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勝,李 莉,常建軍,魏 青,張勤文
(1.青海省大通種牛場,青海大通810102;2.青海大學農牧學院,青海西寧810016)
大通牦牛是在青藏高原自然生態(tài)條件下,通過引入野牦牛血液培育的牦牛新品種,在同等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改良后代牦犢牛生長發(fā)育快,具有明顯的個體優(yōu)勢,因其育成于青海省大通種牛場而得名。線粒體是真核生物細胞內的一種重要而獨特的細胞器,是氧化磷酸化和形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主要場所,動物體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細胞內的三磷酸腺苷直接提供,三磷酸腺苷水解釋放的能量是生物體維持細胞分裂、肌肉收縮、腺體分泌、神經傳導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所以ATP可以反映生物體新陳代謝的狀況。有關牦牛低氧適應的相關機制已有一些報道,但牦牛肌組織線粒體生物學特性與低氧適應性的關系報道甚少。本試驗以同一海拔地區(qū)四個年齡段大通牦牛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測定牦牛骨骼肌、心肌線粒體中Na+-K+-ATP、Ca2+-Mg2+-ATP、Ca2+-ATP 和 Mg2+-ATP 4種酶的活性,從發(fā)育學角度為研究大通牦牛高原低氧適應性提供理論依據。
1.1.1 試驗用動物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海拔3 300 m左右)牦牛,按照出生年齡分為1、30、180日齡和成年組,共4組,每組各5頭。
1.1.2 儀器及試劑 UV-1601紫外線分光光度計(SHIMADZU公司);電子天平(瑞士產 AB204-E);普通離心機(北京醫(yī)用離心機廠LD4-2);低溫高速離心機(上海安亭);超聲波;恒溫水浴鍋(KS648)。ATP酶;考馬斯亮藍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1.2.1.1 組織的采集與處理 將牦牛屠宰后迅速取其心肌和骨骼肌組織,超低溫保存,制備組織勻漿,提取線粒體,用于牦牛線粒體ATP酶活性的測定。
1.2.1.2 組織勻漿的制備和線粒體的提取 取出樣本自然解凍后,在4℃的生理鹽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濾紙拭干,稱取1.0 g于研缽中,加入4℃生理鹽水9 mL,用眼科小剪盡快剪碎組織,制備成100 g/L的組織勻漿,取100 g/L的組織勻漿用普通離心機以1 000 r/min~2 000 r/min,離心10 min,棄沉淀,取上清液以8 000 r/min~10 000 r/min(低溫高速離心機離心)15 min,沉淀物為線粒體(線粒體的提取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中性紅-詹納斯綠B染色鑒定線粒體),將分離的線粒體用冰冷的勻漿介質制備成混懸液,用超聲波細胞破碎儀將其破碎,供線粒體中ATP酶活性的測定。
1.2.2 測定方法
1.2.2.1 總蛋白的測定 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考馬斯亮蘭蛋白試劑盒測定心肌、骨骼肌線粒體提取液中蛋白質的含量,線粒體蛋白質的含量用于計算線粒體4種ATP酶的活性。
1.2.2.2 ATP酶的測定 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ATP酶試劑盒操作步驟測定心肌、骨骼肌線粒 體 提 取 液 中 Na+-K+-ATP、Ca2+-Mg2+-ATP、Ca2+-ATP 和 Mg2+-ATP 4種酶的活力,以每小時每毫克蛋白分解ATP產生1μmol無機磷的量為1個ATP酶活力單位來計算,即為μmolPi/mgprot/h。
三磷酸腺苷酶計算公式:
“*”表示反應時間10 min,乘以6為1 h,“**”表示蛋白單位mg/mL。
1.2.3 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AS(6.12版)軟件GLM過程進行方差分析及Duncan’s進行多重比較,檢驗誤差為5%。
不同發(fā)育期大通牦牛心肌線粒體ATP酶活性參數值見表1,心肌線粒體 Na+-K+-ATP、Mg2+-ATP、Ca2+-ATP和Ca2+-Mg2+-ATP 4種酶活性在年齡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不同發(fā)育期大通牦牛骨骼肌線粒體ATP酶活性參數值見表2。骨骼肌線粒體 Na+-K+ATP、Mg2+-ATP、Ca2+-ATP和 Ca2+-Mg2+ATP 4種酶活性在年齡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1 不同發(fā)育期大通牦牛心肌線粒體ATP酶活性參數值(ˉx±SD)Table1 The determination of cardiac mitochondrial atpase activity in various ages of yaks(ˉx±SD) μmol/mg
表2 不同發(fā)育期大通牦牛骨骼肌線粒體ATP活性參數值(ˉx±SD)Table2 The determin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l atpase activity in various ages of yaks(ˉx±SD) μmol/mg
線粒體 ATP酶主要包括 Na+-K+-ATP、Ca2+-Mg2+-ATP、Ca2+-ATP 和 Mg2+-ATP 4 種 酶。Na+-K+-ATP酶和 Ca2+-ATP酶對動物滲透壓的調節(jié)、細胞內外離子平衡、膜興奮傳導、物質運輸及能量代謝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肌細胞膜上的Na+-K+-ATP酶是維持肌纖維結構和功能的重要蛋白,是細胞能量轉換的重要系統(tǒng),對保持細胞體積及p H、肌肉和神經細胞的細胞膜興奮性、腎臟中Na+和水的重吸收等生理過程具有重要作用[1]。Ca2+-Mg2+-ATP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的肌漿網上,激活時可將胞漿中的Ca2+迅速集聚到肌漿網內部,使胞漿中Ca2+濃度在短期內下降到原來的1/100,這是誘發(fā)肌肉舒張的關鍵因素。由于肌漿網內Ca2+貯存量增加,還能增加肌肉收縮時肌漿網釋放更多的Ca2+,從而加強肌肉的收縮能力[2]。本試驗的大通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線粒體Na+-K+ATP,Mg2+-ATP,Ca2+-ATP,Ca2+-Mg2+ATP 4種酶活性在年齡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表明大通牦牛在生長發(fā)育階段能有效的保持Na+-K+離子和Ca2+-Mg2+離子的代謝平衡。
ATP酶存在于組織細胞膜及細胞器的膜上,在物質運送、能量轉換以及信息傳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ATP酶活性是影響肌肉收縮張力和收縮速率的重要因素。機體在缺氧或病理狀態(tài)下,ATP酶活力發(fā)生一系列轉變,所以ATP酶活力的大小是評價各種細胞能量代謝及功能有無損傷的重要指標。有研究表明,急性缺氧使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損,ATP生成減少和ATP酶活性顯著降低[3]。李彤等[4]通過低氧運動對大鼠心肌閏盤及其線粒體ATP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在急性低氧運動Na+,Ca2+-ATPase顯著下降,經過4周低氧訓練適應后,心肌線粒體ATP酶活性上升。夏前明等[5]報道對當腦缺血、缺氧時,ATP生成減少,細跑能量代謝障礙,Na+-K+-ATP酶活性降低,細胞內Na+濃度升高,Na+-Ca2+交換增強,引起細胞內鈣超載,最終導致細胞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運動中乳酸增加,p H下降,細胞內Ca2+濃度增加,胞內K+的持續(xù)丟失,胞外Na+的內流,細胞膜上ATP酶含量的減少等因素都可能會降低Na+-K+-ATP酶的活性和數量表達[6]。本試驗結果表明,在同一海拔地區(qū),大通牦牛心肌、骨骼肌線粒體ATP酶在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及信息傳遞等方面發(fā)揮著穩(wěn)定的作用。
研究已證實,在骨骼肌中 Na+-K+-ATP酶主要分布在肌細胞膜,而且不同物種、不同年齡、不同類型肌纖維的細胞膜上Na+-K+-ATP酶的濃度不同[7]。有研究報道,4周齡的老鼠比目魚肌細胞膜上 Na+-K+-泵的濃度約3 350 mol/μm2,同樣年齡的蛙比目魚肌細胞膜上 Na+-K+-泵的濃度約2 500 mol/μm2[8]。Suwannachot P 等[9]對5 歲至成年馬的研究發(fā)現,隨著年齡的增大,同一骨骼肌細胞膜上Na+-K+-泵的數量也隨著增加。在豬的同一骨骼肌細胞膜上Na+-K+-泵數量的變化與年齡沒有線性關系[10]。Kjeldsen K 等[11]對不同年齡的人體股外側肌細胞膜上Na+-K+-泵的數量進行檢測,發(fā)現Na+-K+泵數量與年齡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關系。本試驗選擇的動物是牦牛新品種,具有穩(wěn)定的遺傳性、較高的產肉性能、優(yōu)良的抗逆性及對高山高寒草場的利用性強等特點。從4個年齡組的測定數據顯示,大通牦牛心肌、骨骼肌線粒體ATP酶的代謝水平與其年齡之間無明顯的線性關系。
[1]郭曉強.Na+-K+-ATP酶γ亞基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6):369-371.
[2]Kimura Y,Otsu K,Nishida K,et al.Thyroid hotmone enhances Ca-pumping activity of the cardiac satcoplasmic reticulum by increasing Ca2+ATPase and decreasing phospholanlban expression[J].J Molc Cardio,1994,26(2):1145-1154.
[3]高文祥,柳君澤,吳利平,等.急、慢性缺氧對大鼠腦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0,16(10):879-882.
[4]李 彤.低氧運動對大鼠心肌閏盤及其線粒體ATP酶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62-64.
[5]夏前明,李福祥,全 燕,等.低氧習服過程中肺組織一氧化氮水平及鈉-鉀-ATP酶活性的變化[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104-106.
[6]安志紅,陳靜寧.運動與骨骼肌 Na+-K+-ATP酶[J].四川體育科學,2007,12(4):59-63.
[7]Williams M R W,Resneck W G,Kaysser T.Na,K-ATPase in skeletal muscle:two populations ofβ-spectrin control localization in the sarcolemma but not partitioning between the sarcolemma and the transverse tubules[J].J Cell Sci,2001,114:751-762.
[8]Venosa R A,Horowicz P.Density and apparent location of the sodium pump in frog sartorius muscle[J].J Membr Biol,1981,59:225-232.
[9]Suwannachot P,Verkleij C B,Weijs W A,et al.Effects of training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K+-ATPase in foal muscle[J].Equine Vet J,1999,31:101-105.
[10]Dauncey M J,Clausen T,Harrison A P.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of Na+,K+-and Ca2+-ATPases in muscle[J].Modern Trends Biothermokinetics,1994,3:163-168.
[11]Kjeldsen K,Gron P.Skeletal muscle Na,K-pump concentration in childre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ardiac glycoside distribution[J].J Pharmacol Exp Ther,1989,250:7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