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 吳建萍 仇午嫻
(江蘇省無錫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新生兒科,江蘇 無錫214041)
新生兒臍炎是由于斷臍時或出生后處理不當,臍殘段被細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癥[1]。早期表現(xiàn)為臍帶根部發(fā)紅,或脫落后傷口不愈合,臍窩濕潤、流水;后期臍周圍皮膚發(fā)生紅腫,臍窩有漿液膿性分泌物,帶臭味,或形成局部膿腫,敗血癥;病情危重會引起腹膜炎,并有發(fā)熱,精神不好,煩躁不安等全身中毒癥狀。慢性臍炎時局部形成臍部肉芽腫,常常流黏性分泌物,經(jīng)久不愈。銀離子抗菌敷料是在濕性愈合理論(Moist healing theory)和創(chuàng)面負壓治療理論(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NPWT)背景下[2-4],開發(fā)的一種臨床創(chuàng)面治療新材料,具有顯著的加速難治創(chuàng)面愈合并控制創(chuàng)面慢性感染的效果。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兒臍炎患兒50例。對照組患兒均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治療,實驗組患兒采用愛康膚銀抗菌敷料治療,比較兩者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兒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3~58d,平均年齡為24d。臨床表現(xiàn),輕度臍炎(臍緣紅腫,有輕度滲出,無膿)8例,中度臍炎(臍緣紅腫,滲出物較輕度增多,膿汁少許)27例,重度臍炎(臍緣紅腫,潰爛,分泌物膿性,具臭味,伴隨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和敗血癥體征)15例,50例用藥前均取臍部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22例培養(yǎng)出大腸桿菌,15例培養(yǎng)出金黃色葡萄球菌,8例培養(yǎng)出B型溶血性鏈球菌。本研究采取非同期臨床對照研究,2010年7~12月住院患兒22例為對照組,2011年1~6月住院患兒28例為實驗組,所有患者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疾病嚴重度以及相關干擾因素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局部用消毒棉簽蘸取碘伏把膿液清除干凈,然后用生理鹽水洗凈碘伏漬,再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對準臍部脈沖式清洗2次,最后裁剪大小合適的愛康膚銀抗菌敷料填充在臍部,蓋上無菌紗布,每日1次。
1.2.2 對照組 局部用棉簽蘸取3%雙氧水清洗至沒有泡沫,再用生理鹽水清洗擦干,然后用安爾碘消毒后,再涂上莫匹羅星軟膏,并以旋轉手法輕揉按摩患處,使藥物充分滲透吸收,蓋上無菌紗布,每日2~3次。
1.3 觀察指標 (1)臍部換藥時疼痛程度:以患兒是否啼哭為標準,均在喂奶后1h安靜狀態(tài)下?lián)Q藥;(2)臍部治愈時間:以臍部無分泌物,臍緣無紅腫為觀察截點,觀察記錄兩組臍部治愈時間;(3)臍部拭子細菌培養(yǎng)轉陰時間:每3d在臍部換藥前取臍部分泌物立刻做細菌培養(yǎng),記錄細菌培養(yǎng)首次轉陰結果的時間。出現(xiàn)轉陰結果后,該研究對象即終止此項目指標的觀察;(4)換藥次數(shù)和單次換藥平均時間:記錄兩組單次換藥所耗時間,反應不同換藥方式對工作量的影響。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定性資料計算構成比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患兒換藥疼痛程度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臍部愈合時間(d) 臍部拭子細菌培養(yǎng)轉陰時間(d) 換藥次數(shù)(次) 單次換藥時間(min)實驗組28 4.57±0.88 4.71±1.71 4.45±1.20 4.35±0.95對照組 22 6.77±1.06 6.82±1.89 10.00±2.29 7.05±0.90 t-8.005 -4.110 -10.450 -10.162 P<0.01 <0.01 <0.01 <0.01
斷臍后的新生兒臍部是個先天性創(chuàng)口,是細菌侵入的門戶,在臍帶脫落前,臍部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造成局部及全身感染,嚴重時可發(fā)生腹壁蜂窩組織炎,甚至腹膜炎、敗血癥等嚴重的并發(fā)癥。
莫匹羅星軟膏為局部外用抗生素,作用于菌體內(nèi)的異亮氨酸t(yī)RNA合成酶與異亮氨酸結合點,阻礙氨基酸的合成,同時耗竭了細胞內(nèi)tRNA,使敏感菌RNA和蛋白質(zhì)合成中止。莫匹羅星對需氧革蘭陽性球菌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尤其對與皮膚感染有關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非常有效,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效。莫匹羅星對革蘭氏陰性細菌亦有效。但有如下缺點:(1)無法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易致創(chuàng)面粘連,換藥時疼痛;敷料被分泌物浸透時,病原體易侵入造成感染[5];(2)不能鎖住滲液,在高滲期滲液外滲,浸漬傷口周圍皮膚、污染衣物;滲液少時內(nèi)層敷料很容易干燥并與傷口細胞粘連使細胞脫水;換藥時不得不用生理鹽水浸濕才能將內(nèi)層敷料取下,否則易造成機械性損傷;(3)操作復雜,費時,換藥頻繁,換藥時患者感到疼痛,傷口愈合時間長。
愛康膚銀的基本成分是具有開放網(wǎng)絡結構的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以及含量為1.2%的銀。CMC具有吸收創(chuàng)面滲液形成凝膠的特性,起到保持創(chuàng)面適宜的溫濕度、支撐創(chuàng)面、與外界污染隔絕和保護裸露神經(jīng)末梢、減輕疼痛的作用,敷料內(nèi)所含銀成分在創(chuàng)面內(nèi)經(jīng)氧化后形成活性銀離子,發(fā)揮抗感染作用[6],故能起到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敷料裁剪后不會產(chǎn)生碎屑,防止填塞后碎屑殘留,同時吸收滲液后可整體取出,不會殘留于創(chuàng)腔而影響傷口愈合。銀離子抗菌敷料可在大量吸收滲液、維持濕潤環(huán)境的同時不引起組織浸漬,為傷口提供最佳的愈合環(huán)境;敷料柔軟不粘連,避免了傷口再次機械性損傷,患兒感覺舒適,減少了換藥次數(shù)和換藥時間。
本研究結果提示,用愛康膚銀治療臍炎效果顯著,有減輕患兒痛苦、提高醫(yī)護人員工作效率的優(yōu)勢,值得推廣。
[1] 邵肖梅.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51.
[2] Winter GD.Formation of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alization on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domestic pig[J].Nature,1962,193:293-294.
[3] Fay MF.Drainage systems.Their role in healing[J].AJORN,1987,46:442.
[4] Fox JW,Golden GT.The use of drains in subcutaneous surgical procedures[J].Am J Surg,1976,132:673-674.
[5] 郭秀玲,孫鳳美.凡士林與石蠟油油紗敷料用于創(chuàng)面的療效觀察[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6(4):287-288.
[6] Ovington LG.The truth about silver[J].Ostomy Wound Manage,2004,50(9ASuppl):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