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平
(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xiāng)初級中學 河南新鄉(xiāng) 453200)
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
邢俊平
(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xiāng)初級中學 河南新鄉(xiāng) 453200)
中學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緊密結合,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人才的歷史重任。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與體育教學過程的實施,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工作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組織形式和途徑。對中學體育教學的調查,不僅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而且具有一定的社會指導意義。本文通過運用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等科研方法,對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場地器材設施、課程設置等進行調查與研究,分析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結論與建議。
新鄉(xiāng)市中學 體育教學 現(xiàn)狀 調查
中學體育既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全民健身運動及競技體育的基礎。在人類進入21世紀之際,正值我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而深刻轉變的歷史時期,學校體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即學校體育如何深化改革,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適應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的需要。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中學體育開展現(xiàn)狀與素質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要求仍明顯存在著滯后現(xiàn)象,學校體育改革勢在必行。轉變陳舊的體育教育觀念,不斷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自身業(yè)務水平。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一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促進學校素質教育健康發(fā)展。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向新鄉(xiāng)市教育部門及體育工作者提供客觀科學的參考依據(jù),為解決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盡綿薄之力。
新鄉(xiāng)市35所中學為研究對象,抽取18所中學,其中教師70名,學生130名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公開出版發(fā)行的體育期刊,通過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搜索相關中學體育教學內容、體育師資隊伍力量以及中學場地器材狀況等方面的論文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了解掌握有關研究中學體育教學的相關資料并對其進行研究分析。
1.2.2 問卷調查法
1.2.2.1 問卷的設計
根據(jù)本課題研究的需要,設計了兩份問卷(見附件)。在制訂問卷時,學習了體育科研方法和社會學研究方法,閱讀了有關社會調查方面的書籍,并征詢了學校體育方面老師的意見。
1.2.2.2 問卷的效度
為了確保問卷的有效性,請與本課題有關的體育老師全面審核、評價問卷的內容、結構與整體設計,進行邏輯有效性分析,并對問卷的內容效度做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三級程度的定性評價。將問卷初稿呈送給導師,對問卷進行評價,然后根據(jù)導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問卷初稿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補充。
1.2.2.3 問卷的信度
通過試調查法和再測法,在第一次調查結束后的一周,在回收的問卷中又隨機抽取了50%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兩次回答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R=0.852,高度相關(P<0.0l)調查結果可信。
1.2.2.4 問卷的發(fā)放
為了保證問卷的回收,采用親自發(fā)放和委托發(fā)放兩種形式,發(fā)放200份問卷。(其中學生問卷130份,老師問卷70份)。回收問卷187份,回收率為93.5%,有效問卷172份(學生問卷114份,老師問卷58份),有效率為86%。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所回收的問卷進行分類統(tǒng)計處理并對其數(shù)據(jù)運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在分析文獻,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及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綜合運用比較與類比、歸納、分析與綜合的邏輯方法。對獲得的相關的材料和調查問卷內容,運用邏輯學的知識和方法,進行認真的比較、歸納、分析與綜合,以闡明和總結本課題的研究觀點。
2.1.1 新鄉(xiāng)市體育教師性別、年齡結構
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師的基本狀況:體育教師隊伍是一個多層次、多系列、多要素的動態(tài)綜合體,就年齡結構而言老、中、青三結合是最佳的。從表1可以看出, 在所調查的58名教師中,有男教師46人,女教師12人,女教師占教師總人數(shù)的20.7%。從表2看出,教師年齡結構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30歲以下的教師有39人,占67.9%;30~39歲的教師有12人,占20.7%,40~49歲的教師有5人,占8.6%,50歲以上教師有2人,占3.5%,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的。屬于一支年富力強,朝氣蓬勃的隊伍。
體育教學工作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本身就存在男女性別的差異性。表2還顯示,學校體育教師隊伍是一支非常年輕化的隊伍,30歲以下的教師占一半以上(67.9%),并且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剛走出校門的大畢業(yè)學生。青年教師教學思想活躍,教學理念更新,從而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但是,這種師資結構從教學經(jīng)驗上來說是不太合理的。青年教師剛從學校畢業(yè)就直接進入教學崗位,缺乏教學經(jīng)驗,只有在老教師指導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40~50歲年齡段的中年教師是教學骨干,他們既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又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最適合做學科帶頭人,但是在中學中所占比例太少,很難發(fā)揮中堅力量的作用。(如表1表2)
表1 體育教師性別結構比例
表2 體育教師年齡結構比例
表3 體育教師學歷情況統(tǒng)計
表4 體育教師職稱結構比例統(tǒng)計
表5 2003~2008年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師科研情況
表6 教師對課程性質的認識情況分析
表7 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統(tǒng)計 n=114
2.1.2 體育教師學歷、職稱結構特征
表3顯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有4人,占7.2%,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有41人,占71.4%,大專學歷的教師有13人,占21.4%,沒有高中階段畢業(yè)以下的教師。學歷代表一個人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程度,是衡量教師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標準之一。按照初中體育教師應具備專科及??埔陨蠈W歷的要求,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師的學歷全部達標。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保證高質量教學的前提條件,這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
從表4中可以看出,具有中教高級職稱的教師有3人,占5.1%,中教一級職稱的教師14人,占24.0%,中教二級職稱的教師25人,占43%,中教三級職稱的教師6人,占10.7%,未評定職稱的教師10人,占17.9%。 教師職稱以中級職稱為主,中教二級最多,占43.0%,17.85%的教師沒有職稱。部分教師沒有評定職稱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師參加工作時間較短,還沒有達到職稱評定的標準;另一方面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師很難正?;蛘唔樌麉⒓勇毞Q的評定,有部分教師表示不能參加國家統(tǒng)一的教師職稱評定也證明了這點。在所調查的18所學校58位體育教師中,僅有3位教師是高級職稱,高級教師的缺乏無疑對學校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如表3表4)
2.1.3 體育教師科研情況
表5顯示,有63.8%的教師沒有論文發(fā)表,有36.2%教師有論文發(fā)表。 從此可知,中學體育教師科研工作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訪談得知,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學校缺乏高級職稱的教師,沒有體育科研帶頭人;二是體育教師工作任務繁重,沒有時間也沒有大量的精力搞科研;三是大部分體育教師沒有科研意識,對科研缺乏科學的認識;四是學校對體育科研沒有經(jīng)費的投入,僅論文版面費對教師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負擔,這也造成學校體育教師科研工作的滯后??蒲辛α康谋∪酰瑴徚藢W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如表5)
2.2.1 教師對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認識情況(如表6)
從表6可以看出,選擇體育與健康的有60.3%,盡管這部分老師認識到了體育課健康的重要性,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對新課程的改革和對《綱要》與《標準》的實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大中小學體育課程現(xiàn)狀及新課程實施的背景和意義了解不夠深刻和全面。
2.2.2 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學內容、設置
2.2.2.1 教學內容(如表7)
表7顯示,體育課進行田徑教學的有84.4%,進行球類教學的有92.6%,進行身體素質練習的有82.3%,進行游戲活動的有76.0%,進行武術教學的有37.5%,開展體育基礎知識的有58.3%,開展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有63.5%。教學內容多以田徑、球類和身體素質練習為主,說明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依然按照以往的慣例,不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
表8 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學開展清況統(tǒng)計一覽表
表9 教師編寫教案情況
表10 學生對體育課的滿意程度
表11 高中場地擁有情況
2.2.2.2 體育課程設置
教師教學方法過于簡單,教學手段太單一,不能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許多學校的課程設置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比如師資、設備等,許多老師都選擇了根據(jù)學校場地器材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工作,而有些課程恰恰是學生所需卻因故不能開設的。教師應樹立以構建學生主體為目標的主體教育觀,即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生動、活潑的體育教育環(huán)境,形成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教育機制。提供學生自我發(fā)展和表現(xiàn)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真正享有他們?yōu)槌浞职l(fā)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自覺的主體意識、主體能力和獨立思考、富于批判、敢于負責、勇于創(chuàng)造的主體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實現(xiàn)的主體人格。
2.2.3 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課時分配情況
我國現(xiàn)行教育方針關注德、智、體、美、勞群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與提高,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體育教學則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與手段。因此,體育教學的開展將直接影響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在所調查的18所學校中,有89.6%的學校一學期體育課能開設30學時以上,有2所學校的體育課開設在21至29學時之間,高三或初三的體育課,其課時與其他年級基本上一樣多,雖然中學的升學壓力大,但大部分學校都重視體育教學的開展,能夠按照以往的教學時數(shù)開展體育課,而且比較正規(guī),遵照新的體育與健康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注重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確保學生每天基本的鍛煉身體時間。只有少數(shù)學校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shù)還是以追求升學率為主,在這種思想驅使下,高三或初三相對少或沒有開展體育課,一些學校隨意更改和縮減體育教學計劃與課時,甚至將應有的體育課變成勞動、開會、活動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學。學生可以自主鍛煉的時間被剝奪,致使體育教學長期處于被輕視的位置。這些行為危害了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剝奪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阻礙了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應當引起各級部門的注意,積極糾正片面追求高分的思想,切實履行教育部對實施體育課教學的有關規(guī)定,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如表8)
2.2.4 教師授課教案準備情況
由表9可知,基本按照大綱要求編寫教案的教師有84.3%,不按照大綱要求編寫教案的教師有15.7% ,而教案用于教學中的有26.4%,未用于教學中的有73.6。因此,盡管有84.3%的教師按計劃內容編寫了完整的教案。但經(jīng)訪談得知,完整的教案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和評課用的,并沒有用于教學當中。產生這一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是學校排課過于集中,上課人數(shù)過多,場地小,器材嚴重不足,教師無法有效組織教學。還有就是教師責任心不強,在學校檢查和督導不到位的情況下,避開技術性、技巧性較強的難度項目,選擇一些容易操作的項目,學習內容單一、重復,不能完成符合學校體育應有的教育教學目標。(如表9)
表12 初中場地擁有情況
表13 教師受培訓情況
2.2.5 學生對體育課的滿意程度
從表11看出,對體育教學內容滿意的學生有20.3%,不滿意的有37.5%;對教師教學方法滿意的有23.4%,不滿意的有40.5%;對課程設置滿意的學生有28.7%,不滿意的有24.9%。雖然不能說當前開展的體育課有多么的不合理,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多大問題,因為有些學生就以為體育課是為了“放松自己”、“磨練意志”,甚至是為了“應付考試”。但是還是能說明現(xiàn)今中學體育課未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能。(如表10)
2.2.6 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經(jīng)費投入情況(如表11表12)
從表11、12可以看出,高中學校都有田徑場,而初中還有5.4%的學校沒有田徑場;籃球場高中有34.4%的學校擁有8個以上,大致可以滿足需要,而初中則只有24.1%的學校有8個以上的籃球場;乒乓球場是學校場地中比較多的,但是還是有14.7%的初中缺乏;排球場和羽毛球場相對比較缺乏一些。整體而言,高中器材要好于初中。根據(jù)國家教委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以符合國家培養(yǎng)后備人才示范校的要求,小學的人均占有場地應是l.5m,中學的人均占地是2.2m,學校應有標準的400m田徑場地和風雨操場,各種設施一應俱全。但到目前為止,新鄉(xiāng)市中學的風雨操場和田徑場地符合要求的很少。每至刮風下雨,一些學校操場風沙迭起,體育課被迫中斷。學校體育經(jīng)費投入太少,器材殘缺不全,缺乏管理,部分體育器材缺少使用價值,利用率低是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的一大問題。中學絕大多數(shù)學校缺少體育設施,如籃球架、排球網(wǎng)、乒乓球臺、羽毛球場等,田徑場地坑坑洼洼長年失修,沒有專人負責,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這反映出新鄉(xiāng)市中學的體育場館總體遠遠沒有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與要求,影響新的體育與健康標準的實施。
2.2.7 新鄉(xiāng)市中學體育教師的培訓情況
由表12看出,有78.4%的教師受到過各種培訓、外出學習、觀摩課堂教學等學習,經(jīng)訪談得知,近幾年來,學校對對體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已經(jīng)引起高度重視并正在有計劃地逐步安排實施。經(jīng)常組織安排教師外出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如表13)
2.3.1 體育教師對科研工作不夠重視
進幾年來體育教師中發(fā)表過論文的只有36.2%,大部分體育教師沒有科研意識,對科研缺乏科學的認識。另外,學校缺乏高級職稱的教師,沒有體育科研帶頭人,學校對體育科研也不夠重視。
2.3.2 體育教師教學思想、教學觀念陳舊,沒有形成新的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當今的教師在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方面,還沒有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特別是對新的課程標準的理解模棱兩可,存在著重育體,輕育心;重競技,輕普及;重視知識的灌輸,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眼前的短期教學效果,忽視長遠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與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
2.3.3 場地器材不足,資金投入不夠,影響體育課堂教學
場地不足,資金短缺,這是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每年用于修建場地、購買體育器材的資金遠遠不能符合教學要求,有些學校甚至幾年都沒有資金投入,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同時,一些學校體育器材殘缺不全,管理不善,沒有專人負責,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沒有像樣的籃球架、排球網(wǎng)、足球門、乒乓球臺、羽毛球拍等必要設備。五六十人的班級只有幾個球。田徑場地坑坑洼洼,長年失修,僅有的器材也長期閑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損。
2.3.4 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不足
當前中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總體上比較膚淺,體育知識掌握有限,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價值認識不深,缺乏切實可行的健身計劃與健身方法,沒有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2.3.5 青年體育教師經(jīng)驗不足
青年教師剛從學校畢業(yè)就直接進入教學崗位,缺乏教學經(jīng)驗,只有在老教師指導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40~50歲年齡段的中年教師是教學骨干,他們既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又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最適合做學科帶頭人,但是在中學中所占比例太少,很難發(fā)揮中堅力量的作用。
2.4.1 學校和老師要重視體育科研工作
要從根本上改變對體育科研的輕視情況,加強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加速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2.4.2 體育教師要轉變觀念,確立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理念
把體育教學從傳統(tǒng)的以體育知識技能的灌輸與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自我評價、自我組織與管理,發(fā)展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中心。同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著眼于學生終身體育的發(fā)展,將健身、健心與適應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xiàn)健康“三維觀”。
2.4.3 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解決場地器材缺乏問題。
學校應該加大教育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教學用品與器材,建立健全體育管理制度。有力地促進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2.4.4 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終身體育
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思想的灌輸,重視對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體育鍛煉的方法、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
2.4.5 加強青年教師整體素質
加強青年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增加青年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1)重視對體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配齊教學用品,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加大體育經(jīng)費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教學器材與教學設施并定期檢查與維修,建立健全體育管理制度。
(2)注重教材的合理安排與創(chuàng)新,重視校本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新課程標準確定以健康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特性是全面性、主體性、公允性、層次性、實用性、靈活性、特色性以及人文性。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充分體現(xiàn)新的教育思想,要使教材多樣化和具有開放性,要突出重點,不求面面俱到。合理的開展傳統(tǒng)體育,提高學生興趣。適當增加體育課時,給學生更多的鍛煉身體時間,以減輕學習給學生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3)教學內容要開放,將強制性變?yōu)樽灾鬟x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內容必須進行有效的改革,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突出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體現(xiàn)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尊重學生間個體差異性,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學習體育內容,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緊密相聯(lián),在自選的體育項目中學習體會體育魅力,從而根本扭轉體育教學中許多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
(4)教學方法要開放,將注入式教學調整為啟發(fā)誘導學生參與式教學。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選擇了新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學方法也應當相應地進行改革。應摒棄專制性、強硬性、注入式的教法。在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自主選擇制下的教學,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體育誤環(huán)呈變成可能。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yōu)化本地區(qū)中學體育教師人才和總體質量, 多組織體育教師外出學習、觀摩體育課。特別是教師繼續(xù)教育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無可替代的途徑和辦法。
(1)體育場地、設施、器材遠遠不能保障和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體育器材管理制度不規(guī)范,造成浪費。
(2)課程不是完全按照大綱要求開展的, 初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于大部分現(xiàn)行設置體育與健康課的項目普遍興趣不大,應進一步加強課程的實施與改進工作。
(3)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古板,沒有創(chuàng)新性,傳統(tǒng)體育和民間體育項目多數(shù)未在體育課中開展,學生學習太被動,以至于沒有興趣學習,產生厭學現(xiàn)象。
(4)教學方法比較封閉,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新課程標準中的“以健康為核心”的理念,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學生掌握鍛煉的方法。
(5)在師資隊伍方面,高級教師比較缺乏,還有部分老師未受過培訓,教師對體育教學重視的程度不夠,這對學校發(fā)展是很不利的。
[1]張占永,等.河北省縣級中學體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2005,4(2):21~22.
[2]萬朝陽,魏登云.安徽省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 2001,2(3):46~47.
[3]周坤,周志俊. 21世紀中學體育教師培養(yǎng)規(guī)格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 2000,3(2):3~5.
[4]王家宏,王維群,陸阿明.江蘇省中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 2002,6(4):22~23.
[5]史兵.對體育科學研究若干問題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1(2):56~58.
[6]趙梅.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革設想[J].四川體育科學,1998,2(1):17~18.
[7]王天榮.中學體育教育現(xiàn)狀的若干思考[J].體育科研, 2005,3(4):20~21.
[8]史宏.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角色[J].中國學校體育, 1997,1(6):38~39.
[9]陳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區(qū)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4(4):28~29.
[10]毛振民.實施新課標后體育課怎么上[J].體育教學,2003,1(2):87~88.
[11]臧定.健康、快樂、民主、開放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下的體育課構想[J].體育教學,2003,9(1):33~34.
[12]王永明.山西省學校體育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4,9(4):78~79.
G8
A
2095-2813(2012)02(a)-00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