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亞芬 ZHAO Ya-fen 徐軍 XU Jun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將護理人員分成不同的級別,明確劃分了各級別的工作職責。目的是為了發(fā)揮各層次人員的能力,實現科學的護理人力資源管理[1]。我國有嚴格的護士執(zhí)業(yè)準入制度和完善的職稱評定體系,但對護理人員職稱與崗位的關系,護理工作是否按技術含量進行分層次使用等關注不夠[2]。雖然目前國內許多醫(yī)院在做關于護士分層使用的研究和實踐,但還未形成一套科學、可行、完整的體系。這其中就包含了不同級別護士的分層次培訓與考核。本文作者通過三年的實踐就如何開展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進行了探討。
為使不同級別的護士適應不同的工作任務,真正做到分層次使用與管理,做到“人盡其才”,發(fā)揮最大的潛能,對護士進行不同級別護士的分層次培訓與考核,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1.制訂細則。按照醫(yī)院護理部總體培訓目標,制訂培訓計劃及考核細則。內容包括服務態(tài)度、團結協作、出勤情況(完成夜班次數)、完成職責范圍工作任務、理論水平、應急能力、操作技能、帶教水平、科研能力及外語水平十項,不同層次的護士有不同的考核內容及標準。采取100分學分制,對每個項目設置不同的權重。按每次考核成績記分,同時為鼓勵工作及學習積極性,對每項考核細則設附加分,對獲得各類各級獎勵、超額完成夜班、獲得病人表揚均給予加分,年度學分≥95分為合格,且要求100%護士參與培訓與考核,否則年度考核為不稱職。
2.專人負責。護理部由專人負責培訓與考核工作,根據不同層次護士制訂不同的培訓與考核計劃,各科室設一名高年資護師(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 負責科室教學帶教工作,并協助護士長按照護理部要求做好培訓考核工作。全院護士人手一冊護士學分冊。不同層次護士培訓有全院性培訓,如崗前培訓、新護士技能培訓、院內各類理論課程培訓、操作技能培訓、醫(yī)德醫(yī)風教育等;個別培訓如院外繼續(xù)教育、外出進修、參觀、學習、不同層次的管理培訓;科室內培訓如??浦R培訓、專項操作培訓、新技術新項目開展等等,對這些培訓項目都可列入考核內容,并設立學分,按所得學分記入學分冊。
3.組織考核。實行院科兩級制考核方式。各科室由護士長負責,帶教老師協助,每月隨機抽取一名科內護士組成考核小組對科內護士進行考核,考核成績記入學分冊并上報護理部。護理部主任負責每月隨機抽取兩名護士長、兩名臨床護士組成考核小組,對各科室上報的考核成績進行復核,一般一個科室抽查兩名護士,如成績低于科室上報成績的90%,全科室成績作廢,次月補考,并再次復核,通過為止。護理部每年對學分冊進行審核,年度匯總后將每位護士成績記入專業(yè)人員技術檔案,作為職稱晉升、培養(yǎng)使用、調職調級的重要依據,并作為年度考核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
經過三年的實踐,通過對不同護士制訂不同的培訓計劃、考核標準,使不同層次的護士明確了自身的培訓目標及考核標準,大大提高了培訓效果,護士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能、應急水平、服務態(tài)度等都有明顯改善。三年共有1906人次參加了考核,考核合格率(≥95分)逐年上升,從2009年的92.5%提高到2011年的98%。
表1 參加考核護理人員分布
表2 護士考核合格率匯總
1.實行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是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按照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全國護士隊伍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應不低于60%;三級醫(yī)院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應不低于80%,二級醫(yī)院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應不低于50%。由此看來,我國護士的知識層次在短期內還不可能達到同一條起跑線。通過實施規(guī)范化分層次培訓與考核,對各級護理人員提出明確的職責要求,發(fā)揮各級護士的能力,“人盡其才”,滿足病人的需求,為推動實施醫(yī)院護士崗位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2.實施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是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的需要。由于護理人員的學歷、工作經歷的不同,造成他們能力的參差不齊,只有針對不同層次、級別的護士制定不同的考核培訓計劃與考核標準才能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從每一位護士進入臨床的第一天開始,按照循序漸進、因人制宜的原則,制定一個適合個人發(fā)展的培訓計劃與目標,并要求護士個人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并作階段性總結與規(guī)劃,對每一職級的護士提出更高一級的目標與要求,對每個護士的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性意見,促使護士快速成長。
3.實行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是實施護理人員績效考核的基礎。當前,由于各層次護理人員崗位的相互交叉,職責不清,高層次護士沒有在相應的崗位上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無法明確做到分層次按職上崗,造成高層次護理人員的資源浪費,同時也挫傷了護理專業(yè)發(fā)展的積極性和護理隊伍的穩(wěn)定性。因此,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護士的潛能和工作積極性是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課題。通過對護士實施分層次培訓與考核,使各級護理人員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并把考核成績作為晉升晉級、評優(yōu)評先的主要參考依據,能充分發(fā)揮護理人員的潛力,激勵護理人員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消極應對考核到主動接受,提高了工作主動性與能動性,真正實現了績效考核的目的。
總之,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護理人員的培訓已不僅局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也是醫(yī)院創(chuàng)造群體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3]。我們開展分層次培訓與考核,目的是為了讓護士更快更好地成長起來,為病人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同時促進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
1 曹晶,謝瑤潔,李玉樂,吳欣娟.護理管理者對實施護士分層次使用的態(tài)度及思考[J].護理管理雜志,2008,8(6):3-5
2 徐軍.護理人員能級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1,28(12):43-44
3 魏暢,王建榮,張黎明.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6):7-9