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蕓,賈 虹
患者,女,46歲,家庭主婦。因肛周皮損伴瘙癢1年余,于2012年2月21日就診。1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肛周、股部出現(xiàn)紅斑、丘疹,并感瘙癢。曾在多家醫(yī)院就診,先后診斷為“濕疹”、“股癬”等,口服伊曲康唑2周、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及抗真菌制劑(具體不詳)。治療過程長達1年余,皮損漸加重,出現(xiàn)輕度糜爛,滲液,遂來我院就診?;颊咂綍r身體健康,有非婚性接觸史,否認有藥物、食物過敏史,手術、輸血、吸毒史,外陰部潰瘍史,以及全身皮膚黏膜發(fā)疹史。體格檢查: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皮膚科檢查:肛周、骶尾部見浸潤性紅斑,丘疹融合成片,境界尚清,部分皮損表面糜爛浸漬,滲液(圖1)。外陰及其他皮膚黏膜、掌跖部位未見皮損。實驗室檢查:真菌檢查(-),組織病理檢查:表皮角化過度并角化不全,棘層水腫,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可見中性粒細胞移入表皮,真皮淺層血管和附屬器周圍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圖2)。梅毒血清檢查: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滴度1:64,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診斷:二期梅毒。治療:芐星青霉素240萬U,肌內(nèi)注射,每周1次,共3次;外用皮膚康洗劑。治療3周后皮損基本消退,留有色素沉著(圖3)?;颊咭虿环判?,回當?shù)蒯t(yī)院又繼續(xù)使用芐星青霉素肌內(nèi)注射2周后復診,復查RPR,滴度1:32。3個月后復查RPR(+)滴度1:16。目前仍在隨訪中。
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體在人體內(nèi)大量播散后出現(xiàn)的全身表現(xiàn),皮損可類似于多種皮膚病,所以臨床上易引起誤診、誤治[1]。該例患者皮損在當?shù)匕础皾裾睢被颉肮砂_”反復治療不愈,來我院就診時,皮損已無特異性,呈“濕疹”樣表現(xiàn),也考慮為乳房外Paget病、鮑恩病等可能。組織病理檢查,結(jié)果顯示無特殊,但根據(jù)其提示“有大量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考慮梅毒可能。再仔細追問病史,患者承認近年有多次婚外性接觸史,但堅決否認有全身紅斑、丘疹、外陰破潰等其他皮損病史。遂予以梅毒血清檢查,結(jié)果陽性?;仡櫾摾颊哒`診原因:①患者肛門周圍局限性丘疹,境界清楚,開始就診時可能為扁平濕疣,當?shù)蒯t(yī)生未鑒別出來,而是多次按照“濕疹”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效果不理想,又按照“股癬”抗真菌治療,皮損更加不典型。來我院就診時,皮損呈濕疹樣表現(xiàn)。②患者隱瞞非婚性交史,接診醫(yī)生缺乏鑒別診斷的篩查意識,病史采集不全。③皮損部位有明顯的瘙癢癥狀,影響醫(yī)生判斷,通常二期梅毒疹多無自覺癥狀,但也有報道有瘙癢者[2]。④患者始終否認外陰無疼痛性破潰等一期梅毒疹表現(xiàn),也無全身其他部位皮膚黏膜的改變,從而導致誤診、誤治。因此,對于此類患者應仔細詢問病史,對于反復不愈、不典型的皮損應考慮到梅毒、麻風、蕈樣肉芽腫等疾病,及時行組織病理檢查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梅毒的組織病理學對診斷僅有提示意義,不能作為確診依據(jù),應繼續(xù)完善血清學等特異性檢查才能確診[3]。
[1]趙辯.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88-1790.
[2]劉漢平. 多部位扁平濕疣1例 [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0,24(7):628.
[3]唐濤, 張乃鑫. 初診漏診肛門、直腸梅毒12例臨床病理分析[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1, 27(6):6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