在國內(nèi)外應用較為廣泛,已有研究的測量信效度較好,符合本次測量要求。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配對比較t檢驗對自卑感、自我意識和社交回避三個量表中的多個變量進行均數(shù)比較檢驗,以考察利用短期減肥訓練營對學齡肥胖兒童進行15天運動為主綜合干預的心理效益。
2.1 以運動為主綜合減肥訓練對學齡肥胖兒童自卑感的影響
在短期減肥訓練營中進行15天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11名學齡肥胖兒童(22名被試中只有11名在自卑感量表測量中保持前后測的完整數(shù)據(jù))在自敬自卑感因子存在顯著差異(表1),干預后自敬自卑感水平顯著高于干預前自敬自卑感水平,這表明經(jīng)過15天短期的減肥訓練后,被試對自己存在價值的否定和相信別人也否定自己的自卑感程度在增強,這個結(jié)果與我們的常識經(jīng)驗相違背。經(jīng)過減肥訓練后的學齡兒童由于體重的降低,理應對自己的存在價值持有更高程度的肯定,但我們的研究數(shù)據(jù)卻與這種直覺經(jīng)驗相悖。究其原因,我們認為15天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中大量的體能負荷和高難度的技能學習,對于這些肥胖兒童的已有體能、動作技能學習潛能而言提出了高難度的任務要求,而由高難度帶來的失敗體驗可能在短期時限內(nèi)降低了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肯定。趙大林等人考察了短期封閉式綜合干預對肥胖男少年睪酮的影響[11],發(fā)現(xiàn)干預后實驗組血清睪酮水平顯著下降(P<0.05)。這表明短期高負荷運動對于該年齡段男少年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理疲勞,這種生理疲勞會影響其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表1 短期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前后學齡肥胖兒童自卑感量表各因子的比較
此外,我們從學習自卑感的前后測比較結(jié)果也可以發(fā)現(xiàn)(表1),干預后學習自卑感水平高于干預前學習自卑感水平(達到臨界顯著性水平,P=0.060),這表明經(jīng)過15天短期的減肥訓練后,被試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持有更加消極的評價。此外,在進行減肥訓練的團體活動中與其他肥胖兒童進行社會互動過程時,由于自己表現(xiàn)出與任務要求不相稱的行為能力,從而也會認為同伴將會看輕自己、對自己持有更加消極的評價,這無疑也將增強了他們的自卑感。
2.2 以運動為主綜合減肥訓練對學齡肥胖兒童自我意識的影響
在短期減肥訓練營中進行15天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17名學齡肥胖兒童(22名被試中只有17名在自我意識量表測量中保持前后測的完整數(shù)據(jù))在自我意識所有因子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表2)。只是在幸福與滿足感因子存在臨界顯著性差異(P=0.052),干預后幸福與滿足感水平顯著低于干預前幸福滿足感水平,這表明經(jīng)過15天短期的減肥訓練后,被試對自己的滿意和自我接納程度在下降。對此,我們認為15天短期的減肥訓練中所面臨的高負荷、高技能要求,造成了被試一定程度上的生理疲勞[11],對于這些肥胖兒童而言帶來了強烈的壓力情境,致使其體驗到了日常生活中所無法想象的高頻率的失敗體驗,這種負性經(jīng)驗對于肥胖兒童的自我價值認同帶來威脅,從而降低了其幸福與滿足感。
表2 短期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前后學齡肥胖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各因子的比較
2.3 以運動為主綜合減肥訓練對學齡肥胖兒童社交回避的影響
在短期減肥訓練營中進行15天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11名學齡肥胖兒童(22名被試中只有17名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測量中保持前后測的完整數(shù)據(jù))在社交回避與社交苦惱因子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表3)。但是我們觀察干預前后數(shù)據(jù)的發(fā)展趨勢,可以發(fā)現(xiàn)干預后的總分、社會回避因子和社交苦惱因子的水平均出現(xiàn)下降,對此,我們認為可能由于短時間內(nèi)的減肥訓練營的社會互動,由于同自己“相似”而不是總視自己為“異類”的人一起訓練、生活和溝通,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親社會行為,表現(xiàn)出更加積極的、主動的社會行為,從而降低了他們對社會交往的回避傾向,同時也降低了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煩惱體驗,但是由于時間的短促我們并沒有看到干預所產(chǎn)生的顯著效應。
表3 短期運動為主的綜合干預前后學齡肥胖兒童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各因子的比較
3.1 結(jié)論
1)以運動為主的短期集中減肥訓練對于這些學齡肥胖兒童而言,由于訓練中的高技能、高體能要求而對其帶來了更大的生理和心理負荷,從而導致對自身存在價值的否定和幸福滿足感水平的降低。我們要客觀地看到,短期集中減肥訓練雖然可以帶來體重和體脂的降低,但是由于任務要求與勝任能力的不匹配,在短期內(nèi)也可以帶來負面的心理效應。
2)由于減肥訓練營中同伴群體的體質(zhì)與形態(tài)的相似所構成的群體高度一致性,因此,參加減肥訓練的學齡兒童在這個特殊的、臨時社交群體中會體驗到更多的社會認可,從而在行為上會產(chǎn)生更多頻率的社會交往行為,在情緒上也會不再更多為日常生活中“身為異類”而苦惱。但是減肥訓練對于學齡兒童社會交往行為的促進效應,仍需在進一步的訓練營后、常態(tài)性的綜合訓練中加以考察。
3.2 建議
1)減少短期減肥訓練營的運動負荷,降低肥胖兒童在減肥訓練期間的應激水平,同時以游戲形式為主豐富運動的組織形式,提升減肥訓練營兒童的活動興趣和參與感。
2)合理安排短期減肥訓練營的運動技能學習的難度,建立由易到難的任務梯度,并根據(jù)肥胖兒童的個人技能基礎水平和能力,制定個性化的減肥運動處方,以此提升肥胖兒童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勝任感。
3)正確、客觀認識短期減肥訓練的綜合效益。通過以運動為主的短期集中減肥訓練和綜合干預,客觀上短期內(nèi)達到了減肥效果,但是就其短期的心理效益來看,卻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肥胖兒童的自卑感、降低了他們的幸福與滿足感。因此,我們要積極開展減肥訓練營后的、常態(tài)性的心理行為調(diào)控、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并進行長時間的跟蹤研究和隨訪,以更為全面、準確監(jiān)控減肥訓練所帶來的綜合效益。
[1]丁宗一.中國兒童期單純肥胖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998,6(2):116-117.
[2]Flynn Mat,Mcneil Da,Maloff B,et al.Reducing obesity and related chronic disease risk in children and youth:A synthesis of evidencewith b‘estpractice’recommendations[J].ObesRev,2006,7:7 -66.
[3]Stevens J,Storym,Ring K,et al.The impact of the pathways intervention on psychosocial variables related to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American Indian schoolchildren[J].PrevMed,2003,37(6):70-79.
[4]王 荔,王祝欣,王芳芳.超重及肥胖兒童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干預實驗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4):1877 -1878.
[5]Going S,Thompson J,Cano S,et al.The effects of the pathways obesity prevention program on physical activity in American Indian children[J].PrevMed,2003,37(6):62 - 69.
[6]Liu A,Hu X,Ma G,et al.Evaluation of classroom -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ng programme[J].ObesRev,2008,9(sl):130 -134.
[7]馬麗玉,章 煜,姚海麗,等.加強體育鍛煉對集居兒童單純性肥胖體重控制和體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11(4):228.
[8]Deforche B,De Bourdeaudhuij I,Tanghe A,et al.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reated for obesity[J].Patient Educ Couns,2004,55(3):407 -415.
[9]李 冬.有氧運動對肥胖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干預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29(4):360-361.
[10]葉廣俊.現(xiàn)代兒少衛(wèi)生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428-430.
[11]趙大林,高海寧,王寶明,等.短期封閉式綜合干預對肥胖男少年體成分、瘦素及睪酮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6):87-89.
Influence of Short-term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on the Inferiority and Self-awareness and Social Avoidance of Obese School-age Children
GANG Yong1,YI Xuejie2,WANG Baoming3,CHANG Bo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2.School of Human Sports Science,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3.Postgraduate Department,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Aims: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15-day’s short-term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on the inferiority and selfawareness and social avoidance of obese school-age children and offer th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school-age children obesity intervention pattern.Methods:To compare the examinees’correlative psychologica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of mainly doing exercises and dieting control,living habits molding,and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s supplement.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 11 children have a prominent raise on their self-respect and inferiority(P<0.05);17 children have no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all the factors of self-awarenes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P >0.05),and just only have critical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s of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P=0.052),and the level of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is lower after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11 children have no promine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factors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social distress,but they show accordant downtrend in total score,social avoidance factor and social distress factor.Conclusions:The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of short-term exercises as main on obese school-age children is complicated.So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normal psychological behavior regulation and control,dieting control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so that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can be monitored effectively.
obese school-age children;short-term integrated intervention;inferiority;self-awareness;social avoidance
G804.82
A
1004-0560(2012)05-0055-04
2012-07-10;
2012-08-2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城市學齡兒童防治肥胖綜合干預模型的構建與實踐研究(09BTY02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學生體質(zhì)突出問題不同干預模式的比較研究(09YJA880094)。
冮 勇(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責任編輯:劉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